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F-FDG 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及检测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18F—FDGPET/CT检查的46例临床疑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胰腺癌患者26例,良性病变者20例,比较分析PET和CT的特征。结果当选择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95为判断良恶性的界值时,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是88.5%(23/26),特异性是85.0%(17/20)。^18F—FDGPET/CT显像假阳性3例,假阴性3例。同时发现16例检查前未确定的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患者。根据显像结果,11例患者治疗方案得以修正。结论根据现有资料分析,^18F—FDGPET/CT是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及检测胰腺癌患者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CT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8F-FDG PET/CT诊断的68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按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骨盆、肩胛骨和锁骨、长骨、胸骨、肋骨及颅骨将机体骨骼分为10个区域,记录每个区域的骨转移情况。根据同机CT进一步区分转移灶的病变性质(破骨性或成骨性),比较同机CT、^18F-FDG PET及^18F-FDG PE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计算阳性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患者不同性别间年龄差异采用χ^2检验,诊断率的比较采用MeNemar检验。结果共有91例患者442个区域被确定有骨转移,PET/CT诊断骨转移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5%(86/91)、97.8%(585/598)和97.4%(671/689),高于同机CT的79.1%(72/91),91.8%(549/598)和90.1%(621/689)(χ^2=20.049,148.890,168.792,P:0.000);PET/CT诊断病灶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0%(420/442),97.2%(455/468)和96.2%(875/919),高于同机CT的81.0%(358/442),90.4%(423/468)和85.8%(781/910)(χ^2=98.673,125.691,220.375,P=0.000)。同机CT共诊断出99个成骨性和197个破骨性病变。PET真阳性病灶SUVmax为6.7±3.0,假阳性病灶SUVmax为3.7±1.3(χ^2=463.120,P=0.000);成骨性病变SUVmax为4.9±2.0,破骨性病变SUVmax为7.4±3.1(χ^2=327.175,P:0.000)。结论同机CT和^18F-FDG PET图像的结合提高了PET/CT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能力;同机CT能精确定位病变,并可区分转移病灶的成骨或破骨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的8649例受检者中,诊断为心脏肿瘤者占0.16%(14/8649).对这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9(35 ~68)岁.患者最终诊断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5例)、肿瘤病史和临床随访结果(9例)为依据,分析18 F-FDG PET/CT诊断情况.结果 14例心脏肿瘤,18F-FDG PET/CT均作出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其中,转移性肿瘤11例,占78.6% (11/14);原发恶性肿瘤2例,占14.3% (2/14);原发良性黏液瘤1例,占7.1% (1/14).11例转移性肿瘤的原发肿瘤分别为HCC(8例),肺癌(2例)和食管癌(1例).2例原发恶性肿瘤均发生转移.13例恶性肿瘤患者SUVmax为3.2 ~10.7,高于正常心肌.结论 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对心脏转移及原发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探查心脏恶性肿瘤全身转移情况,从而进行准确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价值,并评价其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对47例临床可疑复发、转移的妇科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对PET、CT及PET/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行∥检验、校正的,检验及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共发现病灶158处,其中恶性病灶149处,良性病灶9处。^18F-FDG PET/CT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143/149),6/9,94.30%(149/158),97.95%(143/146)及50.00%(6/12)。PET/CT在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T(χ^2=18.198,18.890,6.825,P均〈0.05);^18F-FDG PET/CT和单纯PET在各项诊断效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0.000,0.459,0.000,0.150,P均〉0.05),但PET/CT使33.54%(53/158)的单纯PET无法准确定位的病灶得到了准确定位。同单纯CT及PET相比,PET/CT分别使44.68%(21/47)和31.91%(15/47)的患者TNM分期改变,对T分期的影响最明显;共有19.15%(9/47)的患者临床分期改变,并改变相应的治疗决策。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转移准确而全面,对临床再分期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的18F-FDG PET/CT表现,探讨^18F-FDG PET/CT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经临床证实的1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49~73(58.5±8.4)岁],确诊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总结病例的PET/CT图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存在多发硬化性骨病变(141个):顶骨5个,肩胛骨8个,锁骨4个,肋骨16个,椎体64个,髂骨29个,坐骨6个,耻骨8个,肱骨1个;其中58个PET显像阳性,SUVmax为4.3±1.6.肝脏肿大者1例,脾脏肿大者3例,同时存在肝、脾肿大者2例;其中有3例肿大脾脏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2~4.1.5例患者多发淋巴结肿大,均可见FDG摄取增高,SUVmax为2.6~4.9.胸腔积液者1例,腹腔积液者3例,盆腔积液者3例,三者并存2例,且这2例合并存在皮下水肿,均未见异常^18F-FDG摄取.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同时发现POEMS综合征的骨损害、脏器肿大以及血管外水容量过负荷等多系统病变,其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22例肝肿瘤患者(男19例,女3例,年龄31—65岁,平均52岁)TACE术后4周~1.5年行^18F-FDGPET/CT检查,22例均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结果:22例患者40个肝内病灶。①平扫CT:碘油全瘤均匀致密型沉积11个病灶,碘油不均匀型沉积29个病灶;②^18F-FDGP田显像:放射性分布缺损或稀疏8个病灶,放射性浓聚20个病灶,放射性分布与邻近正常肝实质相近12个病灶(2个病灶SUVratio〈0.6,10个病灶SUVratio〉0.6);③^18F--FDGPET/CT显像:全瘤均匀致密碘油沉积并放射性分布缺损或稀疏8个病灶,全瘤均匀致密碘油沉积并瘤灶放射性分布与邻近肝实质相近3个病灶(2个病灶SU Vratio〈0.6,1个病灶SUVratio〉0.6),碘油不均匀沉积并放射性浓聚20个病灶,碘油不均匀沉积并瘤灶放射性分布与邻近正常肝实质相近9个病灶,SUVratio〉0.6。放射性分布缺损或稀疏的8个病灶和SUVratio〈0.6的2个病灶,随访未见复发;其余30个病灶经随访证实复发或残留。^18F-FDGPET/CT显像发现全部肝外病灶。结论:^18F-FDGPET/CT显像可有效监测疗效,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复发、转移灶探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患者行腹部或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其中初诊者30例(宫颈良性病变11例,宫颈癌19例),宫颈癌治疗后58例.病灶根据病理检查、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3年.结果 30例初诊者中,PET/CT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7/19,10/11和27/30(90.0%).58例治疗后患者中,11例存在肿瘤复发或残余,PET/CT诊断肿瘤复发、残余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11,47/47(100.0%)和57/58(98.3%).41例有肿瘤转移,PET/CT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7%,88.9%和90.9%;转移灶以盆腹腔淋巴结为主,39.0%有盆腔淋巴结转移,27.3%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ET/CT发现26.8%病灶直径<1.0cm.28.6%(22/77)的患者PET/CT发现腹腔外远处转移灶.18例输尿管梗阻患者中,16例PET/CT发现为肿瘤侵犯压迫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其复发、转移灶探测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远处转移灶和小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可使临床分期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与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且进行^18F-FDG PET/CT与增强CT检查的病例共25例,2种检查间隔时间在1周内。其中原发性肝癌经手术或穿刺证实,肝癌术后复发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25例患者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14例,其中肝细胞肝痛13例,胆管细胞癌1例;肝癌术后复发11例。^18F-FDG PET/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78.6%(11/14),增强CT阳性率为92.9%(13/14)。在肝癌术后复发中,^18F-FDGPET/CT诊断阳性牢为100.0%(11/11),增强CT阳性率为63.6%(7/11)。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增强CT优于^18F-FDG PET/CT,^18F-FDG PET/CT显像联合增强CT可明显提高诊断率。而在肝癌术后复发检测中,^18F-FDG PET/CT优于增强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双时相显像在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8例临床疑诊肺癌患者,均行早期和延迟^18F—FDG PET/CT显像。计算早期及延迟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计算2次显像SUVmax变化率(ASUV)。以SUVmax〉2.5和ASUV〉20%作为诊断肺癌的标准。患者最终诊断均经组织病理学、细菌学或治疗后随访证实。采用SPSS13.0软件,SUV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UVmax、ASUV对肺部病灶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1)78例患者中肺癌60例,良性病变18例(增殖性病变16例,占88.89%)。肺癌组(9.92±5.33和7.94±4.17,t=10.19)和良性病变组(8.54±6.61和7.21±5.74,t=8.23,P均〈0.01)延迟SUVmax均明显高于早期SUVmax;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间早期和延迟显像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和-0.91,P均〉0.05);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ASUV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6.04±14.73)%和(18.09±24.09)%,t=1.67,P〉0.05]。18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有2例延迟显像SUVmax较早期减低,而肺癌患者延迟显像SUVmax均无减低。(2)以SUVmax〉2.5和ASUV〉20%为诊断肺癌的标准,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56/60)和63.33%(38/60)、22.22%(4/18)和50.00%(9/18)、76.92%(60/78)和60.26%(47/78)、80.00%(56/70)和80.85%(38/47)、50.00%(4/8)和70.97%(22/31);根据SUVmax和ASUV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Z=1.38,P〉0.05)和0.56(Z=0.6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部病灶临床疑诊为肺癌的患者,如良性病变以增殖性病变为主,则^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良恶性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不大;但延迟SUVmax减低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经18 F-FDG PET/CT诊断为肾脏肿瘤且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明确的7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2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3±14.1)岁.PET/CT诊断根据肾脏轮廓改变、病灶密度异常及FDG摄取程度做出.计算18F-FDG PET/CT诊断肾脏肿瘤的效能指标.结果 79例中恶性肿瘤70例(包括肾细胞癌40例、肾盂癌5例,淋巴瘤8例,转移瘤16例,肾筋膜囊脂肪肉瘤1例);良性肿瘤9例(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后肾腺瘤1例;不含小脂滴样错构瘤病例).18 F-FDG PET/CT对病灶检出率达97.5%(77/79),对肾脏良恶性病灶判断的灵敏度为92.9% (65/70),特异性为7/9,准确性为91.1% (72/79),阳性预测值为97.0%(65/67),阴性预测值为58.3% (7/12).结论 18 F-FDG PET/CT能够检出并判断大部分肾脏占位病变性质,对肾脏肿瘤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并做出综合评价是18F-FDG PET/CT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1C-胆碱PET/CT显像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诊断不明确的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F—FDGPET/CT诊断不明确的20例患者共25个肝占位病变,行肝局部11C-胆碱PET/CT显像。病灶处出现11C-胆碱局限性摄取增高者考虑为阳性。将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靶/肝放射性(T/L)比值作为半定量分析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行Mann-Whitney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检验。结果25个肝占位性病变中,21个为肝细胞癌,3个为血管瘤,1个为霉菌性肉芽肿。11c-胆碱显像对肝细胞癌灶的阳性检测率为66.7%(14/21)。11c-胆碱显像对高分化肝细胞癌的阳性检测率高于对中、低分化肝细胞癌(8/9和2/5)。肝癌阳性组、阴性组和良性病变组的T/L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0.35,0.86±0.15和0.36±0.18,X^2=19.00,P〈0.01)。肝癌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病灶大小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39.00,P〉0.05和U=16.00,P〉0.05)。结论11C-胆碱PET/CT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18F—FDGPET/CT对肝细胞癌检测的不足,其更适合检测高分化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2.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心包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心包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并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良恶性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心包积液14例,良性心包积液9例.1例PET/CT假阴性,2例PET/CT假阳性.18F-FDG PET/CT鉴别诊断良恶性心包积液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13/14)、7/9、87.0%(20/23)、86.7%(13/15)和7/8.良、恶性病变的SUVmax中位值分别为2.2和6.0,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9,P=0.001).结论 18F-FDG PET/CT是评价心包恶性病变较好的无创性手段,对良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准确的临床分期对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确定、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调整等有重要价值。应用18F-FDGPET/CT全身肿瘤代谢显像,可较清楚地了解宫颈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代谢变化,有利于指导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也有利于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18F-FDG PET/CT显像和CT增强扫描特征及2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为PSH、有同机18 F-FDG PET/CT双时相(早期、延迟)显像、病灶层面高分辨率(HR) CT扫描及多期增强CT扫描资料的5例患者,其中女4例,男1例,发病年龄39 ~66(平均51.6)岁.对PET/CT早期、延迟显像图及滞留指数,CT扫描的增强净增值、峰值下降时间及“边缘血管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PSH在双时相18 F-FDG PET/CT显像上表现为斑片样FDG代谢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3.3±1.1,延迟显像SUVmax增高或降低,平均为3.4±1.4,平均滞留指数为(2.1±20.8)%;HRCT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或肿块,部分可见“空气新月征”,少数病灶内可见钙化点;多期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中~高度强化(增强净增值为35 ~ 59 HU),增强后峰值下降(峰值下降时间为140~260 s),5例病例均可见1~4条数量不等的“边缘血管征”.结论 PSH 18F-FDG PET/CT显像的肿块或结节的斑片样高代谢表现提示其可能为良性病灶;结合病灶层面的诊断性CT扫描(包括增强)表现,可进一步明确PS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18F-FDGPET及PET/CT检查在风湿性疾病等非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近来受到关注,其独特的糖代谢显像不仅能反映风湿性疾病的活动程度,还可显示全身病变分布范围,有助于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018F-FDG代谢的消失或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风湿性疾病治疗后的缓解情况。笔者对^18F-FDGPET及PET/CT在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大血管炎(LVV)、风湿性多肌痛(PMR)和成人Still病(AOS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并有病理结果的3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21 ~ 73(53.00± 12.57)岁.选取20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PET/CT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而甲状腺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40~55(45.00±4.72)岁.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和对照组及恶性病变和对照组的SUVmax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并对甲状腺结节长径行ROC曲线分析(AUC≥0.70为诊断准确性中~较高).甲状腺结节出现局限性异常放射性浓聚,而CT示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有点状、小圆形或弧形钙化,或同时颈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的肿大淋巴结,远处器官出现可疑转移瘤者,PET/CT诊断为恶性.计算PET/CT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指标.结果 (1)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16例.甲状腺良、恶性组和健康对照组SUVmax分别为7.59±8.69、5.75±4.48和1.38±0.57.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07,P>0.05),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408和3.553,均P<0.01).(2)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的ROC分析,AUC为0.557 (<0.70),诊断准确性较低.(3)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2.2%(13/18)、75.0%(12/16)、76.5%(13/17)、70.6%(12/17)和73.5% (25/34).结论 甲状腺结节单纯依据放射性摄取情况判断良恶性价值有限,但结合同机CT上的病灶形态学特点,18F-FDG PET/CT可以初步推测其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淋巴瘤病^18F—FDGPET/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在评估神经淋巴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35~82岁)^18F—FDGPET/CT影像学资料,比较神经淋巴瘤病受累周围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PET/CT表现的异同,并利用SPSS12.0软件对两者SUVmax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PET/CT共发现病灶11个,PET示病灶均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问孔走行,表现为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为6.54±3.23;病灶CT表现为沿神经束或神经根管走行的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在^18F-FDG PET/CT上未见明确显影,其SUVmax为1.15±0.48。神经淋巴瘤病受累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01)。结论神经淋巴瘤病^18F—FDG PET/CT主要表现为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间孔走行的束条状、根块状或结节状FDG异常摄取灶,PET/CT可以准确反映肿瘤细胞对周围神经的浸润,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及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