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研究了运用直流电流和周期反向电流在硅氟酸中进行铅的电解精炼的阳极和阴极过程。不用周期反向电流,在电流密度为300A/m^3(3A/dm^2)条件下,铅在高浓度认中液中电解精炼,操作60 ̄80h(一个周期为95h)后阳极极化电压达到极限值(ΔΦAcr=200mA),这时铋和锑开始自动从阳极溶解,在阴极沉积。若用周期反向电流,即使95小时后,阳极极化电压也不会达到极限值(ΔΦAcr),阴极析出物为圆形  相似文献   

2.
简要概述了析出铅中银的来源及银在铅电解过程中的行为,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高银阳极铅电解条件下控制析出铅含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柏兹法铅电解精炼的供电系采用恒定直流电流。此种供电方式在阴极区产生铅离子浓度降低,阳极区铅离子浓度升高,引起浓差极化,导致阴极析出条件恶化和电能消耗增加。某些工厂曾采用过周期反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铟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物理状态,从而改善电解液上部与下部铟离子浓度相差较大,造成阴极析出铟不均衡,局部极化严重,达不到拟制局部快速电析等现象,使析出铟析出均衡,避免局部极化;拟制析出铟毛刺增长;降低槽温及槽压;确保高电流密度生产,提高电解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不同电解残渣添加量对电解电流电压曲线和对液镁汇集现象的影响研究,探讨电解残渣对镁电解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残渣严重影响液镁的汇集,且易吸附金属镁使其自身导电,故随电解残渣量的增加,电解过程中出现电子导电、电极电流分布不均匀和电解槽电压迅速降低等现象;电解残渣使阴极镁汇集变差,出现鱼鳞子镁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电解残渣吸附在阴极表面,造成湿润角减小;当电解残渣量小于6%时,其对电流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是吸附镁损失,而当其量大于6%时,将会出现电极电子短路现象造成电流效率降低,而通过原料净化和保护气氛电解2种方式可降低电解残渣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不同电解残渣添加量对电解电流电压曲线和对液镁汇集现象的影响研究,探讨电解残渣对镁电解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残渣严重影响液镁的汇集,且易吸附金属镁使其自身导电,故随电解残渣量的增加,电解过程中出现电子导电、电极电流分布不均匀和电解槽电压迅速降低等现象;电解残渣使阴极镁汇集变差,出现鱼鳞子镁现象,其主要原因为电解残渣吸附在阴极表面,造成湿润角减小;当电解残渣量小于6%时,其对电流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吸附镁损失,而当其量大于6%时,将会出现电极电子短路现象造成电流效率降低,而通过原料净化和保护气氛电解2种方式可降低电解残渣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大电流生产的情况下,铅电解的电调工作,直接影响电铅的析出质量和电流效率,很是重要。过去电调的检查工作是电调工蹲在槽子上,用手摸来进行的。由于蹲着爬行,工人操作很不方便;准确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很大。为了改革这种状况,我厂电调工人发挥冲天的革命干劲,狠批  相似文献   

8.
电解重量法测定烧结镍中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恒电流电解重量法测定烧结镍中镍,然后通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解残余液和酸不溶残渣中的镍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沉积在铂阴极上的钴、铜、锰、铁、锌等杂质元素的含量并对电解重量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修正。分别考查了电解液pH值、电解的电流和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解液的pH值为9.5,采用在2A电流下电解1 h,然后将电流加大到4A,在该电流下继续电解1 h的电解制度,电解效果较好。此法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比无明显差异,11次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3%。  相似文献   

9.
《有色冶金节能》2005,22(2):56-57
一种采用电解法将铝和锆同时电解析出形成合金而直接生产铝锆合金的方法问世。其特征是以铝和锆的氧化物为原料,采用熔盐电解法将铝和锆电解析出形成合金。  相似文献   

10.
王铎  李彦  郑凡  朱华 《中国锰业》2020,(2):13-17
为了减少氯化物体系电解金属锰中氯气的溢出量,通过电化学测试及电解实验探究了阳极电流密度、锰离子以及氯化铵浓度对氯气溢出量的影响。阳极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在氯化锰、氯化铵溶液中,阳极过程按电流密度分成两个区域:低电流区域,以Mn2+和Cl-的氧化为主要反应;高电流区域,以氧的析出反应为主要过程。电解实验证实上述结果,电流密度越高,氯气的溢出量越少;溶液中氯离子浓度越高,氯气的产生量也越多;纯氯化物体系电解金属锰在接近工业生产条件时,阳极过程难以完全抑制氯气的溢出,采用混合电解质为1 mol/L NH4Cl+0.5 mol/L(NH4)2SO4时,氯气溢出量低于检出限,无硒电解条件下,Mn沉积效率可达到72.81%。  相似文献   

11.
<正> 实践表明,在电解精炼和电解沉积中,阴极总会析出一定量的氢气;在铜电解精炼中,槽底不可避免的要出现铜粉;锌电积的电流效率波动在85~93%的较低水平。对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人们已有了认识,并采取措施,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阳极板中主要杂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展开分析,说明了杂质对电解析出铅质量和电解液电阻率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云铜铜电解过程清洁生产的实践。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降低了对电能、蒸汽的消耗,抑制了有害气体的析出等。  相似文献   

14.
余旭 《有色设备》2005,(2):34-36
分析电解新液温度对析出锌质量的影响,以及空气冷却塔制冷原理及制冷量不足的原因,根据冷却塔的制冷原理,提出几种改进措施并成功用于生产实践,大幅度提高了电解废液冷却塔的制冷能力,有效地控制了电解新液的温度。  相似文献   

15.
王宝军 《有色矿冶》2011,27(3):38-39,9
分析了铅电解生产时析出铅结晶发生波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析出铅结晶发生波动具体办法,稳定析出铅的物表质量从而减少短路、提高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电解方法分离碳、氮化物析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海静 《包钢科技》2001,27(2):87-89
本文对含铌,钒,钛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物析出的热力学条件进行了讨论,运用电解的方法对碳,氮化物析出物析出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的方法分析其组成。  相似文献   

17.
新添加剂在铅电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新添加剂工业试验及生产应用。实践表明,新添加剂对不同类型粗铅的电解精炼适应性好,槽电压降低,析出铅可省去除砷、锑精炼工序,将进一步完善铅电解工艺。  相似文献   

18.
关于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反应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反应中,既有R_2O_3直接电解,又有RF_3被电解的可能性。阳极上析出的氟又与熔盐中的R_2O_3发生氟化反应,因而导致了氟在整个电解反应过程中,反复地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总过程所消耗的原料是R_2O_3而不是RF_3。  相似文献   

19.
在973 K的LiCl-NaCl-MgCl_2-AlCl_3熔融盐体系中,用电解共沉积法获得镁基铝合金。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位法等电化学方法对体系进行测试,当Al~(3+)阴极电化学过程为极限扩散控制时,Mg和Al可以在相同的电位下共同在阴极析出,其析出比例可以通过加料调整。通过一系列恒电流电解试验制得了不同组成的铸态Mg-Al合金,其Al含量与设计偏差很小。  相似文献   

20.
传统铜电解存在电解效率低、耗费成本高等问题,无法高效生产铜电解电流,为此,对提高铜电解电流效率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利用铜氧化矿硫酸获得含铜料液,建立萃取剂体积分数,并通过反萃取获得富铜电解液。分析固体微粒对萃取剂的吸附能力,并考察萃取界面张力,进而获得阴极铜。设计实验,验证铜电解电流效率生产方法的有效性,并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电解效率,且耗费成本较低,能够满足高效生产铜电解电流的标准,并对电流稳定输出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