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认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在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突出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长期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高度的利益认同.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利益认同性:一是利益导向的正确性,二是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三是利益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当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命题,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发现,个体需求是价值观产生的基础,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利益需求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核心价值观认同引领着利益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物质生活需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生活基础,精神生活需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依据,全面发展需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源泉。实现从利益需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仅符合大学生个体的精神需求、成长需要、理想追求,更是促进大学生自觉接受、遵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途径。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利益需求与价值观认同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利益需求,高度关注并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精神利益需求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利益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摘要]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其所属政治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政治归属感以及政治参与过程。政治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其中,利益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制度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价值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深层的社会心理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其实质就是不断提升民众政治认同的过程。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不断加强政治认同建设,巩固和拓展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列宁对农民利益的高度关切,充分体现在其新经济政策的运用之中。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以史为鉴,充分认识到保障农民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不能忽视农民利益,更不能损害农民利益,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列宁对农民利益的高度关切,充分体现在其新经济政策的运用之中.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以史为鉴,充分认识到保障农民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不能忽视农民利益,更不能损害农民利益,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使社会的组织形式更加松散;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使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差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利益结构日趋失衡,利益关系日渐紧张;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使公共道德与信任关系受到冲击,传统的观念认同出现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政策引导、制度创新、观念认同三个方面建立起发展目标明确、充满社会活力、利益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和谐、具有广泛社会认同的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使社会的组织形式更加松散;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使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差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利益结构日趋失衡,利益关系日渐紧张;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使公共道德与信任关系受到冲击,传统的观念认同出现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政策引导、制度创新、观念认同三个方面建立起发展目标明确、充满社会活力、利益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和谐、具有广泛社会认同的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关系到国家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种现状,亟需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方法的创新,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益表达是政党的基本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参政党发挥利益表达功能。但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参政党的这一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参政党利益表达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定,按照逻辑关系从“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层次上展开理论说明;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主要着眼于我国实际,从“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态上寻找理论基础;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模式和存在问题出发,探索构建路径,提出不少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阶层骤变与俄罗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的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代以前的俄罗斯社会结构演变是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主导的一种"无阶级"型态,而1985年之后这个历史轨迹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社会利益代替国家利益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性因素,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层骤然出现且分化严重突破了俄罗斯社会结构演变的轨迹;二是利益分割及隔离使俄罗斯社会结构快速定型化,并成为其社会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三是社会冲突不断,社会严重失序。从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突变性模式更具有利益分化性。俄罗斯在突变性的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牺牲绝大多数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开始的社会结构转型,其中的推动力量是制度转换,其利益协调机制主要是权力,即那些掌握制度转换方向的权力拥有者。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中国利益群体分化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利益格局的变动引起了利益群体的分化、解组和重新整合。利益群体的分化对政党政治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它对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要求政党的意识形态更具有包容性;它既影响着政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对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通过利益群体的分化对政党政治影响的分析,给当今政党政治带来思索和探求。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来出现的新现象,它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准备、启动、形成和新阶段等几个发展时段。战后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主要特点是: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分工演变为新的世界性分工;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全球的"时空距离";世界贸易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增长的速度;世界市场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市场大多采用单利计息 ,财务管理中一般用复利计算净现值。利用居民储蓄存款利率求出复利率 ,是求复利率的另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纠纷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源于人的"需要"本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益分化也促成了社会纠纷的发生。社会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是诉讼和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此外,"基础社会规则"的树立和内化也有利于社会纠纷的消解。个别的利益填补和普遍的利益平衡是一种更为根本的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同时在现实层面上和根本层面上实现社会纠纷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集团政治研究从政治学走向经济学的过程中,奥尔森集团理论最具开创性和代表性。它以"经济人"为研究范式,通过分析集体行动的逻辑即提供集体物品和分利化倾向,认为集团分利会产生政治非民主、经济低效率后果,会形成分利联盟、制度僵化进而导致国家衰败。奥尔森集团理论开辟了集团政治研究的新视角,但也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苗语调查研究中所形成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划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定性,每个方言内土语的划定也各说不一。通过对苗语黔东方言各个土语的语音进行调查比较后认为,苗语黔东方言应当划分为七个土语。就苗语的这些土语划分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应当划定成这些不同土语的理论依据,各语音点的声韵母差异与对应说明了这些土语之间的同源性,而语音的分化则反映了不同区域形成土语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私法领域,研究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的划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对划分标准并没有统一认识,从而使案件审理时缺乏权威依据,因此法官在执法上都是依据本国利益进行划分处理的。对国际上有关国际私法中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划分标准主流观点作了综述和评析,探讨了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划分标准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划分标准对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民主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就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是宋史上重要的一笔,但是九百年来褒贬不一。王安石具有既不同于汉唐诸儒又不同于程朱宋儒的经学观,是宋代不可忽视的一位经学大家;同时,王安石以一首《桂枝香》横亘宋代词坛,单片成名,成为宋代词史上的重要词人。从王安石的经学观来关照其词学观,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王安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