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于忠东 《塑料包装》2013,(1):23-26,31
本文研究了水泥复膜塑编袋的老化性能,通过对水泥复膜塑编袋经紫外线直接照射后的拉伸负荷和断裂强度伸长率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时间的不断增加,其中未填加防老化剂的水泥复膜塑编袋在夏季露天阳光直接照射30天后,断裂强度保持率14%;填加防老化剂的水泥复膜塑编袋在加速老化实验12小时后,相当于室外32天,断裂强度保持率65%。说明添加一定数量的抗老化剂比不加抗老化剂的复膜塑编袋基布断裂强度保持率明显提高,使用寿命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冬季水泥包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仁龙 《塑料包装》2020,30(1):104-105
本文介绍了一种满足编织袋胶黏性能的同时能延长编织袋使用寿命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添加有天然橡胶乳,天然橡胶最大的特点是胶黏性强,韧性强,环境友好,应用广泛,添加天然胶乳能增加胶黏剂的胶黏性和抗老化性能,延长编织袋的使用寿命,添加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增加编织袋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3.
时凯 《塑料包装》2011,21(2):18-22
随着聚丙烯编织袋,集装袋在我国进30年的发展,在包装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老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如何保证编织制品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避免被客户索赔,显的日趋重要.本文从聚丙烯的光,氧老化机理出发,简述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抗老化方案,结合实例,介绍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在聚丙烯编织袋,集装袋的长效抗老化配方设计方面所做的研究,介绍抗紫剂JC-790B在各类基布,各类配方下的紫外及自然光暴晒下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防静电塑料编织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端设置有提手,所述袋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表面转动连接有背带,所述背带表面设置有拉环,所述袋体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大拉链,所述袋体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耐磨层外表面设置有商标区,所述耐磨层内侧设置与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部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内部设置有保温层,由于聚丙烯属体积电阻车偏高容易产生静电而导致吸灰现象,因此必须对聚丙烯进行抗静电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因此在本装置中防静电层,将聚丙烯颗粒,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颗粒抗老化母粒、抗静电剂、紫外光吸收剂进行充分混合复配,通过抗静电剂的添加,提升聚丙烯的杭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王仁龙 《塑料包装》2024,(1):35-39+30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熔指聚丙烯再生料生产的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在聚丙烯回收料完成降解后,再加入少量的复合抗氧剂,可以有效终止高熔指聚丙烯再生料中的残留的过氧化物产生的自由基,制备得到的编织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同时避免影响分子量调节剂的使用效率以及消耗大量的分子量调节剂,从而减少严重的气味问题。此外,本技术仅需添加少量的分子量调节剂,即可获得降解程度和流动性适中的聚丙烯,不会出现因分子量调节剂分解过快导致聚丙烯降解程度不够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平衡聚丙烯的降解程度、分子量调节剂过量导致的气味残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和江苏常州生富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纳米碳酸钙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日前已研制出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成本的纳米聚丙烯母粒。该项目科技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在建材、包装材料等方面对聚丙烯产品的力学强度、抗老化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聚丙烯为原料的编织袋,作为包装材料出口  相似文献   

7.
利用深度萃取脱油方法制备高软化点硬沥青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对聚丙烯进行添加改性,并通过人工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对改性后的聚丙烯进行抗老化性能的测试表征,相应的红外谱图以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沥青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的抗光老化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编织袋用耐候性塑料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编织袋用聚丙烯材料耐候性差,使用过程中极易老化降解和自然氧化,编织袋综合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所述编织袋用耐候性塑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对苯二胺溶于乙酸乙酯后与磷酸三钠混合得改性对苯二胺;将改性对苯二胺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处理后干燥得防老剂;将聚丙烯树脂和防老剂共同混合,然后加入填料和相容剂,继续混合,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耐候性塑料。本技术制备的耐候性塑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抗氧化性和抗老化性;同时具有良好耐摩擦性、韧性和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深度萃取脱油方法制备高软化点硬沥青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对聚丙烯进行添加改性,并通过人工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对改性后的聚丙烯进行抗老化性能的测试表征,相应的红外谱图以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沥青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的抗光老化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新型成核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木糖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聚丙烯成核剂,用1H-NMR,13C-NMR确定了结构.研究了该类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和结晶形态的影响及成核剂添加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的成核剂使聚丙烯的雾度降低46.8%,透光率增加7.45%,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8.0%和11.2%,聚丙烯的结晶温度从109.8 ℃提高到120.96 ℃,显著改善了聚丙烯的物化性能.当成核剂添加量超过0.3%后,聚丙烯的各项性能变化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1.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bamboo-glass/polypropylene hybrid composit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ging and accelerated aging on tensile and flexural behavior of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BFRP) and bamboo-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hybrid composite (BGRP), all with a 30% (by mass) fiber content, were studied by exposing the samples in water at 25°C for up to 1600 h and at 75°C for up to 600 h. Reduction in tensile strength for BFRP and BGRP was 12.2% and 7.5%, respectively, after aging at 25°C for about 1200 h. Tensile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BFRP and BGRP were reduced by 32%, 11.7%, and 27%, 7.5% respectively, after aging at 75°C for 600 h. While the strengths of the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reduce with sorp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rocess can be delayed by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glass fiber. Moisture sorption and strength reduction are further suppressed by using maleic anhydride polypropylene (MAPP) as a coupling agent in both types of composite system.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纳米粘土与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和抗老化性能,采用物理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多应力蠕变回复试验(MSCR)和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对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老化试验(RTFOT)前后的不同纳米粘土掺量的纳米粘土/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对比,探讨短期老化前后不同纳米粘土掺量下纳米粘土/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粘土能明显地提高SBS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随着纳米粘土掺量的增加,纳米粘土/SBS复合改性沥青短期老化后的抗车辙因子、不可恢复蠕变柔量等性能指标不同程度改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活化的纳米粘土表现出较好的化学活化效果和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考虑老化的温拌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温拌剂和热老化对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对原样、短期老化、长期老化的沥青混合料,利用UTM-100进行了0℃、-10℃和-20℃下的小梁弯曲试验和小梁弯曲蠕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用蠕变试验数据拟合出伯格斯模型参数,计算出温度应变能密度,进而由弯曲和蠕变试验结果预估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开裂温度,作为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一个综合指标;可以用延时拌和法表征沥青混合料在短期老化过程中达到平均老化程度的热老化方法;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不同老化程度下低温性能发生变化是由于拟合参数发生了变化;温拌剂在一定程度下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抗短期老化性能;发现加入有机降黏型RH温拌剂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而益路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利,故在寒冷地区推荐使用益路温拌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疆强紫外线与干热环境对木塑复合材料抗老化性能的影响,添加不同种类抗老剂(UV-531、1010和168),采用挤出成型制备麦秸/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进行90天新疆户外老化。测试和分析麦秸/PVC复合材料老化前后表面官能团和颜色变化、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计算羰基指数、木质素指数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老化后表面麦秸纤维与PVC发生分解,出现褪色现象,粗糙度升高,力学性能下降。抗老剂均能提高麦秸/PVC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其中,添加抗老剂UV-531的麦秸/PVC复合材料效果最优,与对照组相比,其羰基指数提高了19.27%,木质素指数降低了4.44%,色差ΔE降低了11.12%,表面粗糙度Sa降低了33.38%,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5.87%和6.44%,表面更平整,麦秸裸露少。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木塑复合材料抗老化效力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参考,有利于延长木塑复合材料在新疆干热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SPTW 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峻岭  魏风军 《包装工程》2016,37(13):14-18
目的研究六钛酸钾晶须添加量的不同对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六钛酸钾晶须(SPTW),利用熔融共混法,将改性过的六钛酸钾晶须与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熔融共混制得PP/PP-g-MAH/SPTW复合材料。结果比较不同含量的六钛酸钾晶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添加适量改性过的六钛酸钾晶须可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六钛酸钾含量的不断增加,其弯曲强度也增大,当SPTW的质量分数为12%时,弯曲强度提高了21.5%,随着含量的继续增加,弯曲强度开始下降;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SPTW质量分数为8.3%左右时,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9.7%和31.8%。结论在聚丙烯中添加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SPTW,其质量分数为12%时,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磁动态注射机注射成型聚丙烯试样制品,并用热老化试验箱人工加速其试样的老化降解。对比分析了稳态注射和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试样制品热氧老化期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聚丙烯试样制品老化前后羰基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注射成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聚丙烯制品的力学性能,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制品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制品在热氧老化过程中,其力学性能保持率高于稳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制品。采用振频为8 Hz、振幅为0.10 mm的动态注射成型的聚丙烯试样制品的抗热氧老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Well characterised dough moulding compound (DMC) and woven glass fibre-reinforced phenolic (GWP) recyclate fille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s reinforcements for polypropylene.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use of treatment systems to enhance fibre-matrix interfacial bond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grafted polymer and coupling agent,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recyclate/polypropylene composite properties are possible, the levels obtained critically depending on glass fibre content. The role of the recyclate particles in initiating failure is discussed, as is the influence of compounding route on recyclate integrity and molecular mass changes to the host polymer matrix.  相似文献   

18.
以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为提取液,使用抽提方法从无氨新鲜天然胶乳中提取天然脂类物质。将所提取的脂类物质皂化分离出了β-谷甾醇。测试并分析了β-谷甾醇对天然橡胶(NR)、异戊橡胶(IR)老化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谷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是存在于NR中的天然防老剂,很好地改善了NR的老化性能,对IR也有良好的抗老化效果,并且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天然橡胶和异戊橡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氧化石墨烯对阻尼丁腈橡胶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腈橡胶(NBR)为基体,添加由改进Hammer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和经过表面改性过的氧化石墨烯(MGO),制备出有着较高阻尼性能的阻尼材料,借助DMA,AFM,SEM等手段,研究NBR/GO与NBR/MGO共混物的阻尼与抗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GO与MGO于NBR中后,损耗角正切值(tanδ)增大,且其抗老化性能也有所改善,添加较少量GO于基体中时,其抗老化性能较好,添加MGO于基体中时,添加量与共混物的抗老化性能关系不明显,说明GO和MGO的分散性对其抗老化性能有正相关性。通过微观分析发现,团聚是共混物抗老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添加GO和MGO后所形成的界面效应则是其阻尼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