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院自1999年11月至2003年7月行小儿颅内血肿手术治疗35例,现将有关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CT的普及,使外伤性颅内血肿(TICH)必须手术治疗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1,2]。近年国内外采用不同方法治疗TICH的报道日见增多。自1986年12月~1996年12月,我院对46例小儿急性TICH按不同病增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颅脑伤后3天内入院,年龄≤15岁,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幕上TICH;(2)伤前重要脏器无其它疾患及无严重合并伤。符合条件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3月~15岁。1.2治疗分组:(1)保守组20例,伤后应用脱水、止血、能量合剂、植皮质激素及一般脑功能康复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腹膜后血肿1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21例手术治疗,其中剖腹手术治疗55例(33.7%),介入血管栓塞32例(19.6%),剖腹手术+介入血管栓塞34例(20.1%),腹膜后血肿切开56例(34.4%).术后并发症16例,死亡7例.结论:腹膜后血肿伤情复杂,早期诊断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并强调根据不同类型的血肿及合并症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非手术治疗标准目前仍欠统一,对于中型及出血量在40ml以上的大型颅内血肿传统采用手术治疗。我院1993年-1996年除根据CT计算的血肿量大小、脑受压程度.并主要根据病人神志等临床表现对部分大型血肿保守治疗临床研究取得成功,从而避免了开颅取出血肿给病人所造成的手术痛苦。本就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6年2月至2001年10月,我们选用钻小孔抽吸血肿加尿激酶(UK)溶凝引流的微创方法,对42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外阴血肿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9年3月至200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外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外阴血肿由外伤引起的27例(64.3%)、产伤11例(26.2%)、外阴术后4例(9.5%)。36例行手术治愈,6例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对血肿直径〉4cm、有继续出血倾向的闭合性损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血肿直径≤4cm的闭合性损伤可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1].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钻孔(单孔或双孔)引流已成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办法[1].该方法安全、简单,疗效满意,住院日缩短,是一种较可靠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病人治疗效果不满意,需行开颅术或其他方法补救.我院自1993年9月~1998年9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97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其中16例失败,占16.5%.现总结分析失败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2002年8月~2004年12月对64例微创血肿清除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配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6例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病例。结果:恢复良好32例,轻残15例,重残3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后期辅以积极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40例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予以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予以治疗组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恢复率为17例,85.00%,对照组恢复率为11例,55.00%.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萍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6):478-479
由于分娩所致软产道裂伤、深部血管破裂 ,血液瘀积于阴道壁下形成血肿 ,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 ,若处理不当则可危及生命。产道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血肿切开缝合法、血肿囊外或血肿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法[1] 。近 1 2年来本院采用血肿腔及阴道腔同时填塞纱条即双腔纱条填塞的方法治疗 6 8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 989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 ,由本院住院分娩发病和外院分娩发病转诊及应邀会诊的病例共 1 2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采用双腔纱条填塞 6 8例为治疗组 ;采用血肿腔缝合加腔外纱条压迫5 2例…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9年5月~2004年5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60岁以上共47例,其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占同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6.9%.现将作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干血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27例外伤性脑干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以及预后。结果27例中19例经过保守治疗,8例经过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2年,按GOS分级:良好12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手术治疗、高压氧、亚低温、GM-l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脑干血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2002年2月~2003年2月共收治5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施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血肿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微创穿刺治疗22例颅内血肿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并发腹部血肿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方法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16例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腹部血肿,本研究采用一般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妇产科术后并发腹部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6例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能很快将血肿硬块清除,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方法 治疗基底节中等量(25ml-40ml)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方法 组(联合组)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后第14天时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第30天时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AM)评分和第90天时Barthel指数.结果 联合组与内科组、亚低温组、微创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均P<0.05),微创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内科组(P=0.032).联合组SSS评分、FA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其他组好(均P<0.05),其他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有一定优势,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血肿经典的治疗方法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量少者行非手术治疗。自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对38例硬膜外血肿行钻孔引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治.方法 对2002年~2011年收治的1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以头昏头痛、肢体肌力下降、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癫痫症状为主.治疗上167例采取钻孔引流术,29例采取开瓣血肿清除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复查CT示血肿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正确诊断并行钻孔引流术或开瓣血肿清除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方法,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3—2002年共收治小儿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48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10%(482例);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病理有其独特性,在治疗和预后上与成人有相异之处,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