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2P电子商务比传统电子商务更方便、更灵活,但用户所涉及的风险和安全威胁也越大,各种网络诈骗层出不穷。降低用户的风险,帮助用户选择可信的交易对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充分条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群的信任模型TGTM,经过模拟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孤立和识别恶意节点,帮助用户选择可靠的交易对象,降低其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P2P信任模型中交易因素考虑不全面、缺乏恶意节点识别机制而导致无法防御恶意节点共谋攻击和耗费网络带宽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P2P信任模型EVTM,该模型采用向量化的方式表示评价的标准,引入时间衰减因子和惩罚机制,促使模型中交易节点积极地、正确地评价,从而构造一个诚信、可靠的交易环境。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EVTM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对交易对象做出更合理的信任评估,而且能有效地避免恶意节点的共谋攻击,从而降低交易的风险,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3.
王旭方  吴昊 《微计算机信息》2012,(1):122-123,54
为了提高P2P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根据P2P电子商务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信任模型。将信任化分为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用模糊集来刻画直接信任值,对影响信任主体的多种因素给出了详细的模糊综合评判算法。利用交易金额和交易时间来确定推荐信任的权值。实验表明该信任模型与基于概率估计的信誉评价体系算法相比,该算法误差较小,能有效防止节点的恶意行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P2P电子商务中。  相似文献   

4.
一种P2P电子商务安全信任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P2P计算成本低、交流方式更人性化等优势,在多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将P2P应用于电子商务,戍了研究热点。但是在完全分布式的P2P网络中进行电子商务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安全信任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票协议的P2P电子商务安全信任模型。经过仿真,显示本文提出的安全信任模型使交易的一方能通过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的计算,准确有效地评估交易的另一方,从而在以行业为标准划分的社区中建立起电子商务安全信任关系,同时可以防止各种恶意行为造成的信任攻击,解决了无历史纪录节点的信任这一难题,确保了电子商务交易的网络安全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信任衰减向量的P2P网络信誉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P2P网络的信誉问题,以电子商务为研究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信任衰减向量的P2P网络信誉模型(P2P-Rep)。本模型采用混合结构式P2P网络的架构,对电子商务中各交易指标的评价向量进行衰减计算,基于交易评价因子推理计算直接信任度、间接信誉度和综合信誉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较低的资源开销和较高的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唐伟  郑小林 《计算机工程》2011,37(7):285-287
目前在复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P2P信任模型对于欺诈交易的遏止和惩罚力度不够,为此,提出基于交易成功率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从单次交易信任值、综合信任值、直接交易成功率、间接交易成功率方面给出模型的具体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淘宝的信任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好的评价准确率和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P2P信任机制不能有效地检测和惩罚短期内反复建立信任然后进行恶意攻击的摇摆节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信任向量和时间窗口的信任机制,用信任向量记录节点的交易信息,用时间窗口收集最近一段时间内交易的记录,提高了信任评估的准确性和动态性。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机制相比,该机制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行为。  相似文献   

8.
P2P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比传统电子商务更方便、更灵活,但用户也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威胁和风险。为了解决P2P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风险度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APR。引入感知风险度的概念,综合多维的风险因素用以辅助计算网络中节点实体的信任度,并给出了完整的综合直接信任与推荐信任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与其他的信任模型相比,APR可以保证信任评估的准确率,提高节点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动态提升P2P网络的适应性、可靠性和可信度,在DyTrust信任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风险因素和时间因素对P2 P网络节点信任的影响,引入一个基于服务质量的风险函数和时间衰减因子棕,提出一种适合P2 P复杂环境的信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信任模型,文中研究的P2 P网络信任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自适应能力、更强的恶意节点检测能力,以及更优越的反馈信息聚合能力,对P2 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信任度的分布式P2P信任模型,给出了求解信任度的数学模型和具体求解方法.通过冗余备份的方式份提高信任值保存的可靠性.基于次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此模型能够有效隔离恶意节点,提高P2P系统的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中,节点之间共享彼此的文件.但是由于对等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在文件共享系统中存在很多信任方面的问题,如恶意节点和自私节点的大量存在.为了孤立恶意节点和鼓励节点共享自己的文件,提出了基于访问控制的信任模型.首先,定义了一种信任机制,它引入了直接信任,推荐信任,时间衰减等因子.其次,对每个共享文件都加入了两个阈值--可信性总评价阈值和贡献量阈值来控制访问.对于每个请求者,只有当它有了对文件的访问资格后才能访问该文件.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特别是对恶意节点具有很好的孤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勇  侯洁  白杨  夏云  秦志光 《计算机科学》2013,40(2):103-107
用户对P2P网络安全性的需求刺激了信任模型的发展。在分析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馈相关性的动态信任模型—CoDyTrust。其在时间帧的基础上,采用虚假信任过滤机制和信任聚合机制,并在信任值计算中引入信任相关系数、信任遗忘因子、滥用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度等,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这些模型因子,在准确评价节点对不同资源信任的同时,实现网络中恶意行为检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DyTrust能够更好地反映网络中节点行为,准确检测恶意节点,有效抵御振荡、撒谎和合谋等攻击。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中不同信任模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如文件共享等的Peer-to-Peer环境中,资源共享是用户自愿的行为,在这类系统中由于用户不必为自身的行为担负(法律)责任,因而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几种信任模型进行比较,这些模型分别侧重于评估各个节点的服务质量和惩罚不信任的节点等不同侧面,经过比较分析,得出建立P2P信任模型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尹叶青  周娅  黄桂敏 《计算机工程》2006,32(15):152-154
对等网络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自由进行文件交换的环境,但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恶意文件泛滥,搭便车现象严重,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受到了威胁。信任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在分析了一种信任模型SELCUK的特点和不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任模型SELCUK-I,通过对等网络协同工具应用表明,SELCUK-I信任模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个通用的,并可以独立使用的动态分布式信任模型(DDTM)。在DDTM中,访问权限直接与信任值相关联。信任值又具体分为直接信任值、间接信任值和信任授权等级。文中已经计算并将每一类型的信任价值用明确的数字形式表示。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被组织成信任授权树(TDT),并以证书链的形式进行授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个通用的,并可以独立使用的动态分布式信任模型(DDTM)。在DDTM中,访问权限直接与信任值相关联。信任值又具体分为直接信任值、间接信任值和信任授权等级。文中已经计算并将每一类型的信任价值用明确的数字形式表示。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被组织成信任授权树(TDT),并以证书链的形式进行授权。  相似文献   

17.
对等网络已经成为用户共享服务的平台,如何结合用户评价进行服务选择已经成为其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中针对在开发、动态的网络环境中对服务评价可信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价的信任度更新算法,并给出了相关策略。在服务选择的过程中同时考虑服务的信任度和社交度,从而提高查找的准确率,并结合搜索行为聚类算法,降低群体欺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互联网服务资源“成长、自治”的自然特征,以基于P2P技术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等为代表的自组织系统的实践表现出巨大潜力,但自组织系统的动态开放等固有特征使其面临严重的行为可信问题.提出了一种P2P环境的基于反馈的Web服务选择信任模型.基于用户对服务的评价,利用局部信誉及全局信誉基本数据,综合考虑时间等因素,结合k-mean聚类算法分类比较用户的服务评价与第三方评价、历史评价等,建立了基于信誉的信任系统.设计了服务的可信模型与评价者的可信模型,并根据不同情况使用适当处罚函数,得到Web services使用的信誉评价模型.通过实验分析发现P2P环境下的基于信誉的信任系统为企业应用提供了自组织服务管理的基础,同时信誉评价模型为用户选择服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系统对恶意用户的使用有一定的对抗能力,能保证P2P环境下服务的可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