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偿献血不合格率下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降低成品血液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笔者分析了街头流动采血模式无偿献血者初、复检阳性报废原因,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为本市街头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者,总计187240人次。1.2试剂与检测方法献血者采血前初筛Hb(硫酸铜法,试剂由化验室配制)、HBsAg(金标试纸法,厦门英科新创试剂),合格者献血后留取样本作初复检:ALT采用改良赖氏法(>25U为不合格,四川省迈克和瑞华倍肯试剂),梅毒试验采用RPR法和ELISA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ELISA法,(厦门新创和河南华美生物试剂)。每份样本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初、复…  相似文献   

2.
快速金标法检测HBsAg漏检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为便于公民无偿献血,本中心从1999年5月起采用快速HBsAg全血金标试条〈简称金标法〉对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发现存在一定的漏检。为了解漏检原因,对金标法初筛合格的18123份血液,经ELISA法复检,根据ELISA法检测结果,以及追踪观察保存的现场初筛HBsAg金标试条等结果,对漏检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HBsAg-ELISA试剂盒,批号:9030501、9960501,灵敏度:0.5ng/ml、0.2ng/ml;HBsAg金标试剂,批号:9051901、9081201,灵敏度:1ng/ml,均为厦门新创有限公司产品。 1.2 标本来源 1999年5月~2000年2月本中心现场无偿献血,金标法初筛合格采集的18123份血液标本。 1.3 方法对现场金标法初筛合格后采集的血液用ELISA法常规检测,对检出的阳性及可疑标本,再用该法双孔复检,其中任一孔S/CO值≥1确定为阳性;同时再次用金标法作对应检测,并追踪观察保存的现场初筛HBsAg金标试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HBsAg阳性而核酸检测(NAT)结果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HBsAg确认检测,以评估不同检测策略的优劣,以期为降低HBV输血感染风险和建立科学有效的献血者屏蔽归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ELISA试剂进行无偿献血者的HBsAg筛查,同时用TMA技术进行HBV DNA检测,将ELISA法HBsAg阳性但TMA法HBV DNA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HBsAg中和确证实验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在47 004份标本中,共检出226份HBsAg阳性且HBV DNA阴性的标本。对其中161份标本进行了HBsAg中和确证实验,43份确证阳性,确证阳性中2种ELISA试剂均阳性占37份,ELISA试剂1单阳性标本和ELISA试剂2单阳标本各为3份,其确证阳性率分别为3.7%、9.1%。ELISA法单试剂检测HBsAg阳性结果的比例占到了HBsAg不合格血液标本的70%,但ELISA试剂1和ELISA试剂2的假阳性率分别高达96.3%和90.9%。对血液检测模式进行了筛查效果的评估,"1遍NAT+1遍ELISA"筛查模式检出率为0.094%,"2遍ELISA"筛查模式检出率为0.01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133份进行了HBsAg中和确证实验的标本实施了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两对半检测,抗-HBs、抗-HBe、抗-HBc在ELISA结果阳性的不同情况中,其阳性比例呈现不同趋势,抗-HBc阳性率最高。结论 "1遍NAT+1遍ELISA"筛查策略比原有"2遍ELISA"筛查策略更能保障血液安全。由ELISA假阳性导致的献血者被错误屏蔽的问题,需要我们建立献血者归队策略,并制订科学有效的检测步骤和流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接近10%,为了减少HBsAg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本血站对初次献血者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筛选,阴性者采血,阳性者再征得其本人同意下再抽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复检,若复检阴性者可采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抗-HBc阳性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我国血站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筛查HBsAg,但输注HBsAg阴性血液后仍难免输血后乙型肝炎(PTHB)发生[1]。为探讨PTHB发生的原因,确保血液质量,预防PTHB,笔者采用免疫-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抗-HBc单阳性、抗-HBc/抗-HBs双阳性的HBsAg阴性血液的HBV DNA,以便为血站是否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加作抗-HBc筛查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及试剂来源共收集自1998年10月~1999年9月合格的玉林市公民献血者血样1008份(重复者剔除),均为经过献血前初筛和献血后复检合格的血液。初筛和复检项目有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使用试剂产自华美、厦门新创、中山、上海荣盛,初复检均使用不同厂家,其中检测HBsAg试剂盒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灵敏度≤lng/ml。血样离心后将血浆分装两组试管,其中一组用于检测抗-HBc滴度和抗-HBs,另一组于-20℃保存以便供PCR检测。 1.2 抗-HBc及抗-HBs检测应用ELISA法(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试剂盒,用芬兰MULTISKANMS型酶标仪判读),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验,血浆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至1∶128以测定抗-HBc滴度。 1.3 HBV DNA检测应用PCR法(PCR仪为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9600型DNA扩增仪,免疫-套式HBV PCR试剂盒由北京燕宇分子生物研究所出品),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扩增产物EB染色后于260nm波长观察结果;每次PCR检测均设正常人血清及HBV DNA阳性血清各1份作对照,首次PCR检测阳性标本均复检2次,2次复检至少有1次阳性者方判PCR阳性,2次复检均为阴性者判为阴性。 1.4 数据处理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标本中HBV DNA检出率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种ELISA试剂检测HBsAg 1种试剂检测HBV核酸策略的可行性。方法留取新创和BI-OMERIEUX ELISA双试剂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418份,应用诺华或罗氏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AB-BOT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补充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对ELISA单试剂阳性NAT阴性的标本用ABBOTT HBsAg中和试剂进行HBsAg确证试验,并对HBsAg确证阳性标本进行追踪并进行相关检测进一步加以确证。结果 616份标本中ELISA双试剂阳性为49.0%(302/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为5.7%(220/616),新创单试剂阳性为15.3%(94/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标本中,31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5.0%(31/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新创HBV ELISA试剂漏检且不能被NAT检出;新创单试剂阳性标本中,2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0.5%(3/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BIOMERIEUX HBV ELISA试剂漏检也不能被NAT检出;对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分析,其中除4份标本未做检测外,其余21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3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1份为抗-HBc阳性,1份为抗-HBs阳性,1份为抗-HBe和HBeAg阳性,1份为抗-HBs和抗-HBc阳性,2份为抗-HBs、抗-HBc、抗-HBe、及HBeAg均阴性,即共有26份抗-HBc为阳性。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中共追踪成功12名,其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原始标本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不矛盾。结论实施核酸检测后,去掉2种ELISA试剂中的任何一种均存在一定的漏检。是否去掉一种ELISA试剂以及去掉哪种ELISA试剂,需要各血站进行适当的风险效益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诊断试剂-胶体金法(简称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在献血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剂(简称TP金标试剂),分别检测TP结果阳性的血液标本;采用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和HBsAg胶体金试剂(简称HBsAg金标试剂),分别检测HBsAg结果阳性的血液标本;用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检测TP、HBsAg阴性标本和强阳性混合血液标本。结果观察时间5min和10min时,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对TP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72%,TP金标试剂分别为39%和52%;联合金标试剂对HBsAg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54%,HBsAg金标试剂分别为47%和60%;联合金标试剂对TP、HBsAg阴性标本的阴性检出率为100%,能检出强阳性混合血液标本。结论HBsAg/TP联合金标试剂,可检出较高浓度的HBsAg和抗-TP,可在短时间内检出大部分ELISA阳性标本,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和保证血液质量,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中心HBsAg金标试纸条与HBsAg/TP联检金标试纸条筛查能效,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前采用HBsAg/TP联检金标试纸条筛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方法使用本中心在用HBsAg金标试纸条(A)与测评HBsAg/TP联检金标试纸条(B)对2013-2016年ELISA双试剂检测HBsAg或TP阳性部分标本进行检测,比对两种试纸条对HBsAg检测能效,统计B对TP的检出率,以本中心为例分析B所产生经济效益。结果 A对HBsAg-ELISA阳性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53.2%(430/808),B对HBsAg-ELISA阳性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52.2%(422/808),P0.05,无显著差异,效能一致;B能有效筛查出TP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TP阳性检出率为90.4%(322/356);以本中心为例,使用HBsAg/TP联检金标试纸条作为献血者献血前的筛查模式经济效益明显。结论 HBsAg/TP联检金标试剂与HBsAg金标试纸条效能一致,而且能很好的筛查出TP,实际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明显,特向广大同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血液筛查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8~12月血液筛查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标本共41例,使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同时用新创、Ortho两种抗-HCV ELISA试剂以及Architect Anti-HCV Reagen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结果的差异。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CV阳性35例,阴性6例,与Architect化学发光法结果相符,新创ELISA法检测41例全为阳性,Ortho ELISA法检测阳性33例,阴性8例。结论 Ortho试剂对HCV检测的特异性高于新创试剂,化学发光法对HCV检测的特异性高于ELISA法,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联合检测能提高血液筛查中HCV的阳性检出率,对可疑标本再做重组免疫印迹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 ,HCV)以血源传播为主 ,另有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输血后丙型肝炎时有发生 ,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对于输血安全意义重大。为了解潍坊地区献血人群HCV感染现状 ,笔者对潍坊地区 1815 4 2份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潍坊地区献血者血液标本 1815 4 2份 ,HBsAg初检阴性并排除“肝病”史和输血史者。1.2 仪器和试剂 美国奥斯邦公司生产的FAME2 4 2 0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抗—HCV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和厦门新创公司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评估TMA技术应用于献血者HBV-DNA筛查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平行检测ELISA/NAT模式,对2016年3月-2018年2月169160人(次)献血者及部分归队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清学和NAT检测,对NAT筛查阳性标本行核酸鉴别试验;对单边试剂HBsAg+、HBV-DNA-献血者进行中和确证试验。结果:169 160人(次)献血者中,双边试剂HBsAg检测阳性的为803例,占0.476%,单边试剂检测阳性的为243例,占0.144%。对40名HBV-DNA-、单边试剂检测HBsAg+标本经中和确证试验确证,仅有4名为阳性,确证阳性率为10%。检出1 003例HBV-DNA+标本,HBsAg和HBV-DNA均为阳性的739例,2者一致率为73.7%。3种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Murex试剂和新创试剂2种试剂检出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 0.125)。2016年3月-2017年2月和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HBsAg-/HBV-DNA+检出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60名HBsAg-/HBV-DNA+归队献血者中有1名发生HBsAg阳转,该名献血者为HBV窗口期感染;其余59名献血者HBsAg阴性;HBVDNA检测显示,28名献血者HBV-DNA-,31名献血者HBV-DNA+,1名结果为不确定。结论:结合HBsAg检测,常规应用TMA技术检测HBV-DNA能缩短HB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检出HBV隐匿性感染,避免HBV漏检,从而有效地降低输血后传播乙型肝炎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献血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试剂)反应性结果S/CO值与真阳性的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HBsAg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种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以国产试剂1、国产试剂2、进口试剂代称)和1种国产核酸检测(NAT)试剂对2017年7月-2017年9月在长春市献血的9 951(人)份献血者血标本做初筛试验,凡是反应性[包括所有试剂(试验)反应性、单试剂反应性和灰区反应性(0.8≤S/CO﹤1.0)]血清标本再以中和试验(ELISA法)确证。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绘制HBsAg S/CO值与确证结果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S/CO值区间的阳性预测值,寻找灵敏度和特异性相适的S/CO值临界点。结果 1)献血者HBsAg初筛反应性率0.58%(58/9951),中和试验确证HBsAg阳性者比例20.69%(12/58)、阴性者比例79.31%(46/58)例;ELISA国产试剂1、2及进口试剂初筛与中和试验的阴性符合率均为100%,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7.14%(12/21)、66.67%(12/18)及27.27%(12/44)。2)ROC分析:国产试剂1、2及进口试剂HBsAg初筛试验相适的S/CO值临界点分别为1.635、3.605及3.245,敏感度为1、0.917及1,特异性为0.957、0.978及0.761。3)中和试验确证:12例HBV为阳性的献血者直接屏蔽(其中10例为NAT阳性),46例阴性献血者可继续追踪确定是否为感染状态(46例均NAT阴性)。结论每种ELISA试剂都有1个适宜的S/CO值,检测结果大于等于这个S/CO值时,其HBsAg真阳性率较高,可直接判为阳性,无需追踪确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ELISA试剂在实际血液检测抗-HCV中存在的差异。方法使用STAR全自动加样仪和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分别用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年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抗-HCV。结果75295份标本中共检出HCV阳性835份,阳性率为1.11%,其中厦门新创试剂检出329份.检出率为0.44%.上海科华试剂检出604份,检出率为0.8%,经统计2种不同抗-HCV ELISA试剂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厦门新创试剂共检测8批次,其中8批次阳性符合率均为30/30;阴性符合率5批次为30/30,3批次为29/30。上海科华试剂共检测9批次,其中9批次阳性符合率均为30/30:阴性符合率4批次为30/30,5批次为29/30。厦门新创试剂孔间变异系数为9.53±2.31%和上海科华试剂孔间变异系数为7.90±1.86%.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8批次厦门新创试剂盒和9批次上海科华试剂盒的稳定性和最低检出量都能符合血清盘试剂盒的要求。结论2种不同ELISA试剂的抗-HCV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单独使用一种试剂都有可能漏检,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抗-HCV检测试剂的选择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ELISA试剂在实际血液检测抗-HCV中存在的差异。方法使用STAR全自动加样仪和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分别用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年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抗-HCV。结果75295份标本中共检出HCV阳性835份,阳性率为1.11%,其中厦门新创试剂检出329份.检出率为0.44%.上海科华试剂检出604份,检出率为0.8%,经统计2种不同抗-HCV ELISA试剂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厦门新创试剂共检测8批次,其中8批次阳性符合率均为30/30;阴性符合率5批次为30/30,3批次为29/30。上海科华试剂共检测9批次,其中9批次阳性符合率均为30/30:阴性符合率4批次为30/30,5批次为29/30。厦门新创试剂孔间变异系数为9.53±2.31%和上海科华试剂孔间变异系数为7.90±1.86%.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8批次厦门新创试剂盒和9批次上海科华试剂盒的稳定性和最低检出量都能符合血清盘试剂盒的要求。结论2种不同ELISA试剂的抗-HCV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单独使用一种试剂都有可能漏检,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抗-HCV检测试剂的选择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献血者HBV感染特征及经血传播HBV感染的残余风险。方法用2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HBsAg筛查,用罗氏Cobas Taq Screen MPX Test试剂检测ELISA检测合格标本中的HBV DNA,对HBV DNA阳性献血者用血浆袋标本进行进一步补充实验和确认检测。结果 50 629例献血者标本中,HBsAg2次检测均为"灰区"者1例,占0.002%,1阴1反应性或灰区者59例,占0.116%,均为阴性者48651例,占96.09%。41份两遍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标本中化学发光检测其中5份为HBsAg假阴性标本,另36份为HBsAg阴性HBV DNA阳性。36份中有5份(13.9%)为疑似"窗口期"感染,31份(86.1%)为疑似"隐匿性"感染。HBsAg ELISA检测后HBV残余风险约为10.98/万,经核酸检测后残余风险约为2.88/万,可降低8.10/万,降低的残余风险中87.90%为隐匿性感染风险。结论 HBsAg ELIS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了较大提高,但经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核酸检测的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血液检测使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 ,由两人完成。其目的是提高血液质量 ,确保输血安全。但如果采血时所留的检测标本张冠李戴 ,其检测结果就无法得到保证。笔者对 2 0 0 1年 1~ 12月所检测不合格血液重新从血袋上剪样进行第 3次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2 0 0 1年 1~ 12月流动采血车上所采集的316 2 3份血液。2 试剂 HBsAg试剂购自厦门新创和北京万泰公司。抗 HCV和抗 HIV试剂购自厦门新创和北京金豪公司 ;梅毒试剂购自厦门新创和上海荣盛公司。血型试剂购自长春博德生物制品公司 (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无偿献血在我国已全面推行,为方便无偿献血者献血,不少地区开展了街头流动献血车采血。由于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1 0 %的人群为HBsAg携带者[1] ,在流动无偿献血点采血时如何快速筛检出HBsAg阳性者,对节约血资源、避免浪费十分重要。衡阳市中心血站采用HBsAg全血金标试纸条对流动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快速筛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试剂:HBsAg金标试纸为杭州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HBsAg初检采用厦门新创公司酶免试剂盒,复检采用上海科华公司酶免试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无偿献血者梅毒特异性抗体设置灰区的意义。方法献血者标本经ELISA试剂初复检,以Cut off值上下20%为灰区,初复检OD值落在灰区的标本经原批号试剂双孔复测并用TPPA试剂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3 568份,有176份标本OD值分别落在新创和万泰两种ELISA法试剂设定的灰区内。用新创试剂对89份灰区标本双孔复测,检出36份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32例阳性,53份阴性标本经确认51例阴性。用万泰试剂对87份灰区标本双孔复测,检出38份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34例阳性,49份阴性标本经确认47例阴性。结论灰区标本双孔复检后呈一阴一阳结果时应进行确认试验。对双孔复测后OD值仍处于低值灰区的标本,应按阳性结果进行淘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HBsAg阴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的状况及其与病毒载量水平的相关性,为采供血机构制定血液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两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HBsAg筛查,阴性标本应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HBV DNA检测,收集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献血者标本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及HBV DNA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结果两种ELISA检测均为HBsAg阴性的标本有29 890份,其中31份为HBV DNA阳性。31份HBsAg阴性的HBV DNA阳性标本经化学发光检测,发现其中3份为HBsAg假阴性标本,另28份为HBsAg阴性HBV DNA阳性。28份标本中有2份(7.1%)为疑似"窗口期"感染,26份(92.9%)为疑似"隐匿性"感染,经核酸检测后HBV残余风险可降低9.37/万。26份隐匿性感染标本中乙肝血清学以HBsAb、HBcAb共阳性及单独HBcAb阳性两种模式为主;HBsAb阴性组的HBV DNA载量水平显著高于HBsAb阳性组(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阴性的献血者经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依然存在,感染状况多以隐匿性感染为主。核酸检测的应用能提高血液的安全性。HBsAg阴性合格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呈现特定的血清学模式,其中HBsAb阴性人群可能存在较高的输血传播HBV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状况和经ELISA法筛查HBsAg后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为选择合适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查,同时用一种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BV DNA,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共筛查献血者44 2567例,HBsAg阳性1 894例,阳性率0.428%;对68 662份标本进行核酸扩增检测,检测出45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HBV输血残余风险为0.066%。结论现有的ELISA检测体系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增加核酸检测能降低HBV输血残余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