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量子混合蛙跳算法的含分布式 电源配电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分布式电源(DG)的无功调节能力与传统的电压调节手段相结合,研究了含DG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建立以降低系统网损、抑制电压波动为综合目标的配电网模糊无功优化模型。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对配电网系统进行无功补偿选址,采用量子混合蛙跳算法求解含DG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表明在配电网接入DG的基础上进行无功优化能较大程度地改善系统电压水平和降低系统网损,并且证明了所提算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量出力随机波动型的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中,使得基于并联电容器等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调节方式不能满足新的配电网络结构下的无功优化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SVG动态无功补偿以稳定其并网点电压的无功控制策略,并详细分析了SVG容量的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含有出力随机型及其他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策略,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充分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快速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电源(DG)出力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两点估计法(2PEM)含DG随机出力的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模型,并将基于Pareto最优前沿解集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与两点估计概率计算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以网损、节点电压偏移量及优化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将该优化模型应用于IEEE33标准节点测试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为决策者提供多样性选择,增加了决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给配电网无功优化带来的问题,根据光伏发电的运行特性,构建了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改进的布谷鸟算法求解无功优化模型的方法,对含光伏出力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无功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能有效降低配电网的有功网损,各节点远离电压崩溃点。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具有多级管控的特点,建立了主动配电网综合无功多级优化模型。考虑到分布式光伏波动性对电网无功的冲击和本身具备的无功调节能力,建立计及光伏的配电网四级无功调节策略。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电容器无功补偿方式的补偿能力,一方面充分考虑光伏电站的无功和有功调节能力,建立综合考虑电网运行质量和DG运行情况的四级调压无功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算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策略充分利用了主动配电网内分散的调压资源,有效减少了电容器补偿装置动作次数,并改善了配电网电压水平。  相似文献   

6.
兼顾分布式电源(DG)出力和负荷动态变化提出一种基于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策略。该策略采用灰色关联度映射方法划分时段,在同一时段内协同优化不同类型变量,然后固定多个时段内并联电容器组(SCB)和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的状态,进行二次静态无功优化校正。针对模型特征,对不同类型变量采用混合协同进化算法进行求解,并提出基于Tent混沌映射和Levy飞行策略的改进麻雀算法提高协同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计及新能源出力变化和需求侧响应的所提策略能在降低求解规模的同时获取较高满意度的无功优化结果,且该混合协同进化算法在求解混合整数的非凸、非线性优化问题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在求解含风电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时存在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及间歇性,将风电机组作为连续的无功源参与电网的无功优化,针对1 d中不同时段的风速变化情〖JP2〗况,建立包含有功网损及电压偏差的综合无功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的细菌群趋药性算法(SIBCC)〖JP〗参与无功优化计算。最后以改进IEEE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风电场运行在极限场景时双馈感应机组无功调节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分区内无功不平衡,提出了考虑双馈电机极限场景出力下无功调节能力的电压分区模型,即以考虑风电功率概率特征的电气距离期望矩阵为依据,以模块度为优化目标,在约束条件中加入满足双馈电机极限场景出力下分区内无功平衡能力约束,消除风电波动性对分区影响的同时求取最优的分区结果。此外,在采用静态无功储备裕度、电源控制力、区域耦合度指标的同时,新提出极限场景无功储备指标,从考虑风机常规出力和极限场景出力两个角度评价了分区结果。最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所建模型求解,克服了分区数及聚类中心人为指定具有主观性的问题,并通过对IEEE33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潘超  孟涛  尹杭 《水电能源科学》2014,32(12):186-190
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系统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电压水平,将广义电源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作为控制变量,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波动特性对配电网广义电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从而合理规划广义电源接入,构建同时考虑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多目标无功优化规划模型,利用萤火虫优化算法解决广义电源优化规划问题,并通过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接入配电网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本文在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过程中考虑无功补偿设备以及储能系统的配置,建立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无功补偿设备建设成本最小,系统网络损耗最小,系统电压稳定指标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基于概率分布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用于优化模型的求解。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为例,表明本文提出的配置方法可以改善分布式电源的波动性对配电网的不利影响,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力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的划分,在电网运行中,功率网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利用的程度,功率因数越大,电路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考虑多目标函数时无功优化模型的建立与解决方法,在总结了传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已经改进的智能优化算法和混合的智能优化算法在无功优化上的应用,简单介绍了动态无功优化的几种优化算法,并对今后无功优化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配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介绍了配电网常用无功补偿方案特点、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无功补偿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无功补偿的经济性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电厂侧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和实现方式。比较了目前几种主要的无功控制实现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FDCS)实现方式。最后阐述了一种基于FDCS下的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但却以化石能源的过渡消耗为代价。因此节能减排、降低损耗是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采用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是减少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上的能耗、增强供配电能力、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无功控制是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的重要功能,也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在介绍无功功率控制对换流器作用的基础上,叙述了枫泾换流站无功功率控制的功能和投运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策略,并且结合无功控制系统的运行策略,提出了治理现场运行有关交流电压偏高、避雷器泄漏电流超标和电容器故障的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农网改造工作实际,探讨了如何从规划入手做好无功电力平衡和无功电源建设,合理选择补偿方式,提高农村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影响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补偿容量的因素,给出了变压器、风电场架空集电线路和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并举例对采用不同发电机组和不同集电线路的风电场无功功率进行了估算。比较了目前风电场经常采用的四种无功补偿装置,指出了风电场升压站无功补偿装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