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因素构成复杂且相互关联。为了明确事故的内在成因,基于实际事故数据对致因要素进行提炼、分类,构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复杂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总体结构特征、节点特征和网络全局效率,寻找关键致因要素,探索事故致因要素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等级公路事故致因要素间耦合作用强,要素状态变化易引起连锁反应;无机非隔离、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最容易导致低等级公路系统整体安全性下降,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是风险防控重点。研究结论有助于判别低等级公路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因弯道视线不良而频发交通事故的状况,并结合日本公路交通管理经验,提出在山区低等级公路的弯道外侧安装广角镜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并对广角镜的成像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在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工程中应用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晰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在分析了16条公路隧道3年内发生的296起交通事故的空间特性、事故形态及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将其分为仅财产损失、轻伤、重伤或死亡事故3个等级,从人、车和隧道行车环境3个方面选择了14个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有序Logit模型和部分优势比模型建立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析模型,并采用Brant检验判断比例优势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与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有4个自变量,分别为是否涉及大货车、事故涉及车辆数、事故发生时间和天气因素,其中是否涉及大货车、事故发生时间和天气因素3个自变量满足比例优势假设,而事故涉及车辆数不满足比例优势假设;对于部分优势比模型来说,涉及大货车的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不涉及大货车的事故分别增加10.2%和3.4%,多车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单车事故分别增加1.9%和5.9%,夜间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白天分别增加5.6%和1.7%,非雨天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雨天分别增加4.5%和1.5%。  相似文献   

4.
针对道路交通气象埋入式检测器检测和服务需求,提出了埋入式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方法,搭建了路面状况传感器的测试环境,对vaisala、lufft及凯迈3个厂家的路面状况检测器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重现性,进一步完善了国内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公路养护和公路管理的效率,为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公路气象信息,避免公路交通延误,减少因恶劣天气诱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成因及应急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天使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纷繁出现,由此引发的连锁恶性事件,为公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通过分析雾天车辆追尾事故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流程模型,并研究驾驶员心理素质、交通环境等影响因素,形成较完善的应急处置决策,以减少事故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车辆在高速路上能够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基于FHWA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公路交通噪声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赵剑强 《公路》2008,(4):123-125
在分析影响交通噪声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基于FHWA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提出公路交通噪声增加量随车流量变化的简化计算模型,探讨其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其适用条件。该模型简化了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计算,且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覃勤  李靖  卢锋 《公路》2024,(1):276-281
为探究云南山区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风险致险因素的耦合关系,借鉴事故致因理论对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运用N-K模型定量研究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中人为、车辆、环境和管理4个风险因素的耦合情况,收集了长大下坡路段80起交通事故,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交通事故数与各致险因素的耦合值呈现正相关,4因素耦合>3因素耦合>双因素耦合>单因素耦合;(2)3因素耦合状态下,THVE>THVM>TVEM>THEM,前3风险值均包含车辆因素;(3)双因素耦合状态下,TVE>THM>THV>TEM>TVM>THE,双因素风险耦合时车辆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耦合导致发生事故的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国家对交通环境战略决策给予重视,要求各地区做好交通环境规划与分配工作,及时解除交通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道路交通建设涉及到地质、结构、资源等环节要素,不仅影响了公路项目施工作业水平,对后期交通运行安全也具有关键的影响力。基于交通安全理念指导下,必须全面落实交通环境改革目标,做好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据此,分析了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元分析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的复杂问题.基于道路条件筛选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因素,构建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理论,建立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云南某1级公路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物元模型可较好地给出交通安全等级评定结果,且能够较完整地反映公路交通安全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6):248-256
利用2014年~2018年205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期间的交通阻断信息及气象要素资料,通过气象影响指数(综合天气强度及活动范围)、影响省份与同步阻断里程长度的对比分析,研究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阻断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雾、降雨、降雪和台风是公路交通最关注的恶劣天气类型,其中以强降雨公路预警的次数最多,大雾公路预警次之,并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公路阻断里程长度与雾、台风及降雪气象影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均通过90%以上信度检验;交通阻断对雾和降雪天气更为敏感,而对降雨则一般具有延迟性和局地性特点;恶劣天气对交通阻断的影响呈现地域性差异,其中,雾天对华北、黄淮、江汉等地影响较大,降雨对川渝晋鲁等地影响更为显著,降雪普遍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台风则主要对东南沿海登陆省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强  王蓉蓉  路维  胡江碧 《公路》2012,(5):223-229
以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平曲线和纵断面线形及交叉口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分析结论和国外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我国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建立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对提升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蕾  邱锋  夏永旭  韩兴博 《隧道建设》2019,39(8):1301-1307
为提高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准确率,以西汉高速秦岭某隧道群的496起交通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的道路环境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预测类别选定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通过贝叶斯模型、随机森林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严重程度、伤亡情况和持续时间进行预测,根据准确率和稳定性确定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时最为可靠,准确率约为84%; 2)在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和伤亡情况进行预测时可优先考虑贝叶斯模型,其对重大或特大事故的预测准确率高达50%; 3)选择随机森林模型作为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预测模型,绝对误差为20 min时模型准确率将超过70%。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差异,通过运营隧道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收集,从隧道本体结构及设施、外界环境、交通特性3方面出发,对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 1)与公路隧道相比,城市道路隧道在结构方面的运营风险较大; 2)城市道路隧道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公路隧道低,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使其社会风险较高; 3)在城市道路隧道运营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扰动对于结构安全的影响和运营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事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交通事故研究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交通问题的研究方法,并以仿真软件TSIS中的FRESIM模型,分析研究高速公路中的事故黑点对交通特性及环境的影响。另外,通过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进行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西南复杂山区52座典型在役长大公路隧道运营10余年来逾2 500件安全风险案例的调研,以及西部高烈度地震区、高山峡谷区的国省干线运营隧道震害、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调查分析,结合境内外公路隧道安全风险相关文献,对复杂山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典型风险事件和风险致因进行细致梳理、辨识归类和分析。分析得到:建立了公路隧道安全典型风险辨识框架体系;交通事故是山区公路隧道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风险事件,其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空间分布上隧道洞口影响段事故高于隧道中间段;交通环境是引发公路隧道火灾的最主要的因素,需特别重视交通事故和易燃易爆品运输两大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复杂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灾害是导致公路隧道结构性损伤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的人为因素却是运营期隧道各种病害的重要诱因;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因素贯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加强隧道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辨识、防控十分必要,才能全方位、彻底有效地提高隧道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3年~2015年云南省15条主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2016年高速公路气象敏感度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省高速公路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特征、灾害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楚雄、玉溪、普洱、文山和昭通北部等地区,从区域分布看,曲靖的隐患点数量最多为16个,从路段看,G56杭瑞高速隐患点数量最多为30个;(2)路面结冰、大雾、强降雨和团雾是影响云南省高速公路的主要气象灾害,占总数的94.4%,道路结冰是造成交通部门封路的主要气象灾害,占云南3年总封路次数的58.1%;(3)云南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独特的地形、干湿分明的季节变化和相应的天气系统造成的;(4)制定了云南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并提出行车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伊轩轩  潘晓东 《公路》2011,(9):163-16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首先分析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征,并通过城郊公路交通事故分析深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城郊公路交通特征的变化将其分为郊区段、过渡段、市区段等3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在对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点和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城郊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确定城郊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危险性弯道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主动评估短时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事故风险,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弯道路段交通流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提取高精度的车辆轨迹和交通流数据,结合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危险驾驶行为特征表征交通冲突,以距离碰撞时间为交通冲突量化指标,提出山区车道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