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孔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吸附及分离等领域。目前已知的微孔材料绝大多数为无机氧化物或氟氧化物,20世纪80年代末,Bedard等首先报道了微孔硫属化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除具有微孔材料的性质外,还具有半导体性质,在电催化、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及新型光电子材料如量子点(dots)及反量子点(antidots)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石墨炔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石墨炔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孔洞结构使其在信息技术、电子、能源、催化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自2010年被成功合成后,吸引了来自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微电子和半导体领域的科学家,对其诱人的半导体、微纳电子、光学、储能、催化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探索.本文总结了二维高分子石墨炔的研究进展,重点描述了石墨炔潜在性质和性能的理论预测,以及石墨炔的合成及其在电子、光伏、储能和催化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马进越  黄露霏  周宝文  姚琳 《化学学报》2022,80(11):1507-1523
具有强烈光学活性的无机手性结构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可将手性信号扩展至可见和近红外区域, 对于手性的检测与分析、手性合成、手性传感及相关光电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人们对无机手性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合成方法、手性起源理论到实际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重点聚焦具有手性催化应用潜力的无机手性纳米材料, 首先介绍了单个无机手性纳米粒子独特的手性效应、常用的构筑方法和手性起源机理, 并简要概述了无机纳米粒子作为构筑单元形成手性多级纳米结构的组装方法. 重点关注了无机手性纳米材料在手性催化领域的应用, 讨论了手性金属纳米结构、手性半导体纳米结构、手性陶瓷纳米结构及手性磁性纳米粒子用于手性催化的相关机理, 并对有代表性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 最后, 梳理了目前无机手性结构及其催化性能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其丰富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在光电器件和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对其光学性质进行理性设计和精确调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简要综述了本研究组近年来在不同能带隙的无机半导体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技术以及利用DNA纳米技术和蛋白质自组装手段构建具有特异光学性质的纳米结构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最后对这些纳米晶和纳米结构的独特光学性质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首次报道了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中孔二氧化硅及硅铝材料,由于此类材料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以及优良的吸附性能,在较大的分子或基团的反应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引起了催化、吸附分离、无机合成及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许多不含硅的具有半导体性能的中孔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气体传感、局部氧化、完全燃烧、NOx降解、加氢脱硫等方面显示出优良的性能,二氧化钛是一类应用很广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树枝状聚合物具有一些独特性质,包括规整且高度支化的三维结构、完美单分散尺寸、内部空腔以及表面大量的官能团等,因而其在催化、检测、生物医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这些应用的改进或者实现,往往需要在树枝状聚合物中引入无机纳米颗粒,从而制备得到基于树枝状聚合物的无机纳米颗粒。另一方面,树枝状聚合物的存在能够提升无机纳米颗粒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抑制团聚,从而长时间保留纳米颗粒的优异性能。在过去几十年,因为其优异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基于树枝状聚合物的无机纳米颗粒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依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将基于树枝状聚合物的无机纳米颗粒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树枝状聚合物包裹的无机纳米颗粒;(2)树枝状聚合物稳定的无机纳米颗粒;(3)树枝化基元稳定的无机纳米颗粒。本文侧重归纳并总结近五年基于树枝状聚合物的无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催化、生物医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发光二极管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以及公共场所大型平板显示器等领域 .其所用的发光材料包括无机材料、有机小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几类 .作为发光材料要具有高的发光效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为了实现全色显示其发光波长要能调节 .发光波长的调节,一般是通过能带的变化来实现 .通常使能带变化的方法有掺杂、改变共轭长度(有机材料) [1- 4]、和改变颗粒大小(半导体纳米材料) [5, 6]等 .我们在进行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与有机分子材料的组装复合时发现有机发光分子在无机颗粒表面的有序排列也能使发光波长显著变化,这可望成为调…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质及光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受尺寸量子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等特性的影响,往往具有不同于块体材料和原子或分子的介观性质,在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催化和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介绍了半导体超微粒的基本性质和光电化学特性以及在光能利用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20年里,电致发光(EL)领域的研究显得异常活跃,EL已应用于通讯、信息、显示等许多领域,而占领这一领域的是P-N结无机半导体发光二级管,其发光效率已超过了白炽灯.但由于无机半导体很难实现大面积平面显示,加之成本较高,因此,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1].有机荧光材料的种类繁多,荧光量子效率高,且可以通过分子结构修饰有目的地控制其发光效率、发光颜色和电学性能[2],因而,越来越多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小组进入了有机电致发光研究领域[3.4].  相似文献   

10.
离子液体作为潜在的“绿色”溶剂,具有许多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在有机合成、催化、液液分离和萃取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而在离子液体领域无机材料的制备是一个较新的发展分支,现已利用其合成出多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无机材料。本文就离子液体在无机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目前,对于制备无机材料,离子液体主要是作为电解液、表面活性剂或溶剂,本文介绍了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指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离子热合成和集模板-溶剂-反应物于一身的离子液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1 引  言过氧化氢的测定在医学和环境科学中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许多测定过氧化氢的方法 ,如光度法、荧光法、电分析法及化学发光法等。四磺基锰酞菁 (MnTSPc)是一种与金属卟啉有着类似母体结构的金属酞菁类化合物 ,它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性质。继前文用对羟基苯乙酸和L 酪氨酸两种经典荧光底物成功实现对过氧化氢进行荧光分析测定后 ,我们又发现 ,用邻苯二胺 (OPD)做底物 ,以MnTSPc催化其与过氧化氢反应 ,也可实现对过氧化氢的高灵敏测定。本文研究了此催化荧光反应的最佳条件 ,建立了测定过氧化氢的催化荧光分析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氧化铁超微粒的光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十年来,。J、粒1(smalParticle)或超微粒f(ultrafinParticle)研究在化学、物理、材料学科等领域中兴起[‘一‘].超微粒子是指粒径在Inm~几十n-m范围的物质山.快体(如金属、半导体)的性质并不是单个原子或分子本身的性质,而是由许多原子或分子在晶体中的周期排列造成的.当晶体的尺寸在纳米级范围内连续减小时,存在一个从金属或半导体的性质到分子或原子的性质的逐渐过渡.在这个变化范围内,半导体的光学性质有很大变化,金属的电化学行为也发生了变化.这被称为“尺寸量子化效应’.同时当半导体的尺寸在纳米范围时,其…  相似文献   

13.
氢能开发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制氢技术,而开发高效、廉价的实用性新型光催化剂是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光催化制氢材料主要集中于无机半导体材料如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等体系,但这些传统的光催化材料存在可见光响应弱、制备条件苛刻及资源短缺等问题。相对于无机半导体光催化剂而言,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合成方法多样、易功能化修饰、能带结构和电子结构易调控等诸多优势,使其在光催化制氢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机共轭微孔聚合物材料,具有传统共轭聚合物的半导体特性及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特性,成为一类新型的有机光催化剂材料,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机共轭微孔聚合物在光催化制氢领域取得的进展,并对有机聚合物光催化剂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了综合性概括。  相似文献   

14.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又称多孔性配位聚合物,是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自组装而成的一类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是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多孔材料相比,MOF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以及结构和性质可调等特性,使其在非均相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MOFs催化的背景进行简述,然后对近年来报道的MOFs用于有机分子催化转化反应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及展望,以期为MOFs催化有机反应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部时,其分子性质将产生明显变化。本文结合作者近期研究成果,力图从实验与理论两方面阐明在纳米复合体系中客体分子性质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杂多酸(盐)——一种多用途的催化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杂多酸(Heteropoly acid,以下简记 HPA)及其盐类在催化领域内越来越引人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 HPA(盐)已有可能成为有实用价值的工业催化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 HPA 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引人入胜。从催  相似文献   

17.
Lin Xu 《物理化学学报》2020,36(7):1912059-0
正黑磷(Black Phosphorus,BP)具有层状结构,而少层黑磷作为一种二维材料,则具有各向异性和随层数可调的性质。与石墨烯相比,黑磷具有可调的带隙;而与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相比,黑磷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黑磷在半导体领域崭露头角。黑磷亦具有光热特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领域如肿瘤治疗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此  相似文献   

18.
任何化学物质如金属、半导体、核-壳杂化材料及有机高分子等均可形成纳米材料,由于纳米材料较小的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及催化性能.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手段,可以对纳米材料的尺度、粒径分布、形貌、表面性质及带隙等进行调控,从而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质及应用.本文就纳米材料在生物学及医学领域包...  相似文献   

19.
Nb-MCM-41硅基中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M41中孔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以及无机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与研究价值.近年来,在催化应用方面,将具有一定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元素如Ti[1]、Zr[2]、Mo[3]、V[4]、Fe[5]、Mn[6]、W[7]等以高分散的形态嵌入分子筛骨架结构中,得到了许多具有催化氧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这些新型催化剂已在石油加工、精细化学品和有机中间体的制备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8].铌的化合物是目前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因为具有酸活性中心及氧化还原功能,已应用于烯烃齐聚[9]…  相似文献   

20.
李涛  陈德良 《化学进展》2011,23(12):2498-2509
金属氧化物、Ⅲ-Ⅴ、Ⅱ-Ⅵ等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性质已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太阳能转化、催化等领域,是当今先进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高效、多功能要求已成为必然,对半导体材料发展要求亦如此。多组分复合、多层次结构协同是实现半导体纳米材料多功能化与高效化的有效途径。构筑多级结构组合纳米半导体,不但可以调控其能带结构而提高半导体材料的光电与催化性能,而且由于多级低维纳米结构聚集时形成的空间位阻效应可以有效克服纳米晶“易团聚”难题。本文提出多级结构组合纳米晶的概念、分类,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实践,较系统地综述了多级复合半导体纳米结构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多级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概念与典型结构; 其次对典型多级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重点评述,分别综述了液相法、气相法以及最新发展起来的静电纺丝等方法在多级结构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实践。再其次,对以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石墨烯及其功能化衍生物为基体的新型多级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做了综述。最后对半导体/半导体多级结构复合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