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化疗前口服地塞米松预处理,并给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紫杉醇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CR、PR以及SD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p CR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过敏反应、外周神经毒性、中性粒细胞下降、脱发、恶心呕吐、心脏毒性、血小板减少、贫血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采用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进行周疗,有助于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铭  张德杰 《北方药学》2023,(12):92-94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需术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紫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Ki-67指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提升,观察组提升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更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化疗,可降低患者Ki-67水平,提升化疗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采用表柔比星方案治疗)与观察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癌细胞叉头框蛋白及乳腺癌易感基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的64.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5.5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熊钢  李欣  顾昱  尹宜发  欧保权  王华  张雪琴 《中国药房》2006,17(23):1803-180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对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3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按第2代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主要化疗药物为国产的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和紫杉醇。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2wk。观察2组化疗后及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后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加用参附注射液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减轻中、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有着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24):3340-3342
目的;观察2种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C组(45例)和TE组(33例)。TEC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静脉滴注,d1+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60 mg/m2,静脉滴注,d1+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推注,d1;TE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用法用量同TEC组)。两组患者均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至少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并随访6个月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C和TE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均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研究组予以紫杉醇、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消化道和血液学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CEF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参附注射液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按CEF方案行乳腺癌第1周期辅助化疗病例160例,2004年2月以后入院者80例,化疗时并用参附注射液(参附组);2002年3月~2003年12月80例化疗时未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参附组采用5%葡萄糖500ml+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于化疗开始之日起,每日1次,连续10d,观察化疗期间临床表现并逐一记录,与化疗前对比:对照组未用参附注射液,从患者《化疗观察表》中提取相关材料;以Karnorsky评价法为标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疗后Karnorsky评分,参附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参附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大补元气、益气固脱的作用,能够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状况。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用于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每个疗程第1天给予90 mg/m2,1次/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参多糖注射液,4 m L/次,2次/d。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35.90%和69.23%,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组的58.97%和8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105(S-CD105)和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可有效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改善机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化疗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的MA方案,静脉滴注米托蒽醌10mg/ (m2·d),第1~3d,阿糖胞苷100mg/ (m2·d),连续滴注第1~7d.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在上述MA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滴参附注射液60 ml/d,连续滴注第1~ 14d.结果 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较轻.参附注射液组患者经治疗后WBC、Hb和PLT值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患者(P<0.05).治疗后参附注射液组患者的CD4、CD8和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患者(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疗效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预防表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及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40例接受A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4个周期表柔比星化疗后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及4个周期紫杉醇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 Tn I值分别为(0.20±0.12)、(0.12±0.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K-M B值分别为(25.15±7.80)、(20.05±5.1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可减轻表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及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中西药注射液配伍的体外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与常同用的5种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配伍前后pH、微粒数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苦碟子氯化钠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体外配伍时均无沉淀产生;与丹红注射液配伍时溶液pH下降,与其余4种注射液配伍时pH均升高,但60min内pH均呈下降趋势,且与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时溶液的pH下降略快于其余3种;5种配伍液中腺苷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均匀下降趋势,与时间成负相关性;在配伍15min时测定微粒,5种配伍液全部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与这5种注射液配伍,但宜在15~30min内给药完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控制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我院干预前后(2012、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百分比由2012年的31.3%下降至21.9%,重点中药注射剂品种2013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2年,部分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下降。结论:我院制定的对中药注射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简要介绍国际注射剂使用指南和用药原则、评价标准和工具以及监管措施.为我国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列举国际上现有注射剂使用指南、评价标准和工具.以及欧美等国注射剂的管理.阐述不同国家有关注射剂的相关政策。结果: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及经济损失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很多国家地区都制定了多方面的政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结论: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关注射剂使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不统一.对于注射剂的使用行为的干预还未大范围的实施.各医疗机构对于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还不够全面.中国仍需参考和借鉴国际上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两组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500 mg/m2,1~5 d。治疗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20 mg/m2,1~3 d;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两种方案均自放疗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同时随访24~48个月,计算患者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07%、80.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3、4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Ⅳ度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口腔炎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远期生存率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诱发因素,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种中药注射剂50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所用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19例(38%)、女31(62%),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19例,38%),累及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附件(27例,54%),主要表现为皮疹,其次是过敏样反应。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7.
张宴斌  汪保孝 《中国药业》2013,22(8):102-103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00%,治疗组为96.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生脉方类注射剂是根据经典古方“生脉散”制成的中药注射剂,主要包括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等。生脉方类注射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两方面,综述了生脉方类注射剂在肺癌、肝癌、脑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注射剂抗肿瘤作用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中药注射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33例,随机分为肿节风治疗组(A组)163例、新鱼腥草素钠治疗组(B组)158例、穿琥宁治疗组(C组)156例及病毒唑对照组(D组)156例,疗程均为3do结果A组、B组、C组及D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95.57%,92.95%和80.77%,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D组)比较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组同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中药注射液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另外加用喜炎平注射液25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