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16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对策,以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1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经验。结果:对161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后,予以对应的心理护理,获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各阶段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患者因全身情况差,加之外周血管硬化,造瘘手术难度较大,透析时间的选定及肝素的用量等一系列问题对临床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血液透析中处理不恰当,则可能使血液透析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治疗目的,严重者可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近3年来用血液透析治疗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2002~2005年应用血液透析系统对7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实施660人次治疗,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60~75岁,平均68岁。72例患者中,通过透析行肾移植者5例,依赖透析存活3年以上者64例,85%存活质量较好,由于经济条件不能及时透析合并并发症而死亡者3例。2护理2.1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年老体弱,尤其是长期患病的患者,由于体力、经济负担等因素而产生自暴自弃,焦虑、忧虑等心理。护士要与患者沟通,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详细地讲解有关血液透析的医学知识,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使之放松思想并主动配合治疗。透析中可出现多种不适感觉,患者情绪极端不稳。护士要耐心疏导,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长期规律的治疗。2.2动静脉瘘的护理动静脉瘘对透析患者是唯一的生命线,要注意加强保护,透析...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存在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这使得他们很难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护士应体谅患者的焦虑和忧虑,了解并掌握其心理反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透析效果,减少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1月对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进行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提高透析质量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护理极为重要。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共收治肾功能衰竭 5 0例 ,成功地进行了 45 6例次透析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中男 3 7例 ,女 13例 ,2 0~ 71岁。急性肾功能衰竭 18例 ,其中药物引起急性肾衰 15例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功能衰竭 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3 2例。均采用醋酸盐透析液。2 透析前的护理2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开始时对透析治疗不了解 ,因此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护士应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5月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5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真细致做好透析前、透析时、透析后护理。结果:患者均安全完成血液透析疗程。透析过程中10例出现低血压,5例出现高血压,3例出现失衡综合征,1例出现体温升高,1例出现血液分层、凝血,1例出现心肌梗死。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和医疗成本,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时并上消化道出血53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加强护理观察,改进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并发消化道出血透析患者的预后.结论: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积极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透析间隙期的饮食规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方法 对在我室透析的108例慢性肾衰患者建立护理档案,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案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内容,如合理膳食、动-静脉瘘管的保护,改善贫血、防止感染、监测血压、按时血透等.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合理膳食、健康指导和规律血液透析.108例患者中20例在透析过程中行肾移植术、死亡15例,15例因家庭搬迁、工作调动等原因转外地透析.现固定透析患者58例均透析2-16年以上,生活均能自理,生活质量较高.结论 对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适时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肾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减少透析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d Failure ESRF)患者开始维持性透析治疗以前80~85%已出现高血压。其直接影响了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因而防治透析患者的高血压非常重要,作者随机抽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一年来48例尿毒症患者1200例次血液透析病历,对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病因、防治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左心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方法收集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过程中发生心衰患者25例,分别采取心理干预、饮食控制、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降压、降糖等不同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25例患者中仅有2例发生心力衰竭,未发生死亡现象。结论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左心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前、中、后期实施舒适护理的干预措施,比较开展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血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经开展舒适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透相关并发症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与开展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减少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肝素技术在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例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43例实施无肝素透析设为观察组,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95.3%存活,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病例中观察组9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例;死亡病例中观察组均为非出血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所致,对照组33.3%死于出血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13.3%死于非出血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无肝素技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有效的透析方法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122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临床资料。结果 透析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严重并发症较少、生存质量高于选择血液透析治疗者。结论 做好老年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正确选择透析方式是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主动配合治疗。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室自2005年以来行首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接受治疗前进行血液透析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疑虑进行耐心解答,施于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的透析前谈话,透析常识讲解。结果:干预组首次同意接受血液透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以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干预组发生心理障碍及透析并发症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减少透析并发症,能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信念,提高透析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除需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外,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争取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这将有助于提高透析的质量。现结合我院CRF326例14000例次的透析实践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军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7):829-830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治疗主要依靠替代疗法,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报道2010年我国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数量>100 万人.[1]作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增高,老年患者因抵抗力差,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通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在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病因中,糖尿病肾病已跃居第2位[1].为了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必须首先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的透析间歇期的护理,既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又能提高透析的安全性和透析效果[2].本研究于2002年6月-2005年6月,对30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加强了透析间期的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血透)即人工肾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等。它能快速纠正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产生的代谢紊乱,从而减轻患者症状,维持生命。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因此,做好其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血透)即人工肾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等.它能快速纠正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产生的代谢紊乱,从而减轻患者症状,维持生命.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因此,做好其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从2000年起,笔者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2例,女76例,年龄20-50岁,50岁以上72例,表现为无尿159例,少尿49例,其中死亡12例,其余患者一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护理2.1心理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往往情绪暴躁、绝望,而导致厌食和拒绝透析,有时则自暴自弃,暴饮暴食,导致疾病恶化。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渡的阶段,为诱导透析期,此期的透析称为诱导期透析[1]。此时,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转折[2],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过渡到常规透析,是透析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49例诱导期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问题及相应护理措施。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有49例患者在本院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19~7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