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病患者纤溶,血凝类指标与血液高粘滞状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接血凝技术测定了4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7例同龄健康人对照组的FDP的水平,同时测定了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度类指标。结果表明:健康对照组其FDP水平在1.875ug/ml与15.00mg/ml之间,脑血管病患者FD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和血液高粘滞,揭示患者的纤溶活性增强和血液高粘滞状态。脑出血者FDP显著高于脑梗塞患者,说明前者具有更高水平的纤溶活性,这可能与血管受损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脂康胶囊在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方法:取病人60例随机分作两组,血脂康组和藻酸双脂钠组,疗程8周,服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各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变学一次。结果:血脂康在调节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藻酸双脂钠(P<0.01)。结论:血脂康含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在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方法 取病人60例随机分作两组,血脂康组和藻酸双脂钠组,疗程8周,服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各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变学一次。结果 血脂康在调节血脂在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藻酸双脂钠(P〈0.01)。结论 血脂康含有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04—2015-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标本,与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标本(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正常组与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检测结果比较,脑梗死组较对照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黏高切、全血比黏低切、血比黏度、血沉、红细胞电泳时、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正常组与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检测结果比较,脑梗死组较对照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黏高切、全血比黏低切、血比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有血液流变学改变占98.84%,其中以高压积型、高聚集型、全高型为主,正常型仅占1.16%。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改变分型以高压积型、高聚集型、全高型为主,临床特点为高稠、高黏、高凝,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全血比黏高切、全血比黏低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我院血流变室于1988年1月~12月对石家庄市不同年龄组血流交正常值8项指标进行了测试,而得出正常值,结合我院神经科11年来收治的脑血管病,从流变学角度探讨其发病特点。1978年~1988年11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先后收治脑血管病2295例,其中脑出血325例,蛛网膜下脑出血80例,脑梗塞15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8例,脑动脉硬化90例。在2295例脑血管疾病中,男性1705例,女性590例,男:女为3。1。缺血性脑血管病189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405例,前者高于后者4.7倍。在590例女性脑血管病例中,60岁以上275例,占46.7%,而男性1705例中,60岁…  相似文献   

6.
反复献血者血液稀释状态与动脉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反复献血者127例、高血压病87例、缺血性中风60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对照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和缺血性中风病人的全血比粘度、比浆比粘度、还原比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女性为著。献血者的血粘度降低,以男性为著;献血者的动脉压在同等血粘度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病人组。血粘度的变动对献血者动脉压的影响小于正常对照组和病人组。结果心脏电生理指标和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期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原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溶栓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了1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郝延磊蒲传强细胞粘附分子(celadhesionmolecules,CADM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受体型跨膜糖蛋白,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抗移植物排斥反应等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粘附分...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听觉ERP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甲氧吡丁苯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甲氧吡丁苯在治疗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5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甲氧吡丁苯治疗组97例,对照组55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观察治疗中的副反应。结果:甲氧吡丁苯治疗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降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甲氧吡丁苯能通过多种药理作用改善脑血液循环和保护脑细胞,从而较为有效地改善多种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白细胞流变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白细胞流变学异常苏克江综述刘上云审校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发病机理中,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一直是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一部分.而针对白细胞(WBC)和白细胞流变学(Leukocyterheology,LR)异常的研究,则是...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改变及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 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性 (LA)、白细胞黏附功能 (L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 ICAM-1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s VCAM-1 )浓度进行检测 ,根据头部 CT结果将脑梗死分成大面积脑梗死和中小面积脑梗死 ,同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均较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 LA、LAF和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77~ 0 .71 88,P<0 .0 5 ) ;LA和 LAF均与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3 1~ 0 .5 865 ,P<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 ,这种异常在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酒精中毒与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酒精中毒是引发脑血管病变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总结酒精中毒引发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来阐述酒精中毒与脑血管病的关系。酒精中毒主要是通过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血小板凝集性异常、减少脑局部血流量、诱发心律失常及离子紊乱等方面促使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些原始的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血管,随着脑血管发育成熟而闭塞消失,使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供血系统,少数原始血管未闭,常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及治疗相关。这类血管主要有原始三叉动脉,原始舌下动脉,原始耳动脉和寰椎前节间动脉,其中原始三叉动脉未闭出现率最高,约占85%,且可发生多种变异,与临床关系较为密切^[1},现对原始三叉动脉(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PTA)的结构特点及与脑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吞咽障碍、偏瘫肩痛、癫痫、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与处理进行综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血管病治疗的新进展凌锋脑血管病的治疗是神经外科中的一个主要分支。近几年,其诊断和治疗有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材料主要由Guglielmi等发明的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为先导,使动脉瘤的栓塞可以控制释放弹簧圈,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和载瘤动脉...  相似文献   

17.
对经CT扫描确诊的96例脑血管病的植物神经障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脑出血较脑梗塞易发生植物神经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0%和5%。植物神经障碍为中线结构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18.
抗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46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测定血清抗心肌磷脂抗体(aCL),阳性率分别为18.6%和2.2%,差异显著。前者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有吸烟史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检查证实aCL阳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无SLE。本研究提示,aC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对aCL的有关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山区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沿海城区脑血管流行病学情况,我们连续3年对所辖区域20,000人群进行了脑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死亡率的调查,并对40岁及40岁以上人口高血病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脑血管病患病率:465.5/10万人,429.3/10万人,年均率464.3/10万人;发病率;148.8/10万人,162.2/10万人和185/10万人,平均率165.1/10万人;死亡率:86.4/10万人,90。6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