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贮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华夏医学》2013,26(3):643-647
随着住院患者迅速增多,临床用血量持续增加,尽管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同时异体输血存在有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经血传播病毒的风险。因此,自体输血以其更安全、更方便,并能节约和拓展血液来源,缓解了临床用血紧张的局面,而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医疗用血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且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输注异体血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疾病。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不仅可减少或避免输注异体血给人体带来的潜在危险,而且在术中大出血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05月—2013年05月开展自体输血10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节省资源,保证输血者的安全健康,我国提倡自体血回输。自2000年-2004年,我院自制简易方法,外科手术中回收自体输血9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4月~2005年4月我院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92例,系外科、妇产科、泌尿科、骨伤科手术患者。年龄12~88(47.7)岁。病种分为外伤性肝、脾破裂8例,骨盆、股骨骨折12例,子宫肌瘤22例,前列腺增生10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5例,肾结石14例,胆石病21例。输血量30  相似文献   

6.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收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 5 2例择期手术病人 ,估计术中出血量大于 6 0 0ml,采用美国产CellSaver 5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术中出血 ,处理后回输 ;失血前、失血后、回输后 3个时点采血测血色素 (Hb)、血球压积(Hct)、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 :平均回收量 2 196± 6 2 0ml,平均洗涤量 5 172± 6 15ml,平均回输量 12 6 4± 4 18ml,其中 82 .7%(42 / 5 2 )未输库血 ;失血后与失血前、回输后与失血后比较Hb和Hct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K+ 回输前后变化显著 (P <0 .0 5 ) ,血气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安全有效 ,可以节约大量血源。  相似文献   

7.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实施自体血回收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4例肝移植手术者,术中使用国产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采用负压吸引法,将患者创面的血吸入贮血器内,通过与一定的抗凝剂混合后,浓缩的红细胞则进入贮血袋内,直接回输给患者.结果44例肝移植患者共计回收血液180 836 ml,其中最大回收量为19 143 ml,最小回收量为286ml.自体血的回输保证了手术的用血量,使得手术能顺利进行,减少了异体血的用量.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对于今后输血领域解决血源紧张、降低输血反应、避免输血传染病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和血浆代用品对择期性大手术出血及急诊大出血手术病例的生命体征及Hct、Hb、SPO2、SVP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脊柱、股骨、异位妊娠出血、肝脾破裂、血气胸、大动脉损伤手术病人60例,采用国产ZZ-2000自体型血液回收机。经过抗凝、回收、洗涤、浓缩、净化处理后回输给病人。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监测SBP、DBP、MAP、P、SPO2、HCt、Hb、CVP的变化值。结果 各项指标实验检测结果显示急诊病例与术前比较及术前择期病例与术前急诊病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在择期手术大出血和急性大失血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很好的作用,既避免了血源紧张,又预防了因输异体血液所致的输血疾病及输血反应,在增加输血安全性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中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方法:取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过程中血标本,测定其电解质及酸碱指标。结果:自体回输血钾离子浓度低于患者自身血钾离子浓度。结论:回收式术中自体输血有可能造成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4月至今,使用血液回收机,将56例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失血进行回收,自体回输,同时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学检查和手术后引流量、体温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异体输血回避率100%。通过血常规测定,红细胞、自细胞回收率90%以上。术后24h生化指标中除血浆总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值外,其余指标均正常。血液回收组术后引流量及体温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输血反应,无感染,血液回收效果良好。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血液自体回输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技术,是解决血源紧张和避免输血传染疾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临床输血风险与影响因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临床输血风险环节、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输血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44名输血对象的相关资料,运用SA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输血风险影响因素包括输血前患者血液检测情况(HIV、HCV、梅毒、HBV)、输血次数、成分输血量、住院天数、婚姻状况、年龄、平均输血量、全血输血量以及住院科室。  相似文献   

12.
陈辉莲 《医学综述》2009,15(16):2539-2540
目的探讨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北海市97例输血反应的病例资料。结果共28 922例次接受输血治疗,发生输血反应97例,输血反应率为0.34%,其中全血为2.00%,红细胞悬液为0.41%,洗涤红细胞为0.51%,血浆为0.19%,血小板为1.14%,冷沉淀为0;输血反应类型:变态反应24例,发热反应65例,呼吸困难3例,其他5例。结论红细胞、血小板的输血反应以发热反应为主,血浆的输血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输血次数越多,输血反应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临床成分输血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推广、普及成分输血;掌握成分输血的目的,坚持成分输血的原则,不断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使输血安全有效;不滥用血液,科学合理地使用成分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源,对于缓解血源的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成分输血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 302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4.6%、2.6%和0.5%,其中5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3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ALT>40 U/L者3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T升高者137例。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P-PA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规范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保障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回顾性调查3家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18 411份输血申请单中填写缺陷的情况。结果 18 411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13 333份,合格率为72.42%,有填写缺陷5078份,占27.58%。5078份共有8237处缺陷,以Hb、Hct、HIV、HCV、HbsAg、ALT、梅毒等检查结果漏填最多,占27.57%。输血同意书签字、输血史、妊娠史漏填或错填次之,占24.48%。患者血型、预约输血时间、血液成分、数量、单位漏填或错填居第三位,占21.17%。结论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存在缺陷,是引发医患纠纷的隐患,应引起医院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供血科室管理人员、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输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用血监督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临床输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秩序化,是提高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避免因输血产生医疗纠纷最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临床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50例临床输血患者采取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人性化整体护理服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结果:350例输血患者经过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均顺利完成输血过程,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且社会效益显著。结论:通过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人性化服务,更加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了解输血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新理念中的人文关怀,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选择与受者相容的血液成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筛查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结果116594例血清标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354例,阳性率为0.304%,其中慢性贫血患者(主要为血液病及肿瘤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2%,非慢性贫血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263%。在35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有孕产史者288例(288/354),占81.36%,无孕产史者66例,占18.64%。结论输血前检测ABO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是安全输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学4项检测的体会,探讨对受血前患者的相关病毒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肝抗体(抗-HCV)、艾滋抗体(抗-HIV)、梅毒(TPP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对3600个病例进行检测,丙肝(HCV)阳性有35例,占0.97%;梅毒(TPPA)阳性有68例,占1.89%;艾滋病(HIV)阳性有2例,占0.06%;乙型肝炎(HBV)阳性有520例,占14.44%。结论:通过对受血患者输血前做受血4项的检测,明确病人的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具有较大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择期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骨科行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术中只进行自体血回输的患者20例(A组)和术中仅输入异体血的患者20例(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要血常规指标、手术前后体温、术后恢复指标及用血费用。结果 A组患者术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用术中血量达到或超过4 U,自体血回输费用低于异体输血费用。结论自体血回输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指标。在用血量较大的情况下,自体血回输可以降低用血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临床输血病历。方法随机抽查621份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归档的输血病案。检查病案首页、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检验、输血适应证、输血护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输血评估及疗效评价7个项目,计算缺陷率和合格率。结果188份输血病案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缺陷病案比例为30.2%,其中43份病案存在2处以上的缺陷,缺陷病案比例为6.92%,共缺陷352次,进行各项不合格率统计。结论输血病案存在许多缺陷,医院必须加强对输血工作的管理,规范填写输血病历记录,提高输血病历记录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