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贫困地区15~69岁13 4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33%。其中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城市(6.08%)低于农村(10.03%)(P0.05);年龄间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34岁最高(15.29%);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受过教育者最高(10.54%);不同职业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医务人员最高(4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是年龄(55~64岁:OR=0.627,95%CI:0.441~0.892;65~69岁:OR=0.546,95%CI:0.377~0.789)、文化程度(受过教育:OR=1.793,95%CI:1.456~2.206)、职业(医务人员:OR=3.977,95%CI:1.802~8.776;农民:OR=0.448,95%CI:0.215~0.930)和城乡(农村:OR=2.432,95%CI:2.004~2.952)。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2017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应以农民、年龄较大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长沙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探索健康素养内部因果转化关系,确定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最佳途径。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各区县抽取4 70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各类别健康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基本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通径分析探索3大类健康素养内部因果转化关系。结果 长沙市居民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5.27%(95%CI:24.03%~26.51%),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1.37%(95%CI:39.96%~42.78%)、25.25%(95%CI:24.62%~25.88%)和27.97%(95%CI:27.32%~28.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6~36岁:OR=1.931, 95%CI:1.491~2.500;37~47岁:OR=1.850, 95%CI:1.442~2.373;48~58岁:OR=1.531, 95%CI:1.207~1.941)、文化程度(初中:OR=2.020, 95%CI:1.518~2.686;高中/职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波市60~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宁波市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县(市、区)、街道(乡镇)、村(居委会)、片区和家庭户逐级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并从中抽取60~69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0~69岁人群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836人,其中男性930人,占50.65%;女性906人,占49.35%。具备健康素养192人,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文化程度(OR=4.209,95%CI:2.151~8.238)、初中文化程度(OR=4.806,95%CI:2.335~9.894)、高中/职高/中专文化程度(OR=8.784,95%CI:3.954~19.5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9.921,95%CI:3.938~24.994)、无慢性病(OR=1.551,95%CI:1.137~2.115)和居住在城市(OR=1.525,95%CI:1.076~2.161)是60~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促进因素。结论宁波市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应重点针对文化程度低、有慢性病和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烟草使用与健康素养的关系,为控烟干预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PPS法)和KISH表法相结合,采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普陀区15~69岁常住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以及烟草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现在吸烟行为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3 200人,收回有效问卷3 185份,有效率为99.53%。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的人群现在吸烟率低于不具备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现在吸烟率高于女性(OR=25.900,95%CI:17.018~39.416);25~69岁各年龄组的现在吸烟率均高于15~24岁年龄组(OR=4.956~9.178,95%CI:1.179~37.940);工人、其他企业人员和其他职业人员的现在吸烟率均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OR=1.488~1.913,95%CI:1.082~3.055);不具备基本医疗健康素养的人群现在吸烟率高于具备者(OR=1.366,95%CI:1.057~1.765)。【结论】今后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和控烟宣传工作,提高基本医疗健康素养水平,降低吸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20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及PPS法,抽取重庆市15~69岁农村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做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农村居民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为17.26%,其中健康技能素养(17.98%)、慢性病防治素养(12.03%)相对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1.126,95%CI:1.016~1.248);健康素养水平与年龄在35~44年龄段(OR=1.531,95%CI:1.235~1.896)之前呈正相关,之后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最高的为研究生文化程度(OR=48.502,95%CI:11.848~198.55);家庭人均年收入15 000元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1.472,95%CI:1.244~1.743)。结论重庆市农村居民2020年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不容乐观,提示需要对高龄、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地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5家三级医院就诊的675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河南省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3.93%,三个方面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最低(11.26%);6类健康问题中,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最低(4.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0.568,95%CI:0.392~0.823)、收入(OR=0.784,95%CI:0.632~0.972)等是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达标的影响因素。与汉族相比,其他民族(OR=3.529,95%CI:1.059~11.762)是健康素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与公务员相比,教师(OR=0.263,95%CI:0.069~0.999)和医务人员(OR=0.154,95%CI:0.042~0.561)健康素养达标率较高。结论河南省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应针对少数民族、低学历、低收入和农村地区等重点的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开封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开封市城区60~69岁非集体居住常住居民,采用201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访问调查析。结果有效调查860人,具备健康素养155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8.02%,健康技能、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7.33%、21.86%、19.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OR=2.035,95%CI:1.235~3.353)、职业(OR=1.181,95%CI:1.005~1.388)与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一步提升开封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5~69岁居民9 16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为10.9%(95%CI=8.8%~1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领人员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高于蓝领人员(14.6%vs. 9.6%;OR=1.35,95%CI=1.04~1.75);与低收入人群比较,中、高收入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高[(11.0%vs. 7.3%;OR=1.42,95%CI=1.03~1.95);(14.1%vs. 7.3%;OR=1.74,95%CI=1.04~2.92)]。结论 2016年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以蓝领工作者和家庭人均收入较低人群为重点干预对象,以提高全体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2017年我国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探讨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简单随机、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对2012-2017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中60~69岁老年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我国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6.10%、6.06%、5.31%、5.87%、6.50%和7.74%。2012-2017年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以2017年监测数据为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高于农村(OR=1.724,95%CI:1.525~1.948);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308,95%CI:1.153~1.484),中部较低(OR=0.799,95%CI:0.684~0.935);男性高于女性(OR=1.132,95%CI:1.014~1.265);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组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老年人具备健康素养的OR值分别为1.982(95%CI:1.591~2.469)、3.760 (95%CI:3.036~4.657)、6.049 (95%CI:4.830~7.577)和10.187 (95%CI:7.887~13.159)。结论我国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地区、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其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乌鲁木齐市4 00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1%。3个维度水平依次为基本技能(25.7%)、基本知识和理念(19.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6.6%);6类健康问题的水平最高为安全与急救知识(40.1%)、最低为健康信息素养(8.6%)。健康素养水平25~34岁年龄段最高(19.6%),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238.96,P 0.05);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1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组素养水平高于15~24岁年龄组(OR=1.82,95%CI=1.18~2.80);本科及以上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8.75,95%CI=5.30~14.45);其他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工人/职员(OR=1.58,95%CI=1.21~2.07)。结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是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健康教育培训需求和培训方式。方法于2020年2月2日—3日应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健康素养问卷和培训需求问卷对福建省521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健康素养得分为(11.28±2.17)分,20.9%居民健康素养处于低水平。年龄组19~25岁(OR=0.286,95%CI=0.082~0.998)、26~45岁(OR=0.198,95%CI=0.066~0.590)和46~59岁(OR=0.147,95%CI=0.046~0.470)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60岁组;本科或专科学历组(OR=0.212,95%CI=0.109~0.411)、硕士及以上组(OR=0.319,95%CI=0.129~0.787)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初中及以下组;不知道是否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组的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曾经培训过组(OR=4.895,95%CI=2.071~11.571)。居民对防治培训方式排序前3位是网络新闻和媒体宣传、微信等聊天平台推送和社区广播宣传。年龄增长和学历增加,居民选择网络新闻媒体培训方式的比例均越高,选择社区广播培训方式的比例均越低(均P 0.05)。结论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应该对老年人和低学历人群进行防治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19-11对北京市顺义区妇联系统的全部在职女性职工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具备健康素养率是48.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是66.3%、40.4%和49.3%。6类问题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5.1%、科学健康观68.1%、传染病防治66.9%、慢性病防治50.0%、健康信息42.0%和基本医疗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2;18~40岁:OR=1.770,95%CI:1.199~2.612;41~50岁:OR=1.931,95%CI:1.329~2.807)、文化程度(P0.01;高中/中专/技校:OR=2.397,95%CI:1.522~3.776;大专及以上:OR=2.910,95%CI:1.840~4.602)、家庭年收入(P0.01;9万元~:OR=2.957,95%CI:1.651~5.299;12万及以上:OR=3.040,95%CI:1.720~5.374)和慢性病患病情况(P=0.004)是影响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结论 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素养偏低。应着重加强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传播,并引导妇联女性职工如何选择和利用正确的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方面知识,尤其是要对文化程度偏低、家庭年收入不高、年龄偏大的患有慢性病的妇联女性职工群体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外来务工人员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健康素养状况和影响因素,为辖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等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外来务工人员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 367份,外来务工人员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健康素养合格率为60.28%;来京时间≥5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素养合格率高于5年者(OR=1.107,95%CI:1.008~1.217,P=0.034),无固定合同务工人员健康素养合格率低于有固定合同务工人员(OR=0.770,95%CI:0.672~0.883,P0.001)。结论应重点针对无固定合同、来京时间低于5年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有效途径及早开展免疫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地区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5—6月选择南京市4~12年级学生共4 401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其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总健康素养水平为85.7%,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73.7%、90.3%和9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女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生(OR=1.56,95%CI=1.30~1.87);与低年级学生和自评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相比,中年级学生(OR=4.29,95%CI=3.45~5.33)、高年级学生(OR=8.29,95%CI=6.24~11.01)和自评学习成绩一般(OR=1.86,95%CI=1.48~2.34)或良好的学生(OR=3.07,95%CI=2.42~3.89)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学生相比,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78,95%CI=1.42~2.24)。结论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但不同特征学生之间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性别、年级、自评学习成绩和父母文化程度是其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康素养干预示范医院创建对就诊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养的影响效果,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干预研究,将健康素养干预示范医院创建作为健康素养干预方法,将到对照点和示范点就诊的患者及其陪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受众在对照点和示范点在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前对照点和示范点分别为25.5%和26.5%,干预后对照点和示范点分别为25.8%和43.2%,干预后示范点较对照点和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开展示范点创建是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养是否具备的影响因素。其中青年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中老年人群好(OR=0.984,95%CI:0.971~0.996);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OR=1.276,95%CI:1.025~1.590);示范点创建健康素养比未创建要好(OR=14.533,95%CI:10.042~21.031)。结论健康素养干预示范医院创建能确实有效提高就诊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素养水平,建议大力推广此项工作,逐步提高就诊病人及家属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河北省高校在校研究生群体的健康素养进行调查,提出改善并提升研究生群体健康素养的措施。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专题小组讨论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2480份问卷,有效问卷2474份,有效率为99.76%。健康素养调查内容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66.23%,具备健康素养的仅250人,占总人数的1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河北省高校研究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为研究生所学专业(OR=19.692,95%CI:9.896~39.184)、母亲文化程度(OR=0.322,95%CI:0.155~0.668)和生源地(OR=0.578,95%CI:0.329~0.915)。结论河北省高校研究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低,应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21年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问卷对全省28个监测点15~69岁常住居民开展抽样调查,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加权调整,对健康素养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1年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24.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与是否具备健康素养有关。以15~19岁为参照组,30~34岁年龄段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3.92(95%CI:1.714~9.010),65~69岁年龄段健康素养水平较低,OR值为3.665(95%CI:1.600~8.399)。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2.665(95%CI:1.615~4.396)、5.516(95%CI:3.368~9.034)、7.063(95%CI:4.253~11.728)、9.724(95%CI:5.701~16.586)。结论 2021年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呈持续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老年护理院护工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奉贤区老年护理机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测评问卷》对奉贤区18家老年护理机构护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护工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护工390人,回收有效问卷385份,问卷有效率为98.71%。护工平均年龄为61.6岁,小学及以下学历261人,占67.79%,岗前职业为医护人员5人,占1.30%。护工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4.68%,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8.31%,行为素养水平为36.10%,技能素养水平为17.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50岁~=0.387,95%CI:0.096~0.973;OR60岁~=0.262,95%CI:0.104~0.870;OR70~75岁=0.167,95%CI:0.134~0.543)、初中及以上学历(OR初中=3.915,95%CI:1.057~15.473;OR高中及以上=15.343,95%CI:3.698~53.749)和最近一年培训≥3次(OR3次=3.134,95%CI:1.070~9.179;OR4次=5.293,95%CI:1.025~27.286;OR5~8次=6.529,95%CI:1.395~30.564)是护工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奉贤区老年护理院护工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偏低,年龄、学历和培训次数是护工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城郊接合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城郊接合部居民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某郊区9个镇、1个街道和1个工业区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采用2016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分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1 815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9.50%;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为17.9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24.46%,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为38.40%;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为58.46%,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44.74%,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为32.73%,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31.74%,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为25.56%,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11.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_(高中/职高/中专)=2.658, 95%CI:1.381~5.117;OR_(大专及以上)=4.130,95%CI:2.139~7.974)、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OR=1.654,95%CI:1.155~2.368)是城郊接合部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促进因素;患慢性病(OR=0.667,95%CI:0.492~0.906)是制约因素。结论上海市城郊接合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是否患慢性病是城郊接合部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浙江省15~69岁居民不同慢性病患病状况下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于2022年6—11月在浙江省30个监测点抽取19 200名15~69岁常住居民, 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展开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因素及健康素养水平等。共发放问卷19 200份, 收回问卷19 051份, 其中有效问卷18 857份(98.98%)。采用χ2检验比较居民不同慢性病患病状况下的健康素养水平,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22年浙江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8.36%, 其中多重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显著低于单一慢性病患者及未患慢性病者(14.70%比25.37%、42.21%)(χ2=483.05, P<0.001)。患有多重慢性病与健康素养不足呈正相关(OR=1.26, 95%CI:1.01~1.58), 多重慢性病患者在基本知识和理念(OR=1.29, 95%CI:1.03~1.6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OR=1.24, 95%CI: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