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NaY分子筛担载FeSO4催化剂用于氨气还原NOx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雯  赵博  禚玉群  陈昌和 《化工学报》2011,62(2):362-368
研究了分子筛担载FeSO4催化剂在SCR脱硝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工况下分子筛担载FeSO4后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物理结构,与纯FeSO4相比脱硝率可提高将近20%。经Mossbauer谱分析,催化剂制备过程中Fe2+转化为Fe3+,其具体存在形式为Fe (OH)SO4与Fe2O(SO4)2,前者催化脱硝效果优于后者。原位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在分子筛担载催化剂表面的氨与气相中的NO反应,Fe离子是吸附及发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中心。与钒、钛系相似文献   

2.
微波再生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绿色再生技术。本文通过引入高热导率物质--膨胀石墨制备出新型微波适应型复合活性炭,解决目前活性炭在微波脱附过程中存在的温度梯度问题,同时开发VOCs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技术。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活性炭具有与普通商业活性炭相当的吸附性能,且其热导率提高6倍。同时,其甲苯脱附活化能为18.08 kJ·mol-1,低于其在商业活性炭上的微波脱附活化能(24.84 kJ·mol-1)25%以上;相同微波功率下,其脱附床层温度低于实验室制备的普通活性炭10~30℃。所制备的高热导率复合活性炭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微波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在10 L发酵罐、控制甲醇浓度的条件下,考察了诱导温度对毕赤酵母发酵生产猪α-干扰素(pIFN-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pIFN-α表达的影响明显,20℃低温有利于pIFN-α的表达,该条件下pIFN-α最高活性可达1.5×106 IU·ml-1,是30℃传统诱导生产时最高活性(1.0相似文献   

4.
采用SiO2、MgCl2以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合成了SiO2/MgCl2.xBu(OH)2/PSA无机/有机复合载体并负载TiCl4,得到具有SiO2无机支撑层、MgCl2.xBu(OH)2加合物以及PSA有机载体3种化学环境的SiO2/MgCl2.xBu(OH)2/PSA/TiCl4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研究了复合载体组成对催化剂的载钛量、形貌以及乙烯聚合行为的影响。当PSA存在时,催化剂的载钛量明显降低。乙烯/1-己烯共聚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与SiO2/MgCl2.xBu(OH)2/TiCl4相比,无机/有机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的动力学曲线具有一段较长的受扩散控制的诱导期,并且随着PSA质量分数的增加,诱导期延长,动力学曲线由衰减型转变为上升-稳定型。由于复合载体具有多种化学环境,使得负载催化剂活性中心种类增多,共聚性能提高,聚乙烯产品分子量分布变宽,熔流比显著提高。根据聚乙烯树脂的扫描电镜照片,探讨了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在聚乙烯生长过程中的破碎机理。  相似文献   

5.
化学修饰啤酒酵母菌对铀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甲醛为交联剂, 将胱氨酸修饰到啤酒酵母菌(SC)上, 并采用海藻酸钠和明胶固定化, 得到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修饰啤酒酵母菌(MSC)。通过红外光谱(IR)分别表征了两种吸附剂的结构, 考察了其吸附铀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溶液pH值、吸附时间等。结果表明: MSC细胞表面具有大量吸附铀的基团, MSC和SC吸附铀的最佳条件是: pH值为6.0, 相似文献   

6.
四丁基氯化铵水合物的蓄冷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四丁基氯化铵的水合物作为蓄冷工质的可行性,对其蓄冷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溶液浓度、循环次数及添加成核剂硼砂对四丁基氯化铵水合物的生长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40%的TBAC溶液相变过程相对稳定,更适合空调蓄冷工况;添加成核剂硼砂使TBAC溶液的相变温度降低了2℃,结晶过冷度减小2℃;经过多次重复水合反应后,溶液在结晶过程中的过冷度减小了1.5℃,相变温度无变化。利用DSC测试得到四丁基氯化铵水合物相变温度为10.41℃,相变潜热为197.707J.g-1。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碳纳米管改性的Au/CeO2催化剂,以乙醇部分氧化制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碳纳米管对Au/CeO2催化剂乙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R、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添加提高了Au/Ce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吸氧量,催化剂的氢气选择性先随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加,碳纳米管的添加量达6%~10%时,氢气选择性达到43%。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的含量,氢气选择性增加幅度不大。碳纳米管的添加可以有效抑制副产物CO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导磁储能磁体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热稳定性,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储能磁体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充放电过程磁体温度场仿真,研究表明,在间断载荷作用下磁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连续载荷作用下,控制励磁电流速度和间隔时间可保证磁体的运行温度在30 K以下。  相似文献   

9.
杂醇对La/HZSM-5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考察了异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对2.0% La/HZSM-5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的影响,结合NH3-TPD、BET、TG等催化剂表征结果,对杂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所考察的3种杂醇在2.0% La/HZSM-5作用下均能发生脱水反应生成诸多易聚合的烯烃类产物,对其催化乙醇脱水的性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随着加入杂醇的碳原子数的增加,催化剂的积炭情况逐渐加重,催化性能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2.0%La/HZSM-5与HZSM-5原粉相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孔容和表面酸量,拥有强度更强的弱酸中心和强度较弱的强酸中心,催化含杂醇的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时其催化性能和抗积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高效能两段组合式煤气化过程热态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桃花  王亦飞  焦延涛  金渭龙  苏攀 《化工学报》2010,61(11):2924-2930
针对现有气流床气化技术在显热回收方面的不足,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创新性开发煤基两段组合式气化工艺。在所建立的两段组合式煤气化炉热态试验装置上,考察了二段处理煤量和一段出口煤气组成对出口煤气热值、有效气浓度、二段碳转化率、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此气化工艺能有效利用一段炉煤气中的显热,提高气化炉出口煤气热值;二段适宜加入褐煤量为1400g,是一段处理量的10%;二段加煤量过多会降低二段煤层反应温度和促使焦油的生成;随着一段气化炉出口煤气所含水蒸气、CO2等气化剂浓度的增加,其对显热回收的作用就更明显;该工艺能减少CO2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Fenton试剂深度处理稠油石化废水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度处理稠油石化废水,研究了以Fenton试剂为氧化剂的氧化处理方法,并对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过程中各个控制参数对COD去除率均有不同的影响.综合比较各个实验结果发现,当体系中质量比R(=H2O2/COD)=1.52、摩尔比M(=H2O2/Fe2+)=10:...  相似文献   

12.
含氮焦炭异相还原NO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合理简化的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含氮焦炭异相还原NO释放出N2的反应机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研究.使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含氮焦炭模型、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相同水平上计算得到了优化所得结构的单点能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从而得到整个反应的势能面及各中间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N...  相似文献   

13.
烷基吗啉在氯化钠和氯化钾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PW91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吗啉(DMP)分子在带缺陷的NaCl(100)和KCl(100)上的吸附情况.缺陷引入后晶体表面离子电荷发生较大变化,使得NaCl(100)表现出正电性,而KCl(100)则表现出负电性.DMP在NaCl(100)的Na顶位发生吸附,吸附能约为-157.00 kJ...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孔-介孔复合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峰  马扩彦  戴亚 《化工学报》2011,62(2):574-579
以TEOS为硅源,CTAB、TPABr为模板,通过模板法,同步晶化制备了微孔-介孔复合材料(MMM)。通过N2吸附脱附、XRD、FT-IR等对MMM进行了表征,并对MMM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MMM具有微孔-介孔复合孔结构,孔径呈连续多峰分布,主要集中在0.54相似文献   

15.
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枞酸为模型化合物、枞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采用基团贡献法对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473~653 K、0.1~20 MPa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以及反应平衡常数,探讨了温度与压力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焓变为-46.31~-10.10 kJ·mol-1,枞酸与甲醇的甲酯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Gibbs自由能变为-53.26~-25.49 kJ·mol-1,反应为自发过程;标准压力下反应平衡常数为136.32~748.89,5~20 MPa下反应平衡常数为(1.1×104)~(3.2×104)。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超/亚临界甲醇与枞酸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分别为85.94%~94.89%、73.80%~81.20%,实验结果与基团贡献法热力学计算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叶丽静  房鑫  王浩绮  姚忠  熊强  周治  孙芸  韦萍 《化工学报》2013,64(6):2160-2168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介孔二氧化钛晶须(MTiO2_ws)进行表面修饰,使其电荷零点值(pzc)由5.3提高至6.8,改性后材料MTiO2_ws-APTES的比表面积略有上升,但孔结构基本不变。以MTiO2_ws-APTES为载体对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进行了固定化,当给酶量小于150 U·g-1时,酶活回收率均大于99%,固定化酶MTiO2_ws-APTES-GGT的比活力最高可达184.0 U·g-1,对酶的负载性能显著优于MTiO2_ws。相比于游离酶,MTiO2_ws-APTES-GGT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均略有下降,但pH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酶和以MTiO2_ws为载体的固定化酶(MTiO2_ws-GGT); MTiO2_ws-APTES-GGT对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GpNA)的亲和力常数(Km)为0.889 mmol·L-1,较游离酶有所上升,但小于MTiO2_ws-GGT。MTiO2_ws-APTES-GGT的稳定性良好,经4℃下储藏60 d,连续使用21批次后残余酶活仍可达初始值的80.07%。  相似文献   

17.
艾宁  姜哲  徐茜  钱琪枫  伍希  王家炜 《化工学报》2013,64(2):616-623
以氨基硅烷为改性剂,采用超声剥脱的方法合成了氨基改性的层状双氢氧化物。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和热重分析(TGA)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样品在25~150℃温度范围内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在80℃下,NiMgAl N2在纯CO2和15% CO2/N2混合气中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02 mmol·g-1和1.89 mmol·g-1。吸附/脱附再生实验显示140℃为最佳的脱附温度。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二氧化碳在样品上的吸附进行了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Pepsin [EC, 3.4.23.1] from Porcine stomach mucosa was immobilized in silicone elastomers utilizing condensation-cure 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 (RTV) of silanol-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Two network precursor chain molar masses were u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in pepsin–silicone (A), M n ∼26,000 g mol−1 and in pepsin–silicone (B) M n ∼750 g mol−1.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was used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and dibutyltin dilaurate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free pepsin and pepsin immobilized in PDMS were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pH, temperature, cross-link density, solvents and storage time using a hemoglobin assay. A notable finding is that free pepsin has zero activity in neutral buffer solution (pH 7) after incubation for 5 h, while pepsin immobilized in the silicone elastomers was found to retain more than 70% of its maximum normalized activity. There was no marked improvement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DMS immobilized pepsin when compared to free pepsin and all the three systems showed no activity at and above 70 °C. From the Lineweaver–Burk kinetic analyses, the apparent K m (g L−1 hemoglobin) for free pepsin was 4.5, for pepsin–silicone (A) was 5.1, and for pepsin–silicone (B) was 3.9, the V max (U/mg of pepsin) for free pepsin was 14,000, for pepsin–silicone (A) was 11,710, and for pepsin–silicone (B) was 8,510, respectively after incubation in buffer solution at pH 2 and 37 °C. The activity of the free and the PDMS immobilized pepsin in six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 was also studied. The pepsin retained high activity in non-polar solvents such as n-hexane, isooctane and toluene, but the enzyme performed poorly in methanol, ethanol and tetrahydrofuran. The degree of swelling of the pepsin immobilized silicone elastomers in these solvents had no impact on the activity of the pepsin. When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time periods up to 6 months, pepsin immobilized in silicone elastomers was observed to retain its full activity. The results reported herein demonstrate that cross-linked PDMS is a promising support material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hydrolytic enzymes such as pepsin.  相似文献   

19.
高温液态水中2,6-二氟苯腈水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浩明  吕秀阳 《化工学报》2011,62(7):1892-1897
为了开发2,6-二氟苯甲酰胺的绿色制备工艺以及探讨高温液态水中腈类物质的水解规律,研究了高温液态水中2,6-二氟苯睛无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不同温度下2,6-二氟苯腈、2,6-二氟苯甲酰胺的水解反应动力学以及2,6-二氟苯甲酸的脱羧反应动力学.采用一级串联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2,6-二氟苯腈的水解...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均相酰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科林  吴睿  李会泉  曹妍  王金淑 《化工学报》2011,62(7):1898-1905
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反应媒介,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研究了离子液体中纤维素与酸酐均相酰化反应的动力学,通过实验考察了纤维素初始羟基浓度(0.21~0.85 mol·L-1)及反应温度(353~373 K)对酰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液体中纤维素羟基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纤维素酰化反应的速率都呈增大趋势。通过实验得到了纤维素均相酰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纤维素乙酐酰化及乙酐、丁酐混合酸酐酰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均为1,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9.03 kJ·mol-1和20.04 kJ·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