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家金矿望儿山矿区曾用留矿法回采上部矿体,留存品位相对较低的残采矿石资源.针对残采低品位矿石资源进行采矿方法实验,恢复原有工程以降低采切工程量,采用副中段加中深孔爆破落矿的方法,成功回收了空区下盘低品位矿石资源,综合效益明显,可供其他类似情况的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下盘残留矿石比例以及下盘残留矿石回收的特殊性对矿山矿石回收效果的影响。分析 表明,下盘残留矿量比例主要受矿体赋存条件以及采矿方法主要结构参数影响,矿体厚度越小、 倾角越缓,结构参数越大,下盘残留矿量比例越大,由矿岩混采造成的下盘残留矿石回收效果越 差,改进下盘残留矿石回采工艺是保证下盘残留矿石充分回收以及矿石整体回收效果的关键。最 后针对传统切岩回采下盘残留矿石工艺造成的矿体下盘残留矿石退采不充分及矿石回收效果差问 题,提出了下盘切岩开采+上分段下盘进路间柱辅助回采进路回采下盘残留矿石新工艺以及增大 矿体下盘崩矿步距、矿体下盘边孔角等降低矿石损失贫化技术措施,对目前国内相关矿山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塔中矿业1070水平重车道与主斜坡道上覆的2b矿体品位高,回收价值大,但采场空区下盘边界距重车道不足3m,继续回采会危及到矿山主要运输系统的安全。因此,研究提出了巷道支护加固、充填治理空区、副中段回收残留矿石综合方案,不仅有效保证了重车道及斜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较原采矿方案多回收约13000t矿石。  相似文献   

4.
结合酒钢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倾斜矿体赋存条件及开采工艺,就矿体倾角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残留和放矿条件的影响以及矿山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采场的退采方向、切割方法以及回采上盘沿脉巷道等矿山现行开采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和矿石的正常回收。通过对采场的退采方向、切割槽位置、分段联络巷道的布置等开采技术优化分析,建议矿山采取分段退采方向改为由上盘向下盘退采,切割立槽布置在上分段下盘矿岩交界处,上盘联络巷道布置距上盘矿岩交界3~5m处等技术措施,有助于充分回收残留矿石,提高矿石回采率。  相似文献   

5.
银硐子银多金属矿生产探矿过程中又遇到大量明清古采区,使得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更为困难。初步查明古采区位于矿体中部,上盘剩余矿体厚4~7m,下盘剩余矿体厚6~8m。为保证矿山经济效益和安全开采,设计采用下盘矿体与上盘矿体分采合出连续采矿法分两步回采古采区剩余矿体,具体方案为:首先,采用抛掷爆破方式将古采区下盘剩余矿体崩入古采区内;之后,崩落上盘剩余矿体和一部分上盘围岩覆盖在下盘崩落矿石上;采用截止品位放矿矿方式,将崩落的上盘围岩废石永久留在采空区内。该方案能充分利用矿山正常开采时的采准切割系统,在减少采切工程量的同时也避免了残矿回收与正常开采之间的互相干扰;人员不进入采空区,安全性好;上、下盘剩余矿体均可沿走向连续回采,生产效率高。试验采场应用期间,上盘矿体与上盘矿体分采合出连续采矿法采出古采区残矿资源量23000t,创造经济价值181万元,应用效果极好。  相似文献   

6.
充分回收利用低品位矿石是提高矿山资源回收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提高酒钢西沟矿低品位矿石回收率,在总结分析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技术难题的基础上,从矿体三维建模、品位差异性分析、质量控制方案、溜井远程监控及反击式破碎机下料口改造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攻关,解决了低品位地质资源不清、粉矿和块矿贫化差异大、溜井堵塞故障问题突出、破碎机下料孔易堵塞等问题,保证了矿山低品位矿石的平稳生产。近4 a(2018—2021年)回收低品位矿石208万t,矿石综合回采率由93.5%提高至95%以上,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霍姆斯特克矿山公司马克劳克林金矿(加利福尼亚州)估计的矿石储量为1927.3万短吨,平均品位0.152英两/短吨。大部分矿体可用露天开采,矿山的最后几年将用地下开采较深矿体。公司对该矿投资2.8亿美元,每天生产矿石3000短吨,平均每年回收黄金16万英两。矿体沿一大逆掩断层产出。断层上盘为层状粉砂岩、泥板岩和砂岩。断层下盘主要是蛇纹岩混合岩。断层带是上、下盘岩石的  相似文献   

8.
庙沟铁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衔接期,由于露天采场矿体狭窄,采掘空间有限,导致出矿量和出矿品质下降。为了实现生产的平稳过渡,计划对矿山开采初期丢弃在西排土场的低品位矿石进行回收,在介绍了回收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又介绍了改造实践。生产实践表明,2018—2020年累计处理贫化矿石342.35万t,产出矿石累计生产铁精粉23.74万t,生产指标稳定,为矿山资源接续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贫化矿石的资源化为矿山减税4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9.
狮岭深部首采地段的生产探矿工作已基本结束,探获B C级铅锌矿石量250多万t,单一黄铁矿39万t,为矿山的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资源保证。但该地段矿体位于F3断层下盘,围岩稳固性较差、矿石品位较低、矿体过于集中等不利因素制约着今后的生产规模,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匡忠祥 《中国矿业》1999,8(2):32-34
本文针对程潮铁矿体赋存的具体特点 ,运用边界品位法确定回采边界 ,计算出不同地质品位情况下 ,对应不同出矿品位的下盘切岩高度。并且指出了降低矿石贫化率 ,提高回收率的具体方法 ,为矿山采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呷村银多金属矿为多层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下盘银铜矿石价值高但围岩不稳,开采过程中露天矿柱回采和井下生产作业同时进行,存在贫化损失率高、下盘矿体和上盘矿体下降速度不平衡、采场垮塌严重、积压三柱矿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矿山生产能力受限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充填系统的建设、矿体特征以及现场情况开展了采矿方法优化、三柱回收及采空区处理方案研究。通过研究使贫化、损失等技术经济指标等到了显著改善改善,及时处理了采空区、调整矿山开采顺序降低了矿山生产安全风险,使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乌吐布拉克铁矿床属急倾斜中厚的低品位矿体,矿山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回采矿体,矿石回采率为75%,经济效益不高.针对该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特点,决定对现有采矿法的结构参数进行改进,增加矿柱回收工艺,并开展了采矿方法工业试验.工业试验表明,改进后的采矿方法其采切比为42.4 m3/(103t),矿石回采率从原有的75%提高至85%,明显改善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某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 565 m 中段为背景,对回采的矿石量、损失的矿石量以及混入的废石量等 指标进行计算,建立了以采出矿石品位、矿石贫化率和回收率为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 况,选择采出矿石的品位为优化问题的主要目标。利用 VB 编程语言对 3DMINE 矿业工程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且 利用 Origin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最后得出切割槽与退采位置的布置方案:切割槽位置距矿体上盘下 部边界的直线距离大于 10 m,退采位置距矿体下盘上部边界的直线距离大于 4 m。  相似文献   

14.
浙江漓铁集团公司是在漓渚铁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矿为砂卡岩型磁铁矿 ,品位低 ,平均地质品位仅 30 %左右 ,矿石采出品位为 2 3.5%左右 ,比国内同类矿山低 10 %以上。面对本矿资源条件 ,企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矿产资源法》颁布后 ,漓铁领导极为重视 ,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及时办理了采矿许可证。是浙江省第一家接受矿产督察的地方骨干矿山。经全面技术经济分析 ,漓铁认为对采场内边界品位以下的矿量 ,只需投入出矿、运输、选矿等费用即可回收。因此 ,原来以圈定矿体的边界品位 2 0 %作采矿截止品位 ,1982年起改…  相似文献   

15.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在矿山设计中,采矿方法若不能很好地适应矿山实际,可能会导致井下采矿不安全、矿产资源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地表塌陷等问题。某萤石矿区内主要矿体有2条,由Ⅰ号、Ⅱ号矿体以及零星小矿体组成。矿石资源储量规模较大,品位高、加工技术性能好。但是采用的采矿方法具有回采率低、机械化程度低、资源浪费等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将脉内运输巷改为脉外运输巷、人工出矿改为铲运机出矿、改变矿房参数等方式对采矿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经实验采场验证,优化设计后的采矿方法可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4.99%,并且具有采矿工作效率高、作业安全、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十分有利于矿山后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蒙库铁矿床赋存的矿体属急倾斜中厚的低品位矿体,矿山一直采用分段崩落法回采矿体,矿石回采品位过低,经济效益不高。针对该矿体的赋存条件和品位较低的特点,决定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采矿法回采该矿体,并开展了采矿方法工业试验,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简化回采工艺,采切比从原来的64 m3/kt降至42.1 m3/kt,贫化率从原有的16%降低至12%,明显改善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岩破碎矿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贫化率太高,采出矿石品位太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某铜矿前期采用分段崩落法,因贫化率太高,矿山陷入困境。针对该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开展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采用分段挤压爆破留矿,分段和阶段联合出矿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贫损指标,提高了采出矿石品位,实现了扭亏为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采用崩落法开采低品位矿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酒钢镜铁山矿在其桦树沟矿区V矿体实行低贫化组合放矿方式试验。为预测低贫化放矿矿石的回收效果并指导矿山现场试验,对V矿体低贫化组合放矿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V矿体进行低贫化放矿,其矿石回收率可以满足矿山现行回收指标的要求,但2 940分段采用定量放矿的放矿方式,可能造成了大量崩落矿石滞留在采场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形成矿岩混杂层,并且整体岩石混入率高于矿山设计要求8%。因此,需要对目前的低贫化组合放矿方案进行必要改进,改善矿石回收效果,实现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19.
铜坑矿针对不同的矿体地质特征,采用不同的勘探和开采方式。根据锡多金属低品位矿体特点,采用坑探为主,探采结合的方法减少成本,提高回采率;针对锌多金属低品位矿体特点,采用以钻代坑,从一个主中段突破,减少探矿工程,采用集约机械化开采,加强综合回收研究,增加伴生矿产价值,对节约资源、延长矿山年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研究深部铜矿残矿赋存状态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的采矿方法,对露天边坡残留矿体、空场法采场顶柱及残存于空场内的矿石、主矿体周边零星边角矿体,表外矿体、下盘三角矿体进行合理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