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霉素联合顺铂对人胃癌组织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作用,初步探讨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7,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顺铂分别单独及联合用药作用于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阿霉素和顺铂能抑制SGC-7907细胞的增殖,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抑制率远远高于单药组(P0.01)。流式细胞测定仪显示单用阿霉素、单用顺铂以及联合用药在24 h内对SGC-7907细胞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89±1.25)%、(19.51±1.33)%、(30.02±2.49)%,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Bax增加和Bcl-2减小更为明显,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霉素与顺铂联合用药效果明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激活Bax、抑制Bcl-2和活化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与热疗联合对2株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确定羟基喜树碱的工作浓度,并以该浓度进行化疗或与热疗联合,计算24h和48h时的细胞生存率,根据Veleriote法判断热化疗联合24h或48h的作用效果;24h时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以24h时IC20~IC30的药物浓度作为试验的工作浓度,确定HCPT对2株细胞系的工作浓度均为3μg/mL。单纯43℃热疗60min在24h对2株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P<0.05),在48h时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CPT在24h时对SGC7901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与43℃热疗60min联合后在24h和48h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HCPT3μg/mL与热疗联合作用24h或48h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HCPT化疗或与热疗联合在24h和48h时均对BGC823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HCPT3μg/mL与热疗联合作用24h时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次加作用,在48h时呈明显的协同作用;24h时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细胞的凋亡情况发现,热疗组、HCPT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HCPT3μg/mL与43℃热疗60min联合在24h和48h时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在24h时呈次加作用,在48h时呈明显的协同作用,这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四种含RGD的细胞粘附肽(RGD、RGD(NH2)2、RGDS、RGDS-NH2)对人胃癌细胞BGC823(Human stomach cancer BGC823)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含四种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检测四种含RGD对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HE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和凋亡细胞的DNA片段分析等方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含RGD能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其含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引发这一途径。结论含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在介导细胞凋亡中,RGD具有高度保守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肽(RGDS)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Human stomach cancer BGC823)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RGDS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RGDS处理BGC823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RGDS对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HE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和凋亡细胞的DNA片断等方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以及定性、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RGDS能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RGDS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引发这一途径.结论 RGDS能够通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多药耐药的可能机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逐步递增顺铂浓度持续作用法诱导获得SGC7901/DDP,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IC50)和耐药指数RI,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内罗丹明123积累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MRP-2、MRP-3、 MRP-5、ERCC1、 Survivin的mRNA表达,及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Bcl-2的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耐药胃癌细胞株SGC7901/DDP与其亲代药物敏感胃癌细胞株 SGC7901凋亡相关蛋白 Survivin及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9.86,并对盐酸阿霉素,氟尿嘧啶交叉耐药,SGC7901/DDP细胞与亲本细胞SGC7901相比,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细胞减少,G1、G2期细胞增多,细胞蓄积罗丹明123能力下降,MDR-1、MRP-1、MRP-2、MRP-3、MRP-5、ERCC1、Survivin、Bcl-2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表达下降, Survivin、P-糖蛋白上升。结论耐药机制可能与MDR-1、MRP-1、MRP-2、MRP-3、MRP-5、ERCC1、Survivin、Bcl-2的表达上调和Bax、Caspase-3表达下调有关,以及Survivin与P-糖蛋白表达上调,提示多种耐药机制参与顺铂引起的胃癌细胞耐药。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p53腺病毒提高胃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加胃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胃癌细胞BGC-823,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MTT法测定重组人p53腺病毒单独及联合顺铂用药的不同浓度处理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BGC-823 48h,p53蛋白在BGC-823中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用药增加顺铂的敏感性,有剂量时间的依赖性。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BGC-823细胞诱导凋亡并增加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为p53基因治疗与胃癌化疗临床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麦及顺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VEGF、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参麦及顺铂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单用顺铂组,有效浓度为1.25 μg/ml,起效时间为72 h,其抑制率为(8.70±0.57)%,联合用药组,有效浓度为顺铂0.625 μg/ml,起效时间为48h,其抑制率为(8.87±0.10)%.行Hoechst33258染色可见细胞核出现固缩、边集,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现象;RT-PCR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物作用后Bcl-2、VEGF的mRNA表达降低,Caspase-3mRNA表达升高.结论 参麦与顺铂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用顺铂相比,参麦与顺铂联合可有效减少顺铂的用药剂量,促进凋亡,其作用与协同促进Caspase-3的高表达及Bcl-2、VEGF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作用于人宫颈鳞癌Caski细胞后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和机制。为临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宫颈鳞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Caski细胞,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顺铂处理Caski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米非司酮对Caski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及其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并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法测定米非司酮对Caski细胞HPV—E6,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结果显示,1.25、2.5mg/L的米非司酮对Caski细胞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与顺铂合用时能增强顺铂对Caski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米非司酮(1.25mg/L)对Caski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但能促进顺铂(1.0、2.0、4.0mg/L)诱导其凋亡。FITC荧光标记FCM法结果显示,米非司酮作用于Caski细胞后,HPV—E6、Bcl-2蛋白表达下调,p53、Bax蛋白表达上调,呈浓度依赖方式。结论:米非司酮能增强顺铂对Caski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并对Caski细胞有增殖抑制和化疗增敏作用,与下调HPV16-E6、Bcl-2蛋白表达,上调p53、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岛素(INS)联合顺铂(DDP)对人宫颈癌 HeLa 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经INS、DDP单独或联合作用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Annexin V-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加药处理组的细胞周期时相变化情况;Western blot 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 JNK2、p-JNK2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INS无抑制细胞增殖作用,DDP单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两药联合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DDP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细胞凋亡结果显示:INS无促细胞凋亡的作用,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DDP单药组(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DDP、INS单药均能促进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变;联合用药组HeLa细胞S期比例增加更加明显,与DD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JNK2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 p-JNK2、caspase-3于DDP组及 DDP+INS 组中表达增加,联合用药时增加更为明显,与DD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NS组中三种蛋白表达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INS 可增强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协同DDP促进细胞由G0期步入S期,上调p-JNK2及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奥沙利铂对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奥沙利铂作用于骨髓瘤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半定量RT—PCR检测Bcl-2、caspase-8及caspase-3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可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时间(r=0.979)和浓度(r=0.949)依赖性增强;24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奥沙利铂组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细胞碎片增多,可见凋亡细胞;48h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典型凋亡改变,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组RPMI8226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奥沙利铂作用24h后,骨髓瘤细胞被阻滞于S期(P〈0.05);而作用48h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P〈0.05);奥沙利铂作用48h,细胞既l-2mRNA与Bcl-2蛋白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caspase-8及caspase-3mRNA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奥沙利铂可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将细胞阻滞于S期,上调caspase-8、caspase-3mRNA表达有关;奥沙利铂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可能不通过调节bcl-2基因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恩度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随机分为恩度组、多西他赛组、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无药物干预对照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及MMP-9、MRP、Bcl-2、BaxmRNA和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多西他赛与恩度对PC-3细胞增殖有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的抑制率高于单独用药(F=8.38~16.39,P〈O.05),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加(F=210.60,q=4.08,P%0.05)。与恩度组、多西他赛组比较,恩度与多西他赛联合组的MMP~9、MRP、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F=48.32~201.27,q=8.47~16.87,P%0.05),BaxmRNA表达明显升高(F=101.60,q=4.46~11.29,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121.80,q=2.95~26.92,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F=342.80,q=3.23~5.26,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恩度对PC-3细胞的生长均有-定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机制与降低MMP-9、MRP、Bcl2表达、增高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疟药氯喹(CQ)增强顺铂(DDP)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建立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将24只荷瘤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DP组、CQ组和CQ+DDP组。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每3日测量肿瘤体积。给药结束时处死裸鼠,剥离移植瘤,称重。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beclin-1、LC3Ⅱ/Ⅰcaspase3和P-gp表达,RT-PCR技术检测MDR1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DP组移植瘤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抑瘤率为47.6%,而且Beclin1和LC3表达增加,LCⅠ转换LCⅡ增多。联合氯喹后,抑瘤率提高至84.7%(P<0.01),LC3Ⅱ/Ⅰ比值下降;检测到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MDR1/P-gp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氯喹能增强胃癌裸鼠移植瘤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自噬活性和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靶向survivin ASODN。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ham)、单纯脂质体对照组(Lip)、正义链转染对照组(Lip-SODN)、ASODN转染组(Lip-ASODN)。作用12、24、48 h后收获各组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survivin表达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中Ki67表达。结果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转染后的胃癌细胞出现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细胞中Ki6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胃癌细胞能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520a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520a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慢病毒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过表达miR-520a,在体外观察miR-520a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以及对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异种移植瘤实验观察过表达miR-520a对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iR-520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miR-520a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且在顺铂耐药SGC7901/DDP细胞中的表达更低。miR-520a过表达能够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miR-520a过表达促进SGC7901细胞对DDP的药物敏感性增加。异种移植瘤实验发现miR-520a过表达的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的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结论:miR-520a可抑制胃癌发生与发展,提高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基因BHRF1的表达对丝裂霉素诱发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BHRF1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HRF1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目的基因转染组,细胞对照组仅接种SGC7901细胞,空载体对照组将pcDNA3.1空载体转染入SGC7901细胞中,目的基因转染组将重组质粒pcDNA3.1-BHRF1转染入SGC7901细胞中。分别培养24、48和72 h后,用浓度为30 mg/L的丝裂霉素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凋亡小体。结果 pcDNA3.1-BHRF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MTT实验显示目的基因转染能明显拮抗由于丝裂霉素作用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BHRF1转染+丝裂霉素处理组凋亡小体明显少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 250.510,q=56.992、51.613,P〈0.01)。结论 BHRF1基因具有明显拮抗丝裂霉素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建立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模型,研究多药耐药机制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其逆转耐药作用。方法采用阿霉素(ADM)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ADM,MTT法检测SGC7901/ADM细胞对ADM、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AX)的敏感性及As2O3对其逆转耐药倍数,免疫细胞化学法(PV法)检测细胞P-糖蛋白(P-gp)、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GC7901/ADM细胞对ADM、VCR和TAX均耐药,耐药倍数分别是7.49、7.56及5.33。在As2O3作用48h后,3种抗癌药物对SGC7901/ADM细胞生长抑制50%时的浓度(IC50)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169.766-1 199.812,q=6.86-70.40,P〈0.01);耐药细胞经As2O3及环孢素A(CsA)作用后,P-gp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显著性(F=42.870,q=7.70-21.50,P〈0.01);As2O3高浓度组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上调,差异有显著性(F=7.220,q=6.63,P〈0.05)。As2O3作用组SGC7901/ADM细胞凋亡率随As2O3浓度增加而增加(F=1 986.63,q=21.23-95.08,P〈0.05)。结论 SGC7901/ADM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As2O3可逆转其耐药,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UC1过表达与食管癌细胞对紫杉醇及顺铂反应的关系。方法:构建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细胞株,建立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然后,对成瘤裸鼠腹腔注射顺铂(8μg/kg,d1、d7)及紫杉醇(20μg/kg,d1、d7)。每3 d测量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裸鼠体质量曲线;测量肿瘤的终末体积,计算肿瘤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化疗药物对肿瘤中Bcl-2及Ki-67表达的影响。结果:顺铂与紫杉醇都能抑制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移植瘤的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增加,与空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铂与紫杉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和紫杉醇对MUC1沉默的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不明显;顺铂与紫杉醇能够明显下调MUC1过表达的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顺铂与紫杉醇都能明显抑制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及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顺铂的抑制效应与紫杉醇无明显差异,但顺铂对裸鼠体质量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红英  张琍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7):46-49,52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c)抑制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MGC803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NIM对MMC-c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NIM对MMC-c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NIM能增强MMC-c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而对MGC803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 COX-2选择性抑制剂NIM能增强MMC-c对部分人胃癌细胞抑制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作用有无可能取决于癌细胞COX-2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pG ODN1826增强树突状细胞(DC)抗胃癌效应的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DC,用GM-CSF和IL-4培养,于第5天加入TNF-α并分成Ⅰ、Ⅱ、Ⅲ、Ⅳ、Ⅴ、Ⅵ、Ⅶ、Ⅷ组继续培养。第6天各组均加入胃癌细胞冻融抗原50μl,Ⅱ、Ⅳ、Ⅵ、Ⅷ组再分别加入CpG ODN182610μg/ml,第10天ELISA检测IL-12和IFN-γ的水平,MTT法检测CTL对MKN45、MKN28、SGC7901和A549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CpG ODN1826增强DC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第10天,加入CpG ODN1826后各组IL-12、IFN-γ的分泌量明显提高;CpG ODN1826协助DC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KN45、MKN28、SGC7901均有强烈的杀伤效应(P<0.01),杀伤活性显著高于A549(P<0.01)。体外应用CpG ODN1826对肿瘤细胞周期比例:G0/G1间期(MKN4568.35%、MKN2869.23%、SGC790169.80%),S期(MKN4539.45%、MKN2839.75%、SGC790139.55%),G2/M期(MKN456.50%、MKN286.30%、SGC79016.42%);与A549(G0/G1间期57.68%,S期25.13%,G2/M期18.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不同肿瘤细胞株的凋亡率分别为MKN4575.20%、MKN2373.87%、SGC790172.43%、A54951.43%,表明CpG ODN1826能显著增强DC对胃癌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促进胃癌细胞的早期凋亡(P<0.01)。结论 CpG ODN1826体外可显著增强DC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分裂增殖、促进凋亡,可作为胃癌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