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方案的调整。药师评估了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抗凝的出血风险,出现华法林抗凝过度时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不依从性并提供充分的用药教育。结果: 医生采纳治疗建议,INR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病情平稳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用药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12):1609-1612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抗凝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40例急性LEDVT患者,入院后第2天开始给予华法林钠片,首剂量为5.0 mg,每日1次,后2 d剂量为2.5 mg,口服,每日1次。给药72 h后根据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以INR达到抗凝目标时的华法林剂量作为维持剂量长期服用。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凝血四项,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抗凝作用的影响因素;同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24、48、72 h INR值。结果:给药后,患者的INR值均高于给药前,且给药后24、48、72 h的INR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4 h内的INR差值显著小于给药后24~48 h的INR差值,而24~48 h的INR差值显著小于48~72 h的INR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因素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体质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白蛋白、病程。其中,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抗凝作用呈正相关,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和病程与抗凝作用呈负相关。结论:年龄、体质量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实施个体化给药,以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青  林荣芳 《安徽医药》2017,21(4):744-746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克罗恩病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应用华法林致出血的抗凝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病人全程进行药学监护,分析评估病人应用华法林致出血的可能原因,协助医师制定和调整用药方案,并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以加强自我抗凝管理.结果 病人出血停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可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病人获得优良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使用华法林患者的治疗,调整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方法:临床药师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参与抗凝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果: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使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保证了INR在有效治疗范围,提高疗效的同时规避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心血管疾病中抗凝治疗的个体化药学监护,可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华法林。  相似文献   

5.
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多次复发患者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少芳  胡永芳 《中国药房》2010,(42):4029-403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的工作要点。方法:参与1例DVT多次复发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方案的制订、抗凝疗效的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分析以及患者教育。结果:确定了符合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论:临床药师对抗凝患者的药学监护、长期随访降低了DVT复发以及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王玲  刘侠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85-186
目的总结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护理。方法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服用前强化健康教育,服用期间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正规的抗凝治疗和护理,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发生,4例患者出现牙龈和皮下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后出血停止,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服用华法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定期监测PT及INR。早期发现出血的征象并加强健康教育,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6):836-83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过程,建议检测患者基因类型,并根据其基因检测结果[细胞色素P_(450)(CYP)2C9*1*1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1399AA]及美国FDA推荐剂量,结合其生活习惯、身高和体质量等确定华法林初始剂量(3.125 mg,每日1次),再根据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联合会建立的华法林维持剂量预测公式计算华法林的维持剂量(2.5 mg和3.125 mg,每日1次,隔日交替剂量服用);建议给予对华法林影响较小的氟氯西林钠注射液剂量频次治疗,并行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参数及出血事件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2.5 mg和3.125 mg,每日1次,隔日交替剂量服用,建议给予对华法林影响较小的氟氯西林钠注射液剂量频次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准予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参与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方案的制定,可促进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提高,降低其术后早期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进一步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深静脉血栓患者华法林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服用华法林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在院期间华法林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华法林剂量调整等情况,并参照国内外指南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收集62例患者病历,我院尚存在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联用药物种类多、INR监测不规范、华法林剂量调整不及时、住院期及出院前INR达标率低等问题。结论:目前我院华法林用药尚存在不足,需参照指南制定华法林用药规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林韦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78-180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试验,了解电话回访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服用法华林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7月起,将半年内所有本科经治出院的需院外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电话回访组和非回访组,对回访组进行定期电话督促随访。观察3个月后,记录所有对象发生不良事件情况或当前的抗凝强度。对2组抗凝疗效达标率进行χ2检验。结果纳入的95例对象中,48例回访组中疗效达标率为54.2%,非回访组中疗效达标率为34.0%,2组间疗效达标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回访能保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服用法华林抗凝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可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病变。作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加华法林进行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2000年以来收治的32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近年来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UEDVT)的药物治疗进展,为临床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对UEDVT的治疗经验主要参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证据,UEDVT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结论 由于UEDVT形成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进一步探讨UEDVT的药物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化疗后血小板重度减少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从抗凝药物的选择、剂量及预防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提供个体化用药服务。结果 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静脉血栓消失,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提供个体化用药服务,提高重度血小板减少合并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并制定预防措施,再施以有效的干预。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该组患者运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恢复良好。结论循证思维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应用循证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全过程。结果:临床药师从患者基因型、肝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华法林抗凝过量原因,对患者实施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并对其进行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个体化抗凝治疗,可提高抗凝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抗凝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5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范围、栓塞程度,深浅静脉管壁、管径及周围结构,彩色血流变化及静脉瓣的功能。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95例,112条病肢,下肢静脉完全栓塞35例,不完全栓塞60例,少部分再通38例,大部分再通57例。结论彩超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阻塞程度及治疗后再通情况可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可作为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的首选检查方法。因此,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总结了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9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探讨彩超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围手术期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合并用药、精准用药平台提供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建议,优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病情好转,随访9个月患者无心慌、胸痛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开展个体化药学监护工作,建立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药学服务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莉  钱春艳  狄洪震 《中国药房》2014,(10):943-945
目的:了解华法林在特殊患者中的药学监护关注点。方法:总结分析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心房血栓患者的诊治经过、用药情况。结果:发现该患者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华法林与较多药物如广谱抗菌药物、茶碱、奥美拉唑等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患者的疾病状态也影响着华法林的代谢。临床医师结合药师意见,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使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恢复正常。结论:临床上使用华法林时应格外重视,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房颤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中开展华法林药学监护的内容和模式。方法:通过1例房颤合并冠心病、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后INR异常升高的病例,介绍临床药师分析导致INR异常升高的原因、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的过程。结果:经过调整华法林剂量以及其他治疗药物、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最终达到满意的抗凝治疗效果。结论:对合并多种疾病的房颤患者实施抗凝方案的用药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更好地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