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疃矿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许疃矿地表移动规律,在首采面7126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文中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获得了本区地表移动变形的动稳态规律,求得了移动角、边界角、超前影响角、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等岩移参数,并求取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为本矿区今后"三下"压煤开采和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淮南矿区巨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对松散层厚400 m、采深500 m的某矿11118工作面地表沉陷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移动静态、动态规律和地表移动参数.结果表明:淮南矿区厚松散层大采深下采煤地表下沉曲线具有走向、倾向的双向对称特征;走向边界角、上、下山边界角很小且三者相等为35°;地表移动盆地边界收敛缓慢,出现长距离缓慢下沉带,建筑物受损轻微;采空区上方地表下沉集中且地表移动变形值大,建筑物损坏严重;同等开采条件下,厚松散层下单工作面采煤地表采动程度较一般开采条件下高,易接近或达到充分采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皖北矿区煤矿开采地表沉陷动静态参数、预测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系列关系;进行了条带开采技术试验和应用研究,获得了厚冲积层、单一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及预测参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22105综放工作面上方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了系统观测。结合实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潞宁矿区山区地形坚硬覆岩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特点,获得了相关岩移角值和沉陷变形预计参数。为矿区科学合理地开展"三下"采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中针对西部风积沙弱胶结软岩矿区地表开采沉陷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对羊场湾煤矿130201工作面实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获得该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各种角量参数和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揭示了特定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长治矿区大采高综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凌志达矿152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走向和倾向观测线的地表移动变形曲线,结合概率积分法预计,获得该地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角量参数、超前影响规律以及概率积分预测参数,为相邻工作面的开采和地表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5,(12):104-106
为研究深埋中厚煤层采动山区地表移动规律,在韩城矿区某综放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分析地表移动变形实测数据,得出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倾向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盆地变形值较大,对此采用概率积分法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并求取相关参数,研究结果为韩城矿区后续工作面开采沉陷的预计和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煤》2013,(12):58-60
以潞安矿区司马矿为例,针对当地厚松散层的地质条件,系统分析了厚松散层对地表移动预计参数的影响,得出厚松散层下地表移动参数;通过对实测资料进行优化模拟计算,获得司马矿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计算参数。其研究结果对于本矿区乃至山西范围内地表移动规律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5,(12):93-95
以厚松散层薄基岩典型矿区—顾北煤矿1312(1)首采面观测站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顾北煤矿首采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的动态及静态规律,基于几何参数反演的方法获得了走向、倾向主断面上静动态角量参数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有效地获得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表运移规律和角量参数,以山西山区某矿20210复杂地形工作面为例,提出了一种“以点求面”的计算模式,在山区复杂地形工作面非主断面处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网,利用遗传算法在参数优化推导中的优势,优化出本地区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拟合研究了山区复杂地形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得到了地表移动盆地边界角量参数。通过优化的参数对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并与非主断面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得出的概率积分法结果,其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预计参数及地表下沉数据的可靠性。该地形条件下地表移动下沉最大值为853 mm,矿区走向移动角为69.0°,上山移动角为73.1°,上山边界角为70.3°,下山边界角为59.4°,充分采动角为59.3°,最大下沉角为83.6°。  相似文献   

11.
厚松散层矿区采动岩土体移动规律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厚松散层矿区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土体双层介质移动机理,对厚松散层下采煤岩土体的沉陷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试验得出了厚松散层矿区采动影响下岩土体沉陷规律,并与一般条件下开采沉陷规律进行比较,指出松散土体沉陷规律有其特殊性。通过对岩土体沉陷值和采动程度的比较,表明了基岩体对地表沉陷的控制作用,阐述了基岩面移动盆地和地表移动盆地的差异性,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岩土体移动机理,为厚松散层矿区沉陷预计、受护物防护及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兖州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分析,找出了兖州矿区同一煤层不同工作面重复采动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矿区建筑物下采煤提供一些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东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基于已获得的东胜矿区内12个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基础上,利用Matlab与SPSS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胜矿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法地表移动变形的计算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东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与相关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与基岩厚度和采厚的比值相关性较大;下沉系数与采厚和基岩厚度相关性较好;水平移动系数与松散层厚度和基岩厚度相关性较好;主要影响角正切与采厚和基岩厚度相关性较好;而拐点偏移系数与地质采矿条件无显著关系,但存在变化范围为0.04~0.37,对东胜矿区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参数可以进行预计。  相似文献   

14.
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综放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南屯煤矿在93上14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综放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和有关参数,为矿区“三下”采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重复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得出合理的岩移参数,保证留设煤柱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在西山某矿建立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站,对该矿下组煤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了地表下沉及水平移动的规律,根据矿区内实际地形及开采条件,得出了该矿区开采时地表移动的规律,可指导该矿区进行"三下"开采和保护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16.
矿区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地面变形,从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一直不同程度存在。如何防治开采沉陷引起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已经成为矿区各个煤矿刻不容缓的任务。以下峪口煤矿23208工作面地表移动测量为例,探讨煤矿开采区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建立与测量方法,并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获得该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下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该方法可为煤矿其他工作面的开采,提供经验数据,为矿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前瞻性对策和指导,降低矿山开采的生态和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2015,(5):53-56
通过在平顶山矿区某矿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获得了非充分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实测数据,对该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该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角量参数和地表移动计算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非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影响范围和沉陷变形值均明显减小,岩层移动各角量参数大于充分开采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地表沉陷变形趋于平缓。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非充分开采在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煤矿开采,为解放"三下"压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综放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南屯煤矿在93上14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综放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和有关参数,为矿区“三下”采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19,(12):234-238
为研究南阳矿山区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3202工作面及3208工作面上方布置地表移动观测站,分析实测数据,得到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及动态移动参数,并理论分析建筑物位于山区不同地貌特征点时受采动滑移影响。结果表明,南阳矿山区下开采与平原地区相比,地表移动规律整体上较为接近,因地形起伏变化,采动滑移对变形参量产生明显影响;该矿超前影响距为127 m,超前影响角为59.6°;位于山顶位置的建筑物相比谷底、山腰处受采动滑移影响较小,有利于建筑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徐州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永海  张荣亮 《矿山测量》2003,(3):34-35,33
根据大量的实测资料,分析求出了徐州矿区浅部开采(小于400m)与深部开采两种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采用线性、对数曲线、双曲线等回归分析了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徐州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的特点,从而为矿区安全合理地开展“三下”采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