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51-1353
目的:总结采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探索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桡骨远端小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在C型臂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有明显骨缺损者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肢体骨,同时采用T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或关节外固定加科氏针固定。结果:本组129例(其中11例双侧)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口复位,T型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平均随访23.59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率92.14%。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选用掌侧手术切口,具有手术损伤相对小,不需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桡骨掌侧面平坦,手术易于操作,手术操作不进入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复位效果好,植骨不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功能锻炼开始早、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较实用切口,对内、外固定均适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采用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并对本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掌侧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掌侧入路,对于骨质破坏严重的病例,通过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恢复局部的稳定性。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纠正畸形满意,术后3d在指导下功能锻炼,平均随访时间为13.5月,优良率达92.3%。结论:桡骨远端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以下优点:桡骨远端掌侧骨床平坦,操作简便,符合张力带原则,软组织破坏相对较少,维持背侧软组织合页的完整性,并发症较少等。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饶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双喜  何相臣 《海南医学》2011,22(17):75-77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经掌侧入路关节外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72例,对获得随访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4例患者获6~14个月随访,平均9.6个月。x线显示,3个月内骨折全部愈合,复位无丢失。根据Aro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45例、良i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掌侧人路复位,较易恢复桡骨远端正常解剖结构;“T”形锁定钢板固定简单可靠,具有固定后复位不易丢失的特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练,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马宁  刘铮 《安徽医学》2008,29(6):723-723
目的总结采用钛制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在C型臂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有明显骨缺损者同时植入自体骨,同时采用T型钛制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41例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平均随访22个月,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2.35%。结论T型钛制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不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结构,桡骨掌侧面平坦,手术易于操作,手术操作不经过关节面,不损伤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复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较快等优点,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6例,其中23-B型37例,23-C型9例,均从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随访46例中45例恢复良好,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97.8%。结论:经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好,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外固定架简单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随访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桡骨高度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疗效确切,且桡骨高度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28例)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8例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0例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全部随访,腕关节功能按改良的McBride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5.0%。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长度及关节面。  相似文献   

9.
张晋吉  陶云川  邓光红 《吉林医学》2011,32(16):3307-3308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30例,总结其操作方法。结果:30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80 m in,术中出血平均20 m l,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术后随访30例,疗效评定优25例,良4例,差1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骨折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杨磊 《黑龙江医学》2014,38(4):440-440
目的总结急诊经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掌侧Henry入路急诊治疗19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B2型11例、C2型5例、C3型3例。B2、C2型骨折单纯T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C3型T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视稳定情况选择克氏针或外固定架。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2.5个月。优12例,良6例,差1例。结论急诊经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点:病人痛苦少,恢复快,软组织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骨折复位容易;桡骨远端掌侧平坦,易于置板,手术损伤少,不影响背侧结构;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掌侧入路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验,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4例病例,均采用Henry桡骨远端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的评定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结果 随访10~18个月,优18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8.2%。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选择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相比)具有骨床平坦,易操作,软组织破坏较少,植骨不易外露等优点。“T”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术后配合合理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掌侧入路锁定"T"型钛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钛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45例,完成随访18个月者39例,骨折完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D ien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24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为92.3%(36/39)。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T"型钛板内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Gartland-Werley评分及VAS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勇 《微创医学》2012,7(6):642-643
目的总结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其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根据Gartland-Wef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8例,可2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固定效果好,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对2000~2005年间62例桡骨远端骨折经掌或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并总结操作方法。结果 随访12-24个月,优57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5%。结论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需手术的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2例,术后石膏托制动1周开始腕关节功能训练。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4~18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均在2个月内愈合。按照D 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9.47%。结论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较好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关节面平整,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34例(38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其中桡掌侧入路29侧,桡背侧入路9侧。术中结合螺钉、克氏针固定复位骨折,植骨充填骨缺损以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结果术后共31例(32侧)获随访,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结果为优26例(27侧),良4例(4侧),可1例(1侧)。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T”形钛板内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潘虹强 《西部医学》2012,24(8):1521-1521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均采用掌侧入路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年,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94.7%。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骨。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改良Mobride评分,优20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91.8%。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评价掌侧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ASIF C型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以掌侧入路或联合背侧入路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31例.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5.5个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8%.结论 掌侧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AO/ASIF C型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