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ARM的智能CAN总线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控制环境下,计算机中经常需要提供CAN总线接口,基于CPCI总线的智能CAN模块用于扩展(ComapctPCI计算机系统的CAN总线接口;该模块通过CPCI总线与主机通讯,通过CAN总线与外界接口,在硬件设计上采用ARM控制器和双口RAM,在软件设计上采用环行缓冲设计,提高了模块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的几率;在模块设计完成后,在相同的软硬件环境下对该模块和非智能的CAN总线模块进行对比测试,非智能CAN模块的总线传输速率波动是智能模块的一倍;该模块已经在产品应用,性能稳定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1553B总线在军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目前针对1553B总线设备的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使计算机与1553B总线设备的数据通信更加方便,提高总线设备检测效率,基于ARM和FPGA设计了一种1553B总线设备检测系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详细介绍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法。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方法,对ARM模块、FPGA模块及接口连接部分进行分别设计。ARM模块实现了USB和以太网双接口。用FPGA设计1553B协议IP核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同时,也对外围电路和电源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设计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实现了接收与发送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在电路板上进行了实际调试,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LXI总线的1553B及ARINC429通信模块的开发需求,提出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硬件设计使用SOPC Builder将IP核、接口、微处理器等集成到FPGA芯片上,设计了模块的以太网接口、1553B接口和ARINC429接口;构建了系统软件结构,编写了驱动程序,实现了基于μC/OSⅡ和LwIP协议的TCP/IP协议,从而实现了1553B及ARINC429总线的通信协议;最终实现了LXI总线的1553B及ARINC429通信模块。  相似文献   

4.
基于FPGA的1553B通信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将FPGA与PowerPC芯片结合,实现MIL-STD-1553B通信模块的技术方案。详细讨论了该系统的结构、1553B总线协议在FPGA上的实现以及系统的软件结构等关键技术。该系统方案与采用专用的协议芯片实现1553总线接口的方法相比,具有更灵活、成本更低、可移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设计VXI总线的1553B接口模块进行研究,给出了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对MIL-STD-1553B总线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基于FPGA技术对1553B总线的总线控制器(BC)单元进行了设计。设计采用了Top-Down和Down-Top混合设计的思想,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了代码编写,最后通过ISE9.0进行了设计综合。介绍了1553B总线特性,对BC接口功能和各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使用示波器完成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C的逻辑达到了设计要求,符合1553B总线的协议规范。  相似文献   

7.
基于FPGA+DSP的1553B总线通用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研究国内外先进协议处理芯片,提出了采用FPGA+DSP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以完成协议处理功能的1553B总线通用接口设计;外加模拟收发器,实现1553B总线上模拟量的所有处理,最后针对通用接口工作模式分别进行整体测试,初步测试表明通用接口能够完成1553B总线通讯任务;设计增强了总线接口电路设计的灵活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系统性能与通用性,有利于系统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龙芯2F的的智能1553B节点用于对1553B总线上传来的数据进行解算并提供高分辨率显示输出。该节点通过1553B总线与外界接口,在硬件设计上采用国产高性能微处理器龙芯2F来进行解算,使用VolariV2芯片搭配8M64-bitDDRSDRAM来支撑1600×1200×32@70NI的显示模式,软件系统设计上使用VxWorks系统,并对PMON作优化设计来缩短系统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1553B接口存在安装连接不便,不支持热拔插,外场使用制约大以及无法在便携式电脑上使用等缺点,论文提出一种基于USB总线的1553B通用接口方案;方案采用USB接口芯片CH375以及1553B接口芯片BU_61580,使用灵活可靠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作控制单元完成USB、1553B接口控制以及二者之间的数据处理等任务;在硬件的基础上开发了WDM型USB接口驱动,并为应用层提供了方便灵活的软件接口;最后经组网测试表明通用接口软硬件设计合理,能完成作为1553B总线BC、RT、MT的各种功能,工作稳定可靠;通用接口可应用于1553B总线系统研制、1553B总线系统测试以及仿真实验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PC的1553B-PCI桥接通信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Altera SoPC技术的总线桥接通信模块设计方法,完成1553B总线到PCI总线的桥接功能。在Altera FPGA平台上,自主设计了1553B总线控制模块,由Altera提供的IP核生成PCI总线控制模块,通过NiosII处理器完成总线数据交互。整个系统仅由一块FPGA和1553B总线的通信驱动电路组成,实现了系统的最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1553B总线通信模块的统一性简化设计难度,文中选用HKS1553BCRT芯片作为系统开发的硬件平台。该硬件平台由于采用内部集成1553B协议处理器的高性能SoC,可以很好的解决多路1553B总线接口模块版本众多、互不兼容、硬件系统设计复杂的问题。基于该平台设计了一款通用的1553B通信软件,可同时支持静态总线和动态总线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提出并实现了改进型静态总线控制(ImprovedStaticBusControllerISBC)协议。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系统下数据传输需求,改善了1553B总线对实时消息的响应速度,本软件数据结构简洁、算法合理,对同类软件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组成、传输方式以及字格式角度对MIL-STD-1553B(简称1553B)总线进行系统诠释,从应用系统设计、接口模块设计、软件开发设计、测试方法和仿真5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综述。为快速掌握产品反修技术与转变航修理念,针对飞机某1553B总线典型应用产品,从数据反求与逆向工程角度提出反求其1553B总线数据接口定义问题,并给出研究思路。强调为提高1553B总线数据接口定义反求水平与效率,需要在找出总线数据在总线监视器中存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出“全局搜索”、“局部验证”以及“数据比对”软件,基于扰动法,运用遍历激励与硬件仿真来实施反求。  相似文献   

13.
1553B总线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1553B总线测控系统;系统硬件以Intel486为系统处理CPU,选用PC104总线结构,通过栈接的A/D模块和1553B通讯模块完成采集数据和对外实时通讯的功能;结合VxWorks设计了软件总体方案,编写了VxWorks下的硬件驱动程序和实时任务程序,经实验测试运行,系统稳定可靠,完成各项测控和通讯任务表现良好,达到实时高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53B总线是一种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对该总线的应用已有十多年时间,由于缺少1553B总线通信软件方面的设计规范,又由于1553B总线接口芯片和通信协议的复杂性,导致了软件设计的千差万别,而某些不当用法有可能带来可靠性问题或隐患;因此基于分层设计的思想对1553B总线软件通用化模块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总线灵活配置与资源优化利用的解决办法,并且最后通过对应用实例的验证数据进行分析来说明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使某型飞机上1553B总线数据在进行检查核准时,能够快速校准机上当前的飞控参数,需要设计一种1553B总线转以太网总线设备——数字飞控转换器.其可实现对飞控计算机输出的1553B总线数据实时接收解码、总线转换与采集显示.通过FPGA板卡设计,将多路1553B总线数据汇聚,形成一路UDP标准以太网总线输出的网络数据包,PC上位机检查软件通过以太网总线实时接收数据进行记录、监控.通过系统联试证明,所设计的方案合理可行,使用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双模数据融合系统对于数据传输要求高准确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采用高可靠、具有双冗余功能的1553B总线协议,设计开发了1553B总线接口板,该接口板采用了先进的SOPC系统设计思想,以及采用了专用的1553B协议芯片,显著提高了接口板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开发成本;该接口系统经过试验验证,得到了较好的试验结果,并已制作在样机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航天飞控系统对国产1553B总线数据传输测试设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M5100百兆以太网控制的1553B总线数据传输系统.为弥补国产芯片的不足,通信板卡多采用信号完整性设计和冗余设计,以太网主控卡采用TCP/IP通信协议,通过自定义背板总线实现BC与RT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通过其配置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