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可调钠透析组及标准透析组各30例,对1800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可调钠透析组与标准透析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可调钠透析能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密闭式管路法对降低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管路法进行透析。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透析前后血清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导管周围皮肤感染率、患者透析后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操作法相比,密闭式管路法对降低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危险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时急性并发症的监护与处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姜宗培  王健儿 《新医学》1999,30(8):481-482
1 引 言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这些并发症多数起病急骤而凶险,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本文就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急性并发症的监护及处理作一简要介绍。2 急性并发症的监护与处理2.1 低血压血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0kPa(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25%~40%。发生原因:1超滤量过多或过快,透析时体重下降超过透析前体重的5%以上,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多发生于透析开始1小时后;2长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次,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温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透析法,观察2组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实验组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运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于无肝素透析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目的。  相似文献   

5.
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及相关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治疗期间出现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低血压可引起心律失常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良,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可调钠透析,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  相似文献   

6.
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法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次,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温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透析法,观察2组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 实验组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运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于无肝素透析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目的 .  相似文献   

7.
透析低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极为复杂。近十年随着透析人群中老年伴有原发或继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加,透析中的低血压问题亦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分析了我科2000年1月—2001年12月期间65例CRF患者共3682次血透中发生低血压的情况。(透析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与透析高血压相比,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现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方法,应用疲乏评定量表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40例。结果:65.6%的患者存在疲乏,其中17.2%的患者为中、重度疲乏。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疲乏状况与不同性别、透析过程中是否出现急性并发症、透析中不同的超滤量和体重增加百分比、CRP水平等因素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有无并发症、CRP>8mg/l是疲乏的影响因素。结论:疲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透析中需要关注急性并发症、超滤量和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百分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时,要关注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体内的微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总结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及护理.根据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血液透析临床凝血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20例次)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透析中肝素用量不足、无肝素透析、血流量不足、机器故障停泵等均可造成透析器及管路凝血.血透护理属专科护理,护士应熟练掌握透析原理,精通血液透析操作的程序,增强责任心,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患者病情及用药,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透析机报警,可有效预防凝血发生,预防患者透析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HD)组20例,12个月内总共行HD治疗3120次;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串联组20例,在12个月内总共行串联治疗240次.记录两组患者每次透析过程中有无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包括透析中低血压、透析中高血压、过敏反应、凝血、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透析中凝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别,而HD+HP组患者有较高的透析中低血压及出血等并发症,但HD+HP组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显著少于HD组.认为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应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操作,加强护理,减少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安全的灌流治疗.  相似文献   

11.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30%,透析低血压常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严重者需中途停止单次透析,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引起众多心血管事件,从而增加患者的病死率[1].  相似文献   

12.
1例血液透析过程中频发剧烈腹痛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血液透析结束时发生的与透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称急性并发症^[1]。常见的有: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胸背痛、瘙痒、发热和寒战。不常见的有:失衡综合征、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颅内出血、空气栓塞及溶血^[2]。而血液透析并发剧烈腹痛比较罕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已从血液透析一种方法发展至现在的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等多种方法,但目前国内血液净化中心多以常规HD为主要治疗手段。HD仅能部分的替代肾脏的功能,且治疗过程中可发生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衰)、痉挛、恶心、呕吐、头痛等多种急性并发症[1]。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理想的血液净化方法,以提高透析质量,确保透析过程安全,我净化中心对20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观察HDF与HD治疗过程中急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透析…  相似文献   

14.
透析引发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30%。低血压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也增加了透析风险,常常导致透析提前结束,影响透析质量,严重者引起众多心血管事件,甚至心脏骤停。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08—2012年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超滤曲线技术进行血液透析,减少了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经积极处理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继续血液透析,只有20例低血压、19例心律失常、5例肌肉痉挛需结束透析。结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急性左心衰竭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文献报道[3],其发病率高达27.9%,可由多种机制引起。干体重是指患者心血管系统稳定,无水钠潴留时的体重,我们通过对90例尿毒症透析间期体重与干体重的测量,用透析间期体重获得量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和应急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118例患者11600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急性并发症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低血压1680例次,高血压1400例次,心律失常166例次,肌肉痉挛1100例次,失衡综合征186例次,凝血27例次。经积极处理,除6例需暂时停止血透,150例次提前结束透析外,其余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全过程。结论急性并发症与疾病本身有直接关系,但透析前的准备不足和透析中方法不当也是重要因素。强调透析前应做好身体检查,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盐水加温冲洗法以改善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体外血路凝血堵管情况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加温盐水冲洗法,观察两组透析前后动静脉端凝血功能化验指标、透析完成情况及透析器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透后动静脉端凝血风险降低,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应用盐水加温冲洗法无肝素透析可改善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达到安全、有效的透析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血液透析结束时发生的与透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称急性并发症[1]。常见的有: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胸背痛、瘙痒、发热和寒战。不常见的有:失衡综合征、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颅内出血、空气栓塞及溶血[2]。而血液透析并发剧烈腹痛比较罕见。我院在2007年3月收治1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频发剧烈腹痛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每周透析2次,4h/次,超滤脱水3000~4000ml。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器和血路使用过氧乙酸消…  相似文献   

20.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这一特殊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家庭、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这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透析并发症,增加医疗风险,同时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原有疾病加重等,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