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疗效。方法对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行半椎板切除术、开窗术、全椎板切除术、回植术治疗。结果症状完全消失者83例,仍疼痛者49例,需药物维持者4例,不能完全参加劳动者2例。结论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合理术式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时间长,疗效差;传统开放式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恢复慢。我院自2006年2月~2008年5月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现将二者手术特点、疗效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牵引、手法治疗、中药内服外用、理疗、功能锻炼;手术治疗采用扩大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加固定植骨术及术后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28例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疗效评定:优18例(64.3%),良6例(21.4%),好转3例(10.7%),差1例(3.6%)。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板开窗法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其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对10 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开窗法摘除髓核术并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 采用椎板开窗法摘除髓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优良达 97%。结论 本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济钢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117例1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合并有椎管狭窄或腰椎滑脱,结合症状体征等情况,行扩大开窗术76例,行半椎板切除术27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间触合术14例。结果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随访,疗效满意者95例,基本满意者22例,均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传统的髓核摘除术在掌握好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牵引、手法治疗、中药内服外用、理疗、功能锻炼;手术治疗采用扩大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加固定植骨术及术后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28例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疗效评定:优18例(64.3%),良6例(21.4%),好转3例(10.7%),差1例(3.6%)。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孙锋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37-38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小切口微创组和传统手术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小切口微创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微创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或扩大椎板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切口小,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患者卧床时间短,P〈0.05。结论: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等优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初次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14例,半椎板切除8例,全椎板切除4例;再次手术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随访24例,采用JOA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中发现原手术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连,尤以椎板切除者为著。再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7h,术中出血平均600ml;患者再次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8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5.2分,平均改善率78.6%。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次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减压和稳定等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椎间盘开窗,半椎板切除及全推板切除髓核摘除术三种术式在手术中的选择。我院1995-1998年共收治了43例,其中行全椎板切除有12例,半椎体切者22例,开窗者9例,术前术后分别进行症状和疗效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术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髓核突出的类型进行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术式的选择@刘锋$贵州水城钢铁公司职工医院骨科!553028@卢朝彬$贵州水城钢铁公司职工医院骨科!55302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1 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行开窗、半板、全椎板入路摘除椎间盘、扩大椎管、侧隐窝的治疗.结果 随访1~15年,术后症状、体症完全消失563例、基本缓解385例,优良率91.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相应不同手术方法,而大部分可经开窗或扩大开窗法达既充分减压又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稳定性,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26例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复发性腰间盘突出症;2、腰椎间盘突出巨大,终板破裂者;3、合并椎管狭窄需全椎板切除者;4、合并节段性不稳者;5、极外侧椎间盘突出需切除一侧关节突者。)进行减压的同时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评价疗效。结果 26例平均手术时间(160±26)m in,平均出血(510±53)m。l平均随访16个月,骨性融合率96.2%,患者主观满意度88.5%。并发症有硬脊膜撕裂3例。结论椎管减压、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外科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单侧椎板扩大开窗70例,单侧半椎板切除20例,全椎板切除18例。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JOA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5.8%。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手术治疗疗效取决于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因人而易,手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彻底减压与稳定;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黄俊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30-43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疗效及继发腰椎稳定性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后路开窗式(n=39)、半椎板切除(n=27)、全椎板切除(n=16)治疗,按照改良日本骨科学会的下腰痛JOA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术后腰椎稳定性。结果术后后路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优良率分别为94.9%、81.5%、62.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路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腰椎不稳定发生率分别为10.3%、33.3%、5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开窗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术后腰椎稳定性良好,而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手术欠佳。  相似文献   

16.
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华  周志群  卜海富 《安徽医药》2011,15(9):1143-1144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按突出部位:L3/L42例,L4/L510例,L5/S114例。均采用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进行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按M acnab标准评定,优1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微创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经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等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能够完全缓解,但术后总有一部分患者或多或少遗留有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症状。本院2005年5月~2008年7月采用小针刀、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半年依然有腰腿疼痛症状的患者12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及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5年8月-1999年3月采用椎板单侧或双侧开窝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8年,优良率93.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一经确诊及时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损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其中全椎板切除术6例,半椎板切除术9例,双侧扩大开窗30例,单侧扩大开窗11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良率92.86%。结论根据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应遵循的原则是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稳定结构的破坏,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双侧或单侧扩大开窗法,是手术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3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和全椎板切除的突出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记录患者2年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出现。结果开窗髓核摘除术治愈率为92.8%,继发率为6.5%,并发症率为2.4%,半椎板切除术治愈率为91.7%,继发率为8.3%,并发症率为4.3%。全椎板切除术治愈率为82.4%,继发率为15.8%,并发症率为17.4%。结论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但同时也伴有继发症和并发症的风险,需要谨慎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