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00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老年患者该病的临床特点,术前并存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100例中治愈87例,好转5例,死亡8例.说明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要重视术前并存病、术后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手术引流,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李宁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03-103
目的本文将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疾病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最终保障其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3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输液、应用抗生素等,待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术中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术后给予预防并发症措施。对所有机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给予记录。结果 3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上述对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现象,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且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具体情况为: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5例、术后并发胆汁漏患者为3例。结论根据患者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疾病的实际原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遵循先处理体内病变部位,之后行胆肠吻合术治疗的原则,若患者发生休克,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抗休克治疗,之后进行手术,手术应尽量简单有效,目的在于解除患者体内发生的胆道阻塞现象,保证体内胆汁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死亡1例为急诊手术患者,限期手术8例按期出院,术后切口感染2例,并存病推迟治愈时间者5例,均为急诊手术患者。结论并存病是引发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对具有严重并存病的患者,术前准备充分,可选择性的行胆囊减压术,为手术及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对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4.
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ENBD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的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的作用.方法:对5例急诊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的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术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评估病史,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体位和饮食指导,关注引流管护理,并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ENBD治疗前后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董建婷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81-4382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2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T形引流管进行有效引流,治愈22例,治愈率为95.6%,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716-2717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实施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28例患者痊愈,治疗有效率为93.33%;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6.67%。术后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1例患者肺部感染,经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毅  宋平辉 《陕西医学杂志》2014,(11):1493-149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将12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先微创下胆道引流,再行EST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2h血清IL-6和TNF-α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8h组内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出院时治疗组的核心症状、躯体症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状态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先微创下胆道引流,再行EST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符合微创要求,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应激反应,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报道40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和诊断和治疗。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体征与实际病情严重程度不相一致,内科并存病多,占65%(26/40)。术后80%病例有低钾血症。认为术前对并存病的正确评估、治疗,围手术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内科并存病及年龄不是胆管手术禁忌证,应根据病人全身状况、胆管梗阻原因、局部病变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减少结石残留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胆管炎,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以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为其临床特点。老年人因其解剖生理特点,一旦患重症急性胆管炎,由于症状不典型,并存病多,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更高。我校附院从1984年6月-1997年12月共手术治疗60岁以上重症急性胆管炎108例,其中死亡16例,死亡率达14.8%。现就本组死亡的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内镜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方法,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下内镜治疗术,包括鼻胆管引流术(ENBD)、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胆管狭窄扩张术、胆管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58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结果 本组58例患者中,直接行ENBD术的35例,34例成功,成功率97.1%(34/35);行EST术后再行ENBD术的20例,成功率100%;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再行ENBD术的3例均成功,成功率100%.内镜治疗时间15~89 min.术后3 d 5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好转率达96.5%(56/58);术后7 d复查血常规指标正常,达98.2%(57/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2%(5/58),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超声引导下内镜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无辐射、无过敏,可进行床边急诊操作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秦元亭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69-2969,2980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诊治3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入院后给予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36例治愈(94.7%),2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不可逆性休克,病死率为5.3%。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和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经过切口换药、抗炎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能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性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00年4月~2008年4月8年间,对确定诊断为老年性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根据病情及患者及家属要求,大部分经术前规范处理后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管理;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43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一期手术治愈31例,结石残留者7例,死亡5例.非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中,12例好转缓解,死亡13例.结论 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耐受力差,病情较隐匿且发展快,但手术仍是治疗老年性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佳方法 ,围手术期的管理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胆囊炎12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善武 《海南医学》2003,14(5):51-5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选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986—2002年间共收老年急性胆囊炎150例。手术组120例,非手术组30例,主要分析手术组胆囊病理改变,合并病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痊愈150例,好转4例,死亡8例,病死率6.7%。非手术组好转26例,死亡4例,病死率13.3%。老年胆囊炎多合并胆囊结石及肝外胆道病变,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多,术前保守治疗胆囊炎症消退慢。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应早期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应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择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符合微创的要求,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内镜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并总结分析67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急性胆管炎患者中,54例考虑胆总管结石,13例考虑十二指肠壶腹部癌。有59例患者经内镜治疗成功。治疗后所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经内镜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宋应周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3018-30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体温、脉搏均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经6个月随访治愈率为86.2%,并发症发生率为5.2%,病死率为6.9%。结论手术治疗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有效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对患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予以及时控制,对手术方式及时机予以合理选择可大幅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郝红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092-2093
目的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于术后24h-72h明显缓解,各生化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余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9.26%。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尽早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对并发症给予有效处理,同时选取手术治疗最佳时机,以便促进患者治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利民  王利群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01-101,105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42例因结石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内镜治疗的护理体会加以总结。结果:患者引流成功,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ENBD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式,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老年人ACST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有并存病27例,占62.79%。发生术后并发症14例,占32.58%。死亡10例,占23.26%。结论:老年ACST发病急聚、进展迅猛、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中应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施行胆道减压、通畅引流,有效防治胆源性休克,避免MOSF发生,积极治疗并存病、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采取内镜微创治疗的7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内镜微创组,同时选取早期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5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内镜微创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7%和2.6%,开腹组分别为91.1%和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术后各项指标,该方法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