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调miR-221表达对子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脂质体2000转染法将miR-221抑制剂和阴性对照核苷酸片段(NC)转染子宫颈癌细胞HeLa、C33A、SiHa和Caski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ARID1A(miR-221靶蛋白)、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cleaved PARP、PARP、MMP-9、MMP-13、TIMP-3蛋白表达水平和miR-221、MMP-9、MMP-13、TIMP-3 mRNA的表达水平;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Annexin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 miR-221抑制剂转染的HeLa、CC3A、SiHa和Caski细胞miR-22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0.23±0.01)、(0.31±0.02)、(0.34±0.01)、(0.37±0.02),F=25.44,P<0.05];(2)转染的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具有时间依赖效应,48 h之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F=37.42,P<0.05);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F=43.58,P<0.05);培养72 h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HeLa(27.92±3.47)%、C33A(20.84±4.31)%、SiHa(18.81±2.18)%、Caski(19.86±3.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 =54.78,P<0.05);(3)转染细胞下调miR-221表达后促进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PARP、TIMP-3蛋白表达,抑制MMP-13蛋白表达;降低MMP-13 mRNA表达(=37.50,P<0.05),增加TIMP-3 mRNA表达(t=46.30,P<0.05).结论:下调miR-221表达能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与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调控MMP-13和TIMP-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子宫颈病变组织和子宫颈癌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8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05例(CINⅠ 52例,CINⅡ/Ⅲ 53例)和子宫颈正常(NC)者53名,收集其手术或活组织检查子宫颈组织标本。选择子宫颈癌Caski细胞(HPV16阳性)和C33A细胞(HPV阴性)进行体外实验。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子宫颈组织和细胞中DNMT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DNMT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在CIN及SCC组织中均较NC组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57,P<0.001;F=2.68,P=0.048);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DNMT1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χ2趋势=50.80,P<0.001),但DNMT1 mRNA的表达在调整子宫颈癌相关因素后,未显示相同趋势(χ2趋势=3.63,P>0.05)。Caski 细胞DNMT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C33A细胞高,特别是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4,P=0.002)。结论 DNMT1蛋白和mRNA高表达均是导致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HPV16感染与DNMT1转录功能异常对子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叶酸水平、HPV16感染及HPV16 E2和E6 mRNA水平与宫颈癌变的关系,并研究叶酸水平及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选择新发宫颈炎症( CI)患者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患者80例( CINⅠ患者36例,CINⅡ/Ⅲ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 SCC)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采用PCR检测宫颈癌组织HPV16的感染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叶酸体外干预后Caski宫颈癌细胞中HPV16 E2及E6 mRNA水平,检测不同叶酸浓度对Caski和C33A细胞抑制情况。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和SCC 组HPV16感染率分别与CI 组宫颈组织HPV16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INⅠ、CINⅡ/Ⅲ、SCC 各组HPV16 E2和E6 mRNA水平与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宫颈癌的严重程度与HPV16 E2和E6 mRNA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性,与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叶酸浓度与Caski细胞和C33A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及HPV16 E2和E6 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性。结论叶酸水平低、HPV16感染及HPV16 E2及E6 mRNA低表达均与宫颈癌变有关,补充叶酸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逆转HPV16 E2及E6高表达,提示叶酸水平及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lotho基因对人子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Klotho基因在子宫颈鳞癌细胞系SiHa、HeLa和C33A及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构建Klotho过表达载体并转染SiHa细胞,采用CCK-8法、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 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Klotho在子宫颈癌SiHa、Hela、C33A细胞中表达水平低于HaCaT细胞(P<0.05).在SiHa细胞中过表达Klotho后,(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67.37±5.04)% vs(100.34 ±7.62)%,P<0.05)];(2)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82.56±3.89)% vs(61.37±3.28)%,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减少[(9.12±2.48)%vs(28.97±2.08)%,P<0.01];(3)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均P<0.05);(4)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1);(5) Rho A和ROC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Klotho能够抑制人子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ho A/ROCK 1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提示Klotho可以作为诊断和靶向治疗子宫颈癌的潜在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即刻早期反应基因(imm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 X-1,IEX-1)是一种凋亡易感基因,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失调,但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研究较少,检测宫颈癌组织IEX-1的表达,了解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01-01-2015-10-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蜡块标本132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EX-1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良性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IEX-1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关系.采用RT-q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ha(HPV16+)、HeLa(HPV18+)和C-33a(HPV-)3种宫颈癌细胞株中IEX-1mRNA及蛋白的表达,siRNA法靶向沉默E6后Siha细胞E6、IEX-1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 IEX-1在宫颈良性病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72.4%、58.7%和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45,p=0.001.宫颈癌组织IEX-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HPV感染型别及FIGO分期无关,均P>0.05.IEX-1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宫旁浸润密切相关,均P<0.05.C 33a细胞中IEX-1 mRNA表达量为21.652±9.020,明显高于Siha细胞的1(t=7.34,P<0.001)和HeLa细胞的1.742±0.854(t=6.21,P<0.001);IEX-1蛋白表达量为18.017±1.351,明显高于Siha细胞的1.519±0.391(t=8.16,P<0.001)和HeLa细胞的1.957±0.363(t=7.19,P<0.001).干扰组E6 mRNA水平为0.218±0.106,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031±0.072(t=9.21,P<0.001)和空白对照组(t=8.46,P<0.001);干扰组E6蛋白表达量为0.184±0.274,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692±0.133(t=8.71,P<0.001)和空白对照组的0.783±0.097(t=8.06,P<0.001).干扰组IEX-1 mRNA水平为20.083±0.672,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193±0.408(t=9.04,P<0.001)和空白对照组,t=7.56,P<0.001;干扰组IEX-1蛋白表达量为0.672±0.135,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137±0.071(t=7.92,P<<0.001)和空白对照组的0.081±0.009(t=6.47,P<0.001).结论 IEX-1在宫颈癌中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IEX-1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与HPV感染有关,但与感染的HPV型别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的致癌基因E6(HPV16-E6)通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HPV16-E6过表达和干扰质粒转染能分泌MIF的人宫颈癌细胞C33A、SiHa和Caski。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F蛋白和mRNA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MIF蛋白量;将转染后的宫颈癌细胞与人巨噬细胞非接触性共培养,检测巨噬细胞中MIF表达;C33A转染HPV16-E6后加或不加MIF抑制剂,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PV16-E6和MIF间的关系、Kaplan-Meier分析HPV16-E6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癌细胞、上清液和巨噬细胞中MIF表达随HPV16-E6表达而上调(P<0.05);HPV16-E6过表达可诱导C33A细胞增殖、减少G0/G1期细胞和抑制细胞凋亡;抑制MIF后,细胞增殖率下降、 凋亡率增加(P<0.05);HPV16-E6表达与MIF正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HPV16-E6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 HPV16-E6可诱导宫颈癌细胞及其微环境中巨噬细胞MIF表达,并可通过MIF诱导宫颈癌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而影响宫颈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phA8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phA8 mRNA和蛋白在1种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株和2种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8例结肠癌组织和12例正常结肠组织中EphA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使用CD31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并分析EphA8与VEGF和MVD的关系及其与病理分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EphA8的mRNA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株(t=11.98,13.54,均P<0.001).EphA8蛋白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株(=4.63,P=0.006;t =4.92,P=0.00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EphA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高表达,且癌组织中EphA8的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X2=22.97,P<0.001)、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07)、淋巴结转移(P <0.001)、远处转移(x2=6.97,P=0.008)以及患者生存率(x2=17.3,P<0.001)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没有明显相关性(X2=1.36,P=0.30;0=0.83,P=0.44).此外,EphA8与VEGF和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4,P<0.001;r=0.584,P<0.001).结论 EphA8在结肠癌的恶性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因此,EphA8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干预和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与p27 kip1在人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SCC)组织5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s)组织40例,并选取慢性子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CC)组织15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27 kip1和Skp2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16/18的表达,及其与Skp2和p27kip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0例SCC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0%,高于CC(13.3%,P<0.01)及CINs(57.5%,P<0.05)组织;p27kip1 蛋白在S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4.0%,低于CC (92.6%,P<0.01)及CINs(52.5%,P<0.05)组.Skp2和 p27“p1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16/18 DNA表达阳性率为74.0%,高于CC组的1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CINs组表达阳性率(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16/18感染与Skp2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38,P<0.05),HPV 16/18感染与p27 kip1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245,P<0.05).结论 Skp2的高表达和p27 kip1蛋白低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发生、转移以及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TRAIL、Ki-67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二者与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化法检测TRAIL、Ki-67蛋白在骨肉瘤及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用TUNEL方法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骨肉瘤及骨软骨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分布情况并计算增殖和凋亡指数.结果:骨肉瘤组织TRAIL蛋白表达强度低于骨软骨瘤(t=-5.51,P<0.05);而Ki-67蛋白表达高于骨软骨瘤(t=17.69,P<0.05).TRAIL和Ki-6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444,P<0.01).骨肉瘤中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骨软骨瘤(P<0.01);而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骨软骨瘤(P<0.01).骨肉瘤中Ki-67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之间呈负相关(r=-0.562 2,P<0.01);而TRAIL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6350,19<0.01),而与增殖指数呈负相关(r=-0.553 0,19<0.01).结论:TRAIL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可能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之一;Ki-67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骨肉瘤组织中Ki-67明显过表达,而TRAI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表明两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拮抗作用.如能抑制Ki-67的表达,促进TRAIL的表达,有可能提高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低危型HPV6/11及高危型HPV16/18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尖锐湿疣不伴非典型增生、子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级、子宫颈鳞状上皮CIN Ⅲ级、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五种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PV与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将150例子宫颈病变患者的标本制成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法对其进行6/11型及16/18型HPV的测定,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低危型HPV6/11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尖锐湿疣、子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级、子宫颈鳞状上皮CIN Ⅲ级、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90%、33.33%、0、0,其中尖锐湿疣组HPV6/1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01);CIN Ⅰ组与CIN Ⅲ及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PV6/11在上述五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恶性度呈负相关(rs=-0.370,P<0.001).高危型HPV16/18在慢性子宫颈炎、尖锐湿疣、CIN Ⅰ级、CIN Ⅲ级、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67%、10%、56.67%、76.67%,CIN Ⅲ及鳞癌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CIN Ⅲ与鳞癌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10);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PV16/18在上述五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恶性度呈正相关(rs=0.628,P<0.001).结论 低危型HPV6/11主要引起子宫颈尖锐湿疣及CIN Ⅰ;高危型HPV16/18与CIN Ⅲ及子宫颈浸润性鳞癌关系密切,是引起子宫颈CIN Ⅲ及浸润性癌的主要因素.对HPV在子宫颈病变中检测及分型有助于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和监测,尤其是对子宫颈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NA干扰下调MeCP2基因后对人肺癌A549细胞RASSF1A和C/EBPα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MeCP2的碱基序列设计并合成短发夹RNA(shRNA),构建质粒表达载体,用阳离子脂质体法体外转染A549细胞,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RT-PCR法检测MeCP2抑制效果及RASSF1A和C/EBPα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MeCP2的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MeCP2/Ⅰ和pSilencer-MeCP2/Ⅱ,与空白组和阴性组相比,pSilencer-MeCP2/Ⅰ和pSilencer-MeCP2/Ⅱ组均可有效抑制MeCP2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7.6%和70.3%。且在上述两组中C/EBPα表达分别上调约115%和13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与空白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SSF1A的表达在各组细胞中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癌A549细胞中MeCP2基因的表达可被RNA干扰载体有效抑制,进而导致细胞中部分与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植物化学药物槲皮素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效应,并探讨槲皮素对抗宫颈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浓度为10、20、40、80和160μmol/L槲皮素处理HeLa细胞,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在作用24、48和72h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槲皮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的MK和Caspase-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使用浓度为1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HeLa细胞48h凋亡率为(2.18±0.04)%,20μmol/L为(3.75±0.11)%,40μmol/L为(6.04±0.07)%,80μmol/L为(9.65±0.04)%,160μmol/L为(21.41±1.81)%,与空白对组的(1.64±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80,P〈0.01;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HeLa细胞中MK mRNA和蛋白表达依次下降,其中80和160μmol/L组下降较明显,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表达增强,P〈0.01。MK与Caspase-3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22,P〈0.01;MK与Caspase-3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55,P〈0.01。结论:槲皮素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MK、上调Caspase-3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宫颈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氟-18-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的标准摄取值(SUV)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18F-FDG PET-CT扫描并经手术确诊的NSCLC患者33例,Survivin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NSCLC病例PET-CT的SUVmax平均为10.5±5.4,SUVmax与病理类型(鳞癌和腺癌,r=0.432,P=0.012)、临床分型(中心型和周围型,r=0.379,P=0.029)及病灶大小(r=0.743,P=0.000)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为84.8%(28/33),腺癌的阳性表达高于鳞癌,u=2.29,P=0.022;SUVmax与Survivin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性别、病理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ET-CT的SUVmax与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型及病灶大小有关,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病理类型有关,SUVmax与Survivi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凋亡的影响作用,探讨姜黄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等分为4组,分别用0、5、10和20μmol/L的不同浓度姜黄素对该细胞株作用48h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BIRC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IRC7蛋白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5μmol/L姜黄素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3.28±5.28)%,10μmol/L为(19.24±4.15)%,20μmol/L为(36.93±4.7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8,P〈0.01。5μmol/L姜黄素作用于A375细胞48h后凋亡率为(15.88±7.21)%,10μmol/L为(22.31±5.63)%,20μmol/L为(31.61±4.82)%,对照组为(3.36±1.5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8,P〈0.01。0μmol/L姜黄素作用A375细胞48h后BIRC7基因mRNA表达相对倍率为6.15±1.11,5μmol/L为4.54±1.23,10μmol/L为3.36±0.66,20μmol/L为2.54±0.6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43,P=0.015。0μmol/L姜黄素分别作用A375细胞48h后细胞BIRC7蛋白表达相对比值为0.88±0.36,5μmol/L为0.71±0.28,10μmol/L为0.56±0.14,20μmol/L为0.43±0.15,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6,P=0.037。伴随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升高,A375细胞的生长呈显著抑制状态,呈剂量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BIRC7mRNA和BIRC7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增殖,也可以促进其凋亡,具有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通过下调BIRC7基因的表达促使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Bcl-2,Bax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法联合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Hp感染情况,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Hp(+)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r=0.288);Hp(+)组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ax蛋白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r=-0.536)。结论: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与Bax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性,提示Hp感染与细胞凋亡,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c-myc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鲜肿瘤及黏膜标本各20例IDO mRNA表达,采用SP法检测肿瘤石蜡标本84例及黏膜22例IDO、c-myc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c-myc蛋白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在浸润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蛋白表达高于非浸润型(x2=5.600,P=0.018),随着组织分级及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增高,IDO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x2=20.268,P=0.000;x2=12.075,P=0.007).c-myc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44例(52.4%)表达阳性,二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33,P=0.001);c-myc蛋白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类、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无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蛋白表达强度与c-myc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05,P=0.047),与组织学分类、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呈正相关(r=0.258,P=0.018;r=0.491,P=0.000;r=0.365,P=0.001).IDO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7.696 1±1.745 2)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6.397 0±1.205 1)(t=2.367,P=0.023).Ta~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 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803 4±1.567 5,明显低于T2~T4期的9.183 8±0.690 3(t=4.955,P=0.000);IDO mRNA在Ⅰ、Ⅱ、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7.058 7±1.771 5、7.934 2±1.530 5、9.290 7±0.574 5,随着分级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9,P=0.011).结论 IDO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相关,c-myc表达强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变进展无关,但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变发生有关.IDO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预测因子,IDO、c-myc有可能成为肿瘤化疗的一个分子靶向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腺瘤36例,乳腺癌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EGFR和C-erbB-2阳性率。结果:在乳腺癌中Ang-2,EGF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63.95%(55/86),56.98%(49/86)和70.93%(61/86),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P〈0.001)。在浸润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三种基因蛋白阳性率高于非浸润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是高度正相关(r=0.73);Ang-2和C-erbB-2,EGFR低度正相关。结论:Ang-2,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检测它们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激素受体(hormone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特异性核基质结合蛋白(specialATrichsequencebindingprotein1,SATB1)的表达,探讨HR与HER-2、SATB1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HER-2及SATB1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统计学方法分析HR(包括ER及PR)的表达与HER-2、SATB1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ER及PR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正相关(r=0.286,P=0.010;r=0.249,P=0.026),ER的表达与肿瘤分级负相关(r=-0.306,P=0.006);ER及P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情况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HR的表达与SATB1、HER-2及SATB1/HER2双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r=-0.248,P=0.027;r=-0.392,P〈0.001;r=-0.150,P〈0.001)。结论:HR阳性患者治疗及预后相对较好;乳腺癌组织HR的表达与HER-2和SATB1呈负相关关系,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联系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230例肺癌、160例结肠癌、125例胃癌、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石蜡标本及其对应的血液样本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ERCC1 mRNA在4种肿瘤的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肿瘤的癌组织中ER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相对应外周血中的表达(P<0.05),且肿瘤组织与外周血ERCC1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肺癌:r=0.430,P<0.001;结肠癌:r=0.553,P<0.001;胃癌:r=0.583,P<0.001;乳腺癌:r=0.501,P<0.001)。肺癌、结肠癌及乳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ERCC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胃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无关,而男性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高于女性(P<0.05)。结论 通过检测肺癌、结肠癌、胃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ERCC1的表达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