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体制矛盾及其协商解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跨界水污染问题具有危害大,影响范围广,难治理,易反复,易诱发跨界水事纠纷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各区域政府有关机构一直头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跨界水污染发生的系统性和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的运行特征,深入剖析了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体制的内部矛盾,提出建立基于多层协商的跨界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提出应用流域生态系统的理论促进淮河水污染治理 ,并提出当前宜先行研究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跨界水污染纠纷产生机理,明确政府在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中角色定位,完善政府环境责任机制,统一水污染排放标准,明确水质超标责任,建立地方政府间的长效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兰  陈峡忠  庞海岩 《河南科学》2010,28(6):740-743
我国严峻的流域水污染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而目前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却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所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淮河治污已耗时十五年之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治污效果却不尽人意。水污染治理执行过程的症结究竟何在,《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又涉及到哪些相关制度的变革,如何完善这些制度,使其能在淮河治污过程中转化为真正的执行力。笔者就此类问题在文章中作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倾力治理流域水污染,但是收效甚微,水污染状况仍在加剧。笔者认为,水污染的治理措施能否得到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的有力执行,是影响治污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最重要原因。流域内各地区利益不同,他们的利益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任何一方都不允许他方利益膨胀,为此,我国应该通过流域内各地区制衡的方式增加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动力,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淮河及洪泽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及目前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洪泽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多部门具有涉水管理权限,跨行政区界河又涉及多区域利益,跨部门、跨区域的诸多利益冲突汇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区界、部门权界的合力.本文列举淮河治污缺失工业、建设、水利合力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谐愿景,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体现合力的3个突破点为立论,论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先行建立4项制度、解决6项关键技术、明确流域治污两级首长负责制,彰显流域治污规划的和合目标,才有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焦 《科技信息》2010,(11):381-382
分析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应采取加强管网建设、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染治理、保护水环境等的一系列治理措施,以改善水环境,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多部门具有涉水管理权限,跨行政区界河又涉及多区域利益,跨部门、跨区域的诸多利益冲突汇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区界、部门权界的合力.本文列举淮河治污缺失工业、建设、水利合力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谐愿景,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体现合力的3个突破点为立论,论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先行建立4项制度、解决6项关键技术、明确流域治污两级首长负责制,彰显流域治污规划的和合目标,才有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