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云利 《冶金译丛》1996,(4):82-88,99
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我们研究了钢水凝固过程中形成的MnS夹杂形成及加入合金元素Al,Si,C,Ti对其形态的改善作用。低硫钢水在凝固期间,形成铁素体后生成的二次MnS夹杂形态划分如下:(i)由包晶反应产生的球状或滴状MnS;(ii)由共晶反应产生的条状MnS;(iii)伪共晶反应产生的鱼骨状MnS。在富含硫的钢水中,初生相是MnS。根据钢水中各元素性质及熔炼气氛,这些初生MnS夹杂的形态可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弧炉+电渣重熔冶炼工艺,生产成本较低,硫回收稳定。同时电渣重熔改善了硫化物形貌和分布情况,提高了材料热加工塑性。摸索了合理可行的生产加工工艺,研究制开发了高硫易切削不锈钢丝(303F)。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世振  吴玖 《钢铁》1995,30(7):55-59
本文采用落锤试验法,研究了在不同试验温度下镍、氮合金元素含量和α/γ两相比例对高铬镍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易切削高硬度马氏体不锈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真空感应炉+电渣重溶冶炼工艺,改善了硫化物分布情况,提高了材料热加工塑性,摸索了合理可行的生产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开发了具有易切削,高硬度,耐腐蚀特性的马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6.
 对现场和实验室冶炼的8炉低碳高硫易切削钢进行切削试验,同时对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评级和SEM及DE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钢中是否含有锡等易切削元素,低碳高硫易切削钢的刀具磨损量均随钢中B+C类氧化物夹杂级别的增高而明显增加;钢中存在的氧化物夹杂主要为硬质Al2O3-MnO和MnO-SiO2、2MnO-SiO2型氧化物,可加剧切削过程的刀具磨损。钢中氧含量和氧化物夹杂级别相对较低时,适当提高氧含量可促使有利形态的MnS生成而使可切削性能得到改善;当氧含量高时,钢中氧化物夹杂级别明显提高,从而导致可切削性能的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7.
新型贝氏体易切削塑料模具钢中夹杂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志刚  方鸿生 《钢铁》1994,29(12):42-46
本文研究了新型贝氏体易切削塑料模具钢中几种夹杂物的形态和成分,对含核心的硫化物的能谱分析证实核心为CaO.2Al2O3和CaO.6Al2O3,并对钙在硫化物的变形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发现了与硫化物复合在一起的氮化钛和氧化铝。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固态钢基体内夹杂物在冷轧过程中的控制,将硅脱氧304不锈钢热轧板经多道次冷轧至不同的厚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内夹杂物在冷轧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脱氧304不锈钢内夹杂物的类型主要为低熔点SiO2-CaO-MnO-Al2O3,其在热轧板内的形貌为大尺寸长条状。冷轧时,这些长度为2.0~23.0 μm的长条状氧化物夹杂发生断裂,形成多个1.0~3.0 μm小尺寸夹杂物。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断裂后形成的夹杂物尺寸逐渐减小。但当夹杂物尺寸降低至约0.5 μm时,夹杂物不再发生断裂。同时,断裂后形成的小尺寸夹杂物之间的距离与夹杂物的初始尺寸无关,由冷轧板的伸长率决定。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Gleeble-1500模拟试验机上以加氮和不加氮18-8型不锈钢焊缝金属为对象,进行了热性及其相应高温组织形态的研究。研究表明用热模拟技术对凝固组织重新加热到高温时,以激冷方式“固定”高温组织基本形态,以便室温下加以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用该方法观察到18-8型焊缝由于氮的加入,使焊缝金属凝固方式从先铁纱体模型转变成先奥氏体模型,从组织结构上说明了加氮后焊缝热塑性下降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庆斌  卢翠芬 《冶金分析》2004,24(Z1):454-458
本文研究了304NG不锈钢中氧化物夹杂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炉外精炼方式下的试验合金中氧化物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揭示了该合金中氧化物的变化规律.该合金中氧化物类型为由铁、锰、铬等元素组成的M'M2O4型氧化物、α-SiO2、α-Al2O3等.  相似文献   

11.
周勇  郎宇平  荣凡  刘培英 《特殊钢》2008,29(1):22-24
通过热模拟试验和20%~60%单道次变形的热轧试验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15Mn-22Cr-0.56N的高温拉伸和压缩塑性以及热轧工艺对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钢最佳热塑性区为1000~1150℃;热轧试验结果表明,15Mn-22Cr-0.56N钢最佳轧制工艺参数为1000~1050℃、40%变形可得到较高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2.
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对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0.022C、0.58Si、25.35Cr、7.17Ni、4.05Mo、0.28N)12 mm热轧板在1 000~1150℃、应变速率0.01~10s-1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一定的条件下,变形温度越高,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峰值应力越低;在变形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压缩变形时的平均表观应力指数n=3.25,热变形激活能Q=460kJ/mol。基于实验数据构建了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相应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方程。  相似文献   

13.
含锡易切削钢的冶炼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锡替代铅,用20k感应炉熔炼了成分(%)为:0.20~0.21C,0.56~0.60Si,0.78~0.80Mn,0.28-0.29S,0.066~0.070P,0~0.049Sn易切削钢。试验结果表明,加锡可以明显改善钢的切削性能,经60min切削,高速钢刀具后刀面磨损宽度(Vb)由切削未加Sn钢的0.60唧降到切削加Sn钢的0.45mm。加锡钢的力学性能与含铅易切削钢相当。扫描电镜和能谱对钢中夹杂物和断口分析表明,在含锡钢的晶界和夹杂物附近锡偏聚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改进前120 t LD-LF-RH-240 mm×240 mm CC工艺生产F45MnVS非调质钢中硫化物夹杂形貌、尺寸、数量密度等特性。通过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转炉出钢过程脱氧铝锭加入用环绕钢液冲击区域分时段、分批次方式;(2)使用不含有MnS夹杂物的低碳低硫锰铁等合金辅料;(3)LF精炼过程S线喂入分批次加入等。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后,LF、RH、中间包、铸坯以及轧材所有钢中硫化物夹杂的尺寸均有所降低,铸坯边缘、铸坯1/4处以及铸坯中心的大尺寸(>5μm)夹杂物数量密度分别由改进前的35、83、51个/mm2下降至改进后的24、57、39个/mm2,降幅分别达到31.43%、31.33%、23.53%。改进后轧材中细系和粗系夹杂物评级均有所改善,夹杂物长宽比为0~3的比例由改进前的63.07%增加至改进后71.23%。  相似文献   

15.
通过楔形轧制及Gleeble热变形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用不锈钢H0Cr21Ni10和H1Cr24Ni13的热塑性。H0Cr21Ni10的最佳塑性变形温度为900~1050℃,H1Cr24Ni13为850~1000℃,定量金相分析表明,在这样的温度下奥氏体基体中铁素体含量最少。采用偏低的加热温度、适当的保温时间和小变形量、多道次的工艺制度可以明显改善这两种不锈钢的热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6.
304不锈钢棒线材热连轧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法,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辽宁特钢 304不锈钢棒线材18道次连轧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3组连续模型模拟了该过程,道次出口处采用刚性 面控制轧件前进,各模型之间的数据通过插值方式传递,得出304不锈钢轧件同一截面上心部、中部和表面点 从出炉到18道次轧制过程的温降曲线。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误差为5~50℃.  相似文献   

17.
薛春江  章昕 《特殊钢》2011,32(4):23-25
从设备结构特征、使用制度、工艺布置、自动化控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热卷箱在不锈钢热轧生产中的应用特点。针对不锈钢温度敏感性强的特点,在不锈钢的热轧生产中热卷箱技术是比较理想的中间保温措施。而对于热卷箱的不足之处则可以通过对设备的改进和实际生产中的经验积累来克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中的大型夹杂物和微细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带中的夹杂物一般呈球形,主要为CaO-MnO-Al2O3-SiO2组成的复杂氧化物和硫化锰;薄带中除了有少量的50μm大型氧化物夹杂外,其余均为≤10μm细小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夹杂;与传统连铸相比,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薄带中的细小氧化物夹杂尺寸明显减小,数量相对增多;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形成最后聚集在晶界夹杂的直径大多小于0.7μm。  相似文献   

19.
曹仁焕  易良刚 《特殊钢》1998,19(4):14-16
在1100℃以下,As,Sn,Sb对试验的热塑性影响不大,但是在1100℃以上,随As,Sn,Sb含量增加,试验钢的热塑性明显降低,在高温长时间加热的试验钢表层As和Sb发生程度不同的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0.
试验的316LN钢(/%:0.011C,0.49Si,1.52Mn,0.016P,0.001S,16.65Cr,13.43Ni,2.18Mo,0.153N)为7.2 t铸锭初轧开坯并锻造成的Φ180 mm圆钢。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316LN钢在应变速率0.1~50 s-1、1050~1200℃时的热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规律,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316LN钢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升高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形核,并在热变形过程中促进动态再结晶扩展;热变形过程材料常数α为0.0061,应力指数n为5.5436,表观激活能550.512 kJ/mol,动态再结晶晶粒数量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增多,到1 200℃变形时发生了完全的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