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超临界萃取的综合影响,优选出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CO2最佳萃取工艺。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h,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4.0 mL/g,总黄酮得率是3.2%。研究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效率远优于传统提取方法,适用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大规模提取。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萃取山楂核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山楂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山楂核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山楂核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物中的总黄酮进行定量分析,用正交设计实验法考察了萃取温度、时间、压力和夹带剂用量对提取总黄酮的影响;并用大孔树脂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考察了乙醇浓度、体积和流速对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的影响。结果发现,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为1.0mL·g-1、萃取温度50℃、压力20 MPa和时间2h,总黄酮得率可达2.827%。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70%乙醇、体积为60mL、流速1.5mL·min-1,总黄酮得率可达5.32%。该提取方法和纯化条件简单易操作,可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黄蜀葵花的SFE-CO2(乙醇)提取工艺及镇痛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乙醇为夹带剂的CO2超临界萃取技术(SFE—CO2)萃取黄蜀葵花有效成分并进行工艺优化;研究萃取物镇痛活性.以液固比、压力、乙醇浓度、CO2流量、温度5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用小鼠扭体法来证明其镇痛药理活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0mL/g,萃取压力30MPa,乙醇浓度90%,CO2流量4kg/h,萃取温度65℃,乙醇与粉末直接混合加入、萃取时间1.5h,浸膏得率为5.43%,黄酮得率为0.29%,萃取物的镇痛率达60.7%.用SFE—CO3(乙醇)萃取法得到的黄蜀葵花萃取物具有较好镇痛效果,该法是一种较优越的黄蜀葵花萃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CO2超临界萃取川贝母游离生物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技术提取川贝母游离生物碱.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作为考察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压力、温度对生物碱提取的影响较大;川贝母游离生物碱的最佳萃取正交组合为:A1B3C3D2,即萃取压力20MPa,乙醇用量300mL,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5℃,萃取率达0.195%.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桔梗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桔梗中有效成分的工艺,以桔梗总皂苷的产率为考察指标,对比了无水乙醇、甲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等5种夹带剂,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等4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4 h,夹带剂用量100 mL/100 g,萃取率为0.363%.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压力、温度、夹带剂用量对茄尼醇的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及超临界萃取茄尼醇的动力学。通过过程优化,获得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茄尼醇的最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 Pa、温度40℃、95%乙醇的用量为150 mL/100 g烟叶。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最优条件下茄尼醇的萃取率,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山苍子油,以正交设计法考察萃取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与此同时,以DPPH法测定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并首次研究了夹带剂使用与不同提取时段对山苍子油提取率及其抗氧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25MPa压力和40L/h流量时,油得率可高达36.7%;单位时间内山苍子油得率随着时间推延呈锐减趋势,第1时段(0~20min)占总出油量的80.86%~97.11%;但从抗氧化效能看,第2时段(20~40min)得到的山苍子油透明度高,抗氧化效果也明显优于前者;在超临界萃取过程中加入夹带剂可以显著提高山苍子油得率及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为夹带剂,萃取率最高可达45.88%;以甲醇为夹带剂时,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达到最佳值,DPPH法测得IC50仅为0.30g/L,而对照组IC50。为7.63g/L.  相似文献   

8.
以三七主根为原料,进行超临界CO2萃取三七总皂苷的研究.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比并选择原料预处理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如下:萃取温度45℃,压力35MPa,CO2流量23kg/h,夹带剂300mL,轧胚4次,轧胚机轴间距0.2mm,萃取时间2.5h,提取率10.07%.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超临界萃取技术工业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用流动法测定了苯甲酸在35.0、45.0、55.0℃,8.0 -23.0 MPa条件下,在超临界CO2和含乙酸乙酯(C4H8O2)、乙醇(C2H6O)或C4HBO2+C2H6O(摩尔比为1:1)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夹带剂的摩尔分数为0.02.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及各种夹带剂的效应和作用机理.用改进的chrastil方程和化学缔合模型分别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7.56%和4.83%.  相似文献   

10.
以分离蛋白乳清废液为原料进行水解,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水解混合物中的异黄酮苷元.结果表明: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添加比例8%,乙醇/水的体积比7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120 min,异黄酮的提取率为79.2%.以ESI/MS确定了主要提取的异黄酮苷元为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油茶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参数。单因素实验最佳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4。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子,以茶皂素提取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茶皂素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72%、提取时间为3.8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4.5,提取得率预测值为14.54%,验证实测值为14.22%,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黑茶的抗氧化性作用.方法:采用溶液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出黑茶的乙醇提取物,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黑茶乙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以及还原能力.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黑茶提取物的含量增加其对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以及还原能力都逐渐增强.当提取液体积为0.20 mL时,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达到最大为51.70%.在黑茶提取液体积达到0.16 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达到最高为87.44%.黑茶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正相关性A=0.040 3+2.007 4V,相关系数为0.999 6.结论:黑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在超声条件下,研究浸提液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4个条件对儿茶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浸提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0min、料液比1:12(W/V)、乙醇浓度为70%(V/V)时,EGCG的浸提率达到24.37%,较之常规溶剂浸提法提高了39.58%。研究还发现,...  相似文献   

14.
超声-水浸提茶皂素及茶皂素水溶液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浸提法提取茶皂素,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探讨了茶籽粕颗粒粒度、料液比、超声浸提时间和超声浸提温度四个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籽粕颗粒粒度、超声提取时间和超声提取温度对荼皂素得率均有极显著影响,料液比对茶皂素得率有显著影响.其较佳提取条件为:茶籽粕颗粒粒度为60 ~100目,料液比为1∶9,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50℃,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1.32%.测定水提得到的茶皂素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对应用荼皂素水溶液生产绿色天然的日化产品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超临界CO2法从水解玉米蛋白粉中提取玉米黄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条件,并通过HPLC检测提取物中玉米黄素和叶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2h,CO2流速35kg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夹带剂15%元水乙醇,此时玉米黄色素产量为210.97μg/g。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醇溶剂浸提法提取广元地区油橄榄叶多酚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时间对橄榄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橄榄叶多酚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及顺序为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广元地区油橄榄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6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1.75h,油橄榄叶多酚提取量为57.22mg/g,其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EC50为36.16μg/mL。  相似文献   

17.
对沙棘叶及其制品红茶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福林酚比色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苯酚硫酸法和国家标准方法《茶咖啡碱测定》,对沙棘茶中茶多酚、黄酮、多糖和咖啡碱含量进行分析;采用DPPH?、ABTS+、OH?和还原力4种方法进行抗氧化评价。结果:沙棘红茶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为18.45%,黄酮含量为2.51%,多糖含量为15.56%,咖啡碱含量为3.06%;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及其制品红茶对清除DPPH?、ABTS+ 、?O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47 mg/mL和0.76 mg/mL、0.0040 mg/mL和0.0038mg/mL、0.48mg/mL和0.41mg/mL,还原力与浓度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由于沙棘红茶中含有有茶多酚、黄酮和多糖等活性成分因而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茶皂素粗品为原料,以茶皂素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研究了水饱和正丁醇对茶皂素的转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茶皂素的最佳转萃条件.结果表明,当水饱和正丁醇用量为35mL、pH为4、粗品质量分数为20%、萃取次数为3时,可得到纯度为97%,回收率为54.25%的乳白色茶皂素.  相似文献   

19.
以茶渣为原料进行化学氧化制备茶黄素的工艺研究.着重研究氧化剂K3Fe(CN)6/NaHC03、FeCl3、Fe2(SO4)3、Fe(NO3)3的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茶渣浸提液在以上4种氧化剂作用下均可氧化形成茶黄素,而碱性氧化剂K3Fe(CN)6/NaHCO3的氧化效果最好,当质量浓度为40mg/mL、添加量为3%、20℃下反应20min时,茶黄素生成量最高为0.23%.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茅岩莓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茅岩莓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结合的方法,通过乙醇溶液浸提茅岩莓茶黄酮,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液料比为25 mL/g,水浴温度为85 ℃,水浴时间为4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162.72 mg/g,与模型所给预测值接近,说明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