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六黄合剂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地塞米松致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六黄合剂对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结果六黄合剂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 h血糖浓度(2 hB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P<0.01)。结论中药复方六黄合剂能够增强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以掷硬币法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高脂喂养12周制备NASH模型,罗格列酮预防组同时每天予4 mg/kg罗格列酮灌胃.观察肝大体、肝指数和病理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核因子(NF) -κB和环氧合酶(COX)-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指数升高(3.92±0.72比5.71±1.05,P=0.004),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改变明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11.72±2.47比29.39±5.32,P=0.002)、前列腺素E2(236.60±24.90比288.24±17.17,P=0.004)水平升高,罗格列酮预防组肝指数、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水平明显好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PPARγ表达下降、NF-κB和COX-2表达升高,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COX-2表达较正常组升高(0.57±0.08比2.83±0.24,P=0.0007; 0.38±0.03比1.00±0.03,P=0.004).和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预防组PPARγ表达升高、NF-κB和COX-2(基因:2.83±0.24比0.46±0.11,P=0.002;蛋白:1.00±0.03比0.62±0.02,P=0.006)表达下降.结论 罗格列酮可激活PPARγ后抑制NF-κB和COX-2表达,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预防NASH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 4(GLUT4)转位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脂饲料喂养 ,使Sprague -Dawley(SD)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 ,用罗格列酮及饮食干预治疗 4周后 ,取骨骼肌组织 ,应用Western -bloting印迹法分析骨骼细胞膜GLUT4表达量。结果 在胰岛素刺激下 ,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膜GLUT4表达较正常大鼠下降 5 2 72 %(P <0 0 0 1) ,罗格列酮及饮食干预组 ,细胞膜GLUT4表达较未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分别增加 49 5 3 %、5 0 3 4%(P <0 0 0 1)。结论 罗格列酮可促进胰岛素刺激的GLUT4转位 ,从而改善高脂喂养所引起的骨骼肌组织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格列羡脲与罗格列酮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血FAA的影响。方法 141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免疫反应胰岛素(IRI)、真胰岛素(SI)、胰岛素原(PI)水平,计算PI占总胰岛素比例,并比较治疗前后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的变化,分析血糖下降对胰岛素抵抗。结果 ①两治疗组FPG、HbAI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治疗后两组HOMA-IS均有较明显上升,格列美脲组上升72%;罗格列酮组上升57%,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HOMA-IR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格列美脲组下降15%:罗格列酮组下降3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格列美脲与罗格列酮两治疗组与治疗前血清游离脂肪酸(FAA)均有较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01),两治疗组间比较,罗格列酮组血FAA比格列美脲组为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服格列蔓脲者空腹PI及SI水平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服罗格列酮者空腹血清PI及SI水平均略有上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HOMA模型计算,服用格列美脲厦罗格列酮的患者HOMA-IS均有显著上升,HOMA-IR显著下降,都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有较好胰外作用和降低血清FAA作用。因二者药理作用机制不同,格列美脲在改善患者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比罗格列酮好,但罗格列酮在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FAA优于格列美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黄酒对TNF-α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分析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大鼠原代主动脉VECs经分离培养及纯化鉴定后,取第3~4代细胞用于实验。根据前期实验,分为对照组、TNF-α组、TNF-α+瑞舒伐他汀组(10μmol/L)、TNF-α+酒精组(0.5%、1.0%、1.5%)、TNF-α+黄酒组(0.5%、1.0%、1.5%),共有5种不同处理的9个水平组。培养24 h后收集样品,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上清液NO的含量;培养48 h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 NOS和i NOS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TNF-α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黄酒1.0%组、黄酒1.5%组内皮上清中NO含量升高,e NOS活性增加,e NOS蛋白的表达升高,i 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瑞舒伐他汀组相比,黄酒1.0%组和黄酒1.5%组的e NOS蛋白表达降低,i 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相比酒精组(1.0%或1.5%),其对应酒精度的黄酒中e 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i 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黄酒能够使上清NO含量增加,增强e NOS的活性及其蛋白表达,抑制i NOS蛋白表达,具有类他汀样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明日叶查尔酮(Angelica keiskei chalcones,AC)对胰岛素抵抗L6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葡萄糖转运体4(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L6细胞,分别加入5、10、20μmol/L终浓度的明日叶查尔酮共同培养24 h,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细胞PI3K和Akt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GLUT4和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胰岛素抵抗组细胞培养液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PI3K mRNA、Akt mRNA和GLUT4、Akt蛋白表达水平则降低(P0.05);中、高剂量AC组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均低于胰岛素抵抗组(P0.05),而PI3K mRNA、Akt mRNA和GLUT4、Akt蛋白表达水平则升高(P0.05)。结论明日叶查尔酮可上调L6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增强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防控炎热环境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正常对照大鼠(Wistar kyoto rats,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各24只,按每天热应激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WKY对照组、热应激8 h组、热应激24 h组及SHR对照组、热应激8 h组、热应激24 h组,每组8只。对照组室温为24℃,热应激组室温为32℃,热应激时间为1周。热应激前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压;热应激结束后,用20%乌拉坦(1 ml/100 g)麻醉大鼠,分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采用器官浴槽测定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凋亡基因caspase-3、Bcl-2、Bax的m 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热应激前比较,SHR热应激8 h和24 h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5)。与WKY大鼠比较,SHR大鼠的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高湿环境可使大鼠胸主动脉caspase-3m RNA表达量升高,Bcl-2 m RNA表达量降低,Bax m RNA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R热应激8 h和24 h组大鼠的Bax m RNA表达量高于SHR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有一定的损伤,这些损伤作用可能与机体适应程度及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蔚然  张蓓  陈敏  蒲丹  杨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17-4719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者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分别分为罗格列酮干预组(n=8)和对照组(n=8)。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配对t检验检测、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干预组的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23±1.34vs0.94±1.22,t=3.565;P=0.009),两组单个核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者的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罗格列酮可能是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而调控其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格列美脲与罗格列酮药物对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血FAA的影响。方法141名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患者分为格列美脲与罗格列酮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游离脂肪酸(FFA),免疫反应胰岛素(IRI)、真胰岛素(SI)、胰岛素原(PI)水平,计算PI占总胰岛素比例,并比较治疗前后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的变化,分析血糖下降对胰岛素抵抗。结果(1)两治疗组FPG、HbAI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后两组HOMA-IS均有较明显上升,格列美脲组上升72%;罗格列酮组上升57%,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HOMA—IR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格列美脲组下降15%;罗格列酮组下降3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异(P〈0.05)。(3)格列美脲与罗格列酮两治疗组与治疗前血清游离脂肪酸(FAA)均有较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01),两治疗组间比较,罗格列酮组血FAA比格列美脲组为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服格列美脲者空腹PI及SI水平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服罗格列酮者空腹血清PI及SI水平均略有上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HOMA模型计算,服用格列美脲及罗格列酮的患者HOMA-IS均有显著上升,HOMA-IR显著下降,都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分泌功能,有较好胰外作用和降低血清FAA作用。因二者药理作用机制不同,格列美脲在改善患者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比罗格列酮好,但罗格列酮在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FAA优于格列美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鼠肝脏组织血管生成素相关生长因子(Angiopietin—related growth factor,A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雄性C57BIM6小鼠以高脂饮食喂养10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再以罗格列酮灌胃8周;实验结束时以口服糖耐量试验、HOMA评分评价实验小鼠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用RT-PCR技术检测这三组小鼠肝脏组织AGFmRNA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肝脏AGF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灌胃后小鼠肝脏AGFmRNA的表达增加(P〈0.01);相关分析显示小鼠肝脏AGFmRNA表达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516,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血浆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增高,肝脏AGFmRNA表达降低,当胰岛素抵抗程度得到改善时,AGF的表达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A酸(retinoic acid,RA)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RA治疗组,用线栓法将缺血对照组和RA治疗组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大脑皮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0]表达;用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突触。结果脑缺血后大脑皮层e NOS和i NOS表达均显著上升;RA能上调e NOS表达,使缺血皮层i NOS表达从3.1±1.9(细胞数/62500μm2)降至0.8±0.2(细胞数/62500μm2,P0.05);缺血皮层细胞凋亡数从缺血对照组的92.8±12.2[TUNEL(+)细胞数/62500μm2]下降至RA治疗组35.5±8.6[TUNEL(+)细胞数/62500μm2,P0.001]。突触数量比较:假手术组RA治疗组缺血对照组,其数值分别为每平方微米(8.11±0.12)个、(5.26±0.21)个、(1.84±0.33)个(P0.05)。结论 RA通过上调e NOS表达、抑制i NOS表达、抗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突触生长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和血压的影响。方法68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随机给予罗格列酮(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BG、SBP、DBP、FINS、PINS、TG、TC、HDL-C和LDL-C水平,观察12周,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血压、胰岛素和IR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ISI明显升高(p<0·05);罗格列酮组ISI升高和IR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罗格列酮组SBP和DBP降低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罗格列酮组TG和LDL-C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二甲双胍组TC和LDL-C较治疗前下降。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均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铁超载对高脂膳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膜铁转运蛋白(FPN1)基因表达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铁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葡萄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组织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DMT1和FPN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高铁组大鼠血清TG含量[(0.61±0.0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胰岛素和HOMA-IR分别为[(27.73±8.29)m IU/L和(6.06±1.88)],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脂组(P0.05);高脂高铁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高脂组严重;高脂高铁组大鼠十二指肠DMT1和FPN1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0.03)和(0.69±0.1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高铁联合作用可诱发大鼠胰岛素抵抗,加重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使大鼠肠道铁吸收负反馈调节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酒精对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v/v)的酒精灌胃19 w,检测大鼠血清中胰岛素、葡萄糖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程度;采用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mRNA、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空腹葡萄糖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胰岛素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的PI3K mRNA和GLUT4 mRNA表达均升高。结论长期过量酒精摄入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磷PI3K mRNA和GLUT4 mRNA的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5.
酒精对大鼠胰岛素受体及底物-1基因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酒精摄入对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酒精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酒精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0,0.8,1.6和2.4g/(kg·bw)的酒精灌胃.第19周末,断头处死大鼠,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取脂肪组织总RNA,通过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IR、IRS-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空腹血糖(葡萄糖)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组胰岛素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酒精剂量组IR、IR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88 ±0.039),(0.504±0.070);(2.678 ±0.031),(1.178±0.177);(0.761±0.137),(0.515±0.037).与对照组相比,各酒精剂量组IR、IRS-l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酒精摄入可以引起雄性大鼠胰岛素抵抗,酒精造成脂肪组织IR、IRS-1mRNA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5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脂肪肝组、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糖尿病组,分别通过普食、高脂饲养、给药、腹腔注射STZ建立模型,14周时用胰岛素耐量试验衡量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抵抗素浓度。结果胰岛素耐量试验显示,脂肪肝组用降糖率计算血糖下降幅度仅为对照组的约66%,与脂肪肝组比较,罗格列酮组降糖率明显增高约50%(P<0.01),二甲双胍组降糖率增高约15%(P<0.01)。糖尿病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比脂肪肝组高约26%(P<0.01);各组血浆抵抗素之间方差分析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大鼠血浆抵抗素与降糖率、血糖等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脂饲养正常SD大鼠14周产生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高脂饲养脂肪肝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抵抗素可能与大鼠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及2型糖尿病无关,而且不受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干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一氧化氮合酶(e NOS)抑制剂L-亚氨基乙基鸟氨酸(L-NIO)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氟致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空白培养基)组和Na F(0.05、0.1、0.2、0.4、0.5、1、2、4 mmol/L)单独染毒组及L-NIO(1、2、3、4、5、10μmol/L)单独染毒组,染毒48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空白培养基)组、Na F(0.2、1 mmol/L)单独染毒组、Na F和L-NIO联合染毒组(0.2 mmol/L Na F+3μmol/L L-NIO和1 mmol/L Na F+3μmol/L L-NIO),染毒48 h后,检测细胞中e NOS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NOS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2~4 mmol/L Na F染毒组及4~10 mmol/L L-NIO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0.2、1 mmol/L Na F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e NOS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升高,除0.2 mmol/L Na F染毒组e 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Na F染毒组相比,0.2、1 mmol/L Na F+3μmol/L L-NIO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e NOS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1 mmol/L Na F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Na F染毒组相比,0.2、1 mmol/L Na F+3μmol/L L-NIO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0.2、1 mmol/L Na F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较高。与相同浓度Na F染毒组相比,0.2、1 mmol/L Na F+3μmol/L L-NIO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氟可致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NOS活力上升,NO合成增强,导致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L-NIO可以拮抗过量氟引起的原代海马神经细胞e NOS蛋白、m 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增高,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菊芋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形态与功能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高脂饮食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阳性对照)、菊芋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胰腺细胞胰岛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18.24±1.32)mmol/L]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14.89±1.76)ng/m 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40、80 mg/kg菊芋多糖组大鼠空腹血糖[分别为(10.77±0.12)、(8.56±1.45)mmol/L]明显下降,80 mg/kg菊芋多糖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16.46±1.88)ng/m 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菊芋多糖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还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结论菊芋多糖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损伤,增加胰岛素表达,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和坎地沙坦对小鼠骨骼肌细胞(C2C12)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2C12诱导分化成熟后,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Ang II)、坎地沙坦低剂量组(Can1组:坎地沙坦0.1μM+Ang II)、坎地沙坦中剂量组(Can2组:坎地沙坦1μM+Ang II)、坎地沙坦高剂量组(Can3组:坎地沙坦10μM+Ang II)。各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及胰岛素处理后,检测2-脱氧葡萄糖(2-NBDG)的摄取率,并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记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分子-1(ISR-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组摄取2-NBDG较C组明显降低(P0.01),而Can3组摄取2-NBDG则较M明显增加(P0.05)。M组ISR-1和Akt的m RNA表达较C组明显降低(P0.01),Can2组及Can3组ISR-1、PI3K和Atk的m RNA表达较M组明显升高(P0.05)。M组p-ISR-1和p-Akt蛋白表达较C组明显降低(P0.01),Can2组及Can3组p-ISR-1和p-Akt较M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Ang II通过下调胰岛素信号通路中重要因子ISR-1、Akt的m RNA及蛋白表达抑制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引起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而坎地沙坦通过抑制Ang II的这种作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体系与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生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并通过OVA雾化吸入法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试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浆中H2S、NO含量和肺组织中i NOS活性及CSE 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血浆H2S含量和肺组织CSE m 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哮喘组大鼠血浆NO含量和肺组织i NOS活性均升高(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组大鼠血浆NO及H2S含量、肺组织i NOS活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 m 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2S含量与i NOS活性呈负相关(r=-0.517,P=0.027),NO含量与CSE m RNA表达水平亦呈负相关(r=-0.619,P=0.011)结论哮喘的发生与内源性H2S/CSE和NO/i NOS体系失衡相关,特异性免疫治疗可通过调节这两种体系抑制哮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