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骨密度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筛选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为脂肪肝组,另选50例老年T2DM非脂肪肝为对照组。均按照要求测定血压、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全套、尿酸、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矿物密度(BMD)。结果脂肪肝组体重、BMI、FINS、空腹C肽(F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IRI均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增高(P0.05),而ISI、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代谢综合征之后,T2DM合并NAFLD与BMD显著相关。结论老年T2DM合并脂肪肝与BMD、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56例T2DM患者。按病史和B超结果分为NAFLD组(DM+N)组和非NAFLD组(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5名为对照(NC)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结果与NC组相比,DM+N及DM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HOMA-IR指数及HCY均升高(P<0.05或P<0.01)。与DM组比较,DM+N组ALT、TG、FPG、FINS、HOMA-IR指数及HCY均升高(P<0.05或P<0.01)。HOMA-IR和TG是HCY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16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采集空腹血糖(FPG)、TG、TC、L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ALT、AST、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FCP)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于空腹状态下行腹部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诊断是否存在NAFLD。比较有、无并发NAFLD的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不同HbA1c、TG、TC、BMI水平分层的T2DM患者的NAFLD发生率;分析T2DM患者并发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单纯T2DM患者86例、T2DM并发NAFLD患者81例。T2DM并发NAFLD患者的HbA1c、TG、TC、BMI、ALT、FCP均高于单纯T2DM患者,糖尿病病程小于单纯T2DM患者(P均<0.05)。HbA1c>8.9%、TG>1.7 mmol/L、BMI>23.43 kg/m2的T2DM患者并发NAFLD的发生率较高(P均<0.05)。以是否并发NAFLD为因变量,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FCP(OR=0.737,P=0.009)、BMI(OR=0.786,P=0.003)、HbA1c(OR=0.996,P<0.001)是导致T2DM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控制不佳、血脂水平较高、病程短的T2DM患者更易出现NAFLD。FCP、BMI、HbA1c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BMI超过23.43 kg/m2、高脂血症的T2DM人群进行肝脏彩超筛查,及时预防NAFLD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139例,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无NAFLD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患者的各个相关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清胰岛素(FIn S)、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TG是糖尿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46例1型糖尿病(T1DM组)和49例2型糖尿患者(T2DM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TG、TC、LDL-C、HDL-C、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水平的差异;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周围神经病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FPG、FINS、2 h INS、FCP、2 h CP、TG、BMI、WHR、SB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与FCP、2 h CP、FINS、2 h INS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肽及胰岛素水平降低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120例NAFLD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T2DM)者32例(DFL组),不伴T2DM者88例(FL组),所有NAFLD患者根据B超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测定NAFLD患者及42例健康对照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反应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指标(HOMA-IS)等指标.结果:NAFLD患者的FINS,HOMA-IR均显著升高,ISI显著低于NC组(P<0.01);FPG,FINS,ISI,HOMA-IS是IR抵抗的主要相关因素;DFL组的FINS,HOMA-IR较FL组为高,ISI,HOMA-IS较FL组为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NAFLD患者轻、中度两组间HOMA-IR无显著差异(P>0.05),而重度脂肪肝患者的HOMA-IR明显升高(P<0.01).NAFLD患者血清TNF-α显著升高,APN显著降低(P<0.01);APN与TNF-α,IR呈显著负相关,与ISI呈显著正相关;TNF-α是影响APN水平的重要因素;TNF-α与APN,ISI呈显著负相关,与FPG,FINS,IR呈显著正相关,ISI,APN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NAFLD患者普遍存在IR,合并2型糖尿病的NAFLD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现象更为明显;TNF-α与APN呈显著负相关,且均与IR密切相关.APN作为保护性因子而TNF-α作为损害性因子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选取11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组56例,合并NAFLD组61例。比较两组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等指标。结果 NAFLD组INS、HOMA-IR、N及N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NL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NLR是T2DM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NLR比值变化可作为判断T2DM患者合并NAFLD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的235例农村地区老年T2DM患者,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5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结果 MS组与非MS组的平均年龄、性别、SBP、DBP、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组的体重指数(BMI)显著性高于非MS组患者(P<0.01);MS组FPG、1、2 h的餐后血糖、FINS及胰岛素抵抗(HOMA)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β细胞功能显著性低于非MS组(P<0.01);MS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5)、HDL-C显著性低于非MS组(P<0.01);MS组UA、hs-CRP、HbA1c、FCP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UA、TC、TG、LDL-C、HDL-C为最危险因素。结论与非MS组相比,合并MS的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BMI、UA相对较高,脂质代谢紊乱,更容易出现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M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84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和150例单纯T2MD患者,检测两组患者身高、体重、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等并进行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T2DM合并NAFLD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T2DM组比较,T2DM+NAFLD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胺酰转肽酶(GGT)、血尿酸(SUA)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BMI)、TG、HOMA-IR、ALT、SUA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血脂代谢紊乱,同时也与BMI、SUA、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伴脂肪肝和不伴脂肪肝组,检测空腹及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用HOMA模型计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分别测定其身高、体重、腰臀围、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组的WHR、BMI、FINS(空腹胰岛素)、2hINS(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TG(甘油三酯)较不伴脂肪肝组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及其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鸢尾素及代谢参数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与FPG、2 h PG、Hb A1c、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TG、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血清鸢尾素和多种代谢参数呈负相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初发1型糖尿病(T1DM)与2型糖尿病(T2DM)的鉴别诊断指标。方法选择110例T1DM患儿(T1DM组)和20例T2DM患儿(T2DM组),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别比较其糖尿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酮症酸中毒(DKA)、黑棘皮症发病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及有无胰岛素依赖。并设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①T1DM组发病年龄较小、发病急、DKA发病率高,多无糖尿病家族史,BMI及W/H低,无黑棘皮症,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多阳性,FINS及FCP显著降低,无胰岛素抵抗,需胰岛素治疗才能使血糖达标及维持生命。②T2DM多有明显家族史、发病年龄多在10岁以后、发病缓慢,多伴有黑棘皮症,超重或肥胖,自身免疫性抗体多阴性,FINS及FCP较正常升高,显示胰岛素抵抗,DKA纠正后一般不需胰岛素治疗,通过减肥、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等可使血糖达标。结论①黑棘皮症、肥胖、胰岛素抵抗及无胰岛素依赖为诊断儿童初发T2DM的特异性指标。②FINS及FCP水平降低、无胰岛素抵抗、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和维持生命是诊断儿童TIDM的特异性指标。③发病年龄、家族史、DKA及自身免疫性抗体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 o 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721例城镇青少年的长期随访,共有134例患有NAFLD,17例患有T2DM,其中12例为NAFLD合并T2DM.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NAFLD患者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样本的NAFLD患病率为18.6%,男性NAFLD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NAFLD患者的脂肪肝家族史比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中心性肥胖率、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T2DM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NAFLD青少年(P<0.05).NAFLD患者合并T2DM的BMI、腰臀比、脂肪肝严重程度、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 B 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ine transferase,γ-G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脂肪肝及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合并T2DM的NAFLD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28 kg/m2、中心性肥胖、脂肪肝及糖尿病家族史与城镇青少年NAFLD合并T2DM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BMI≥28kg/m2、糖尿病家族史是青少年NAFL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NAFLD患者T2DM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NAFLD青少年,肥胖(BMI≥28 kg/m2)和糖尿病家族史是青少年NAFLD患者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青少年NAFLD患者应有效控制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27例新诊断T2DM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NAFLD组67例,不合并NAFLD组60例。结果与不合并NAFLD组比较,合并NAFLD的新诊断T2DM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甘油三酯、血载脂蛋白-B、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血尿酸、丙氨酸转氨酶以及24h尿白蛋白(24hUALB)显著增高(P均<0.05);脂代谢紊乱、肥胖症、中心性肥胖、糖尿病肾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P、BMI和WHR对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合并NAFLD的新诊断T2DM患者有严重的代谢紊乱;合并NAFLD的T2DM与代谢综合征有密切关系;NAFLD易发生于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5.
对5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3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脂联秉(AP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分析APN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结果 显示,T2DM患者血清APN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血清APN与体质量指数、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负相关(P<0.05,<0.01).提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低脂联素血症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15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NAFLD将其分为NAFLD组(106例)和T2DM组(52例),另择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EGR1水平,并分析其与T2DM并发NAFLD的关系。结果 NAFLD组血清EGR1水平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EGR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EGR1与体质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负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总胆固醇(TC)、LDL-C、FPG、FINS、HOMA-IR和EGR1均与T2DM并发NAFLD密切相关。NAFLD轻度组的血清EGR1水平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EGR1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与T2DM并发NAFLD密切相关。检测血清EGR1可辅助判断NAFL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的变化。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并发和不并发脂肪肝的患者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餐后2h胰岛素(2hPINS)、餐后2hC肽(2hPC)、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MT。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IR、血清INS、TG、APO-B及MT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脂肪肝组腹型肥胖、冠心病发病率高。结论伴有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较非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肪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常与冠心病合并存在。伴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腹型肥胖、脂质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脂肪肝和冠心病的共同病因。因此,减肥、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对防治糖尿病脂肪肝,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56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与空腹血糖(FPG)的比值.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HOMA-β、IS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病率低、控制血糖效果显著以及治疗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316例,其中并发T2DM患者218例,未并发T2DM患者9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T2DM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并发T2DM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非T2DM组(59.6%对42.9%,P<0.05),体质指数(BMI)为(27.2±2.9)kg/m2,显著高于非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9.2±2.1)%,显著高于非T2DM组,血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0.9±0.2)mmol/L,显著低于非T2DM组,甘油三酯(TG)水平为(1.9±0.5)m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SUA水平为(335.8±72.6)μ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8.4±40.6)ml/min/1.73m2,显著高于非T2DM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为(5.1±2.6)mIU/L,显著高于非T2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9±1.1),显著高于非T2DM组;将性别、BMI、HbA1c、HDL、TG、SUA、eGFR、FINS和HOMA-IR作为自变量,将NAFLD患者是否并发T2DM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bA1c、SUA、FINS和HOMA-IR是NAFLD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BMI、HDL、TG和eGFR并不是影响NAFLD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不同SUA水平将其从低到高分为SUA-1、SUA-2和SUA-3组,结果在21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组人群糖尿病占比分别为21.5%、32.1%和46.3%,差异显著(P<0.05),在88例女性NAFLD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占比分别为10.2%、28.4%和61.4%,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30例男性人群,其占比分别为29.2%、34.6%和36.2%,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一些并发T2DM的危险因素,SUA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早期识别和防止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对降低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极大的帮助,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脂肪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9例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高诊断阈值(>0.676)、低诊断阈值(<-1.455)将T2DM合并NAFLD组分为纤维化亚组、不确定亚组、无纤维化亚组进行分析。结果(1)T2DM合并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C肽(FCP)、FCP代替胰岛素改良稳态模型指数(HOMA-C肽)均更高(P<0.01或P<0.05),而年龄、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T2DM患者(P<0.01,表1)。(2)逐步logistic回归提示BMI[比值比(OR)=1.325,95%CI 1.249~1.406]、ALT(OR=1.025,95%CI 1.013~1.038)、TG(OR=1.283,95%CI 1.105~1.490)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HDL(OR=0.532,95%CI 0.286~0.989)则是保护因素。(3) 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纤维化亚组占13.4%。与无纤维化及不确定两亚组比较,年龄、病程、BMI、WC、HC、收缩压(SBP)、AST/ALT、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增加(P<0.01),然而ALT、白蛋白(ALB)、TG、血小板(Plt)显著减少(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BMI、ALB、AST/ALT、Plt是T2DM合并NAFLD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T2DM合并NAFLD患者比例较大,与B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