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阐明开展海洋站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海洋站观测延时(月报)资料为例,详细论述其质量控制的对象、流程和参数以及包括日期检验、位置检验、格式检验在内的19种质量控制方法,同时概述海洋站观测资料质量控制软件,最后提出下一步开展海洋站观测资料的均一化检验和订正以及建立多模式检验系统和均一化数据集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海洋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葛运国 《海洋技术学报》1994,13(2):80-89,27
澳大利亚国家潮汐研究所对观测的海平面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1引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介绍澳大利亚国家潮汐研究所现行的资料质量控制方法。①资料处理所使用的系统,该系统在处理过程中不降低原数据质量;②对地方当局提供的潮汐观测资料的采纳程序;③对来自S...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套实时和延时海洋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在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服务平台框架下的未来展望。详细给 出了实时和延时海洋观测数据的自动化数据判别/检验方法、质控标准以及为数据管理和使用专门制定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针对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的均一性研究基本成熟,海洋环境资料方面的研究应用亦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展多种均一性检验与订正方法联合使用的多模式检验系统研究,将使研究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也可为沿海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文章在简述非均一性产生原理和均一性检验方法分类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几种常用的均一性检验方法的具体过程和优缺点;基于探空气象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和海洋环境资料等3个方面综述不同均一性检验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对3次海上调查的CTD溶解氧观测资料与现场同步实验室测定的溶解氧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反映了CTD仪器溶解氧传感器从开始使用到溶解氧膜失效整个过程观测数据漂移的变化趋势。证明溶解氧传感器中溶解氧膜6~9个月的使用有效期限,并给出了如何用现场实验室测定的溶解氧数据(Labox)对CTD观测的溶解氧数据(CTDox)进行溶解氧偏差(Diffox)校正的方法。为今后海洋调查中取得真实可信的溶解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海洋水文气象实时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水文气象实时观测数据,在采集、摘录、编报和通讯过程中,难免出现误码、变码等错误数据,这些错误数据直接影响海洋气象预报的发布工作,尤其在当今自动化普及的时代,一个严重的错误数据,将导致分析图的混乱。本文介绍两种适合实时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即极值控制法和一致性检验控制法。极值控制法主要介绍用“莱因达”准则计算极值的方法。一致性检验控制法主要介绍方法的应用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钱世鎔 《海洋通报》2001,20(5):77-82
时-频联合分析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信号分析方法,它是分析处理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非稳态信号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对这种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了嵊山海洋站海水表层盐度观测资料。所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海洋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船模式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一种有效的作业方法。作业中对双船的精确导航定位及实时控制与状态调整是这一方法获得高品质地震数据的关键。根据海上双船地震作业导航定位特点,采用"框架+插件"体系结构,开发设计"双船地震实时状态观测系统",实现了对双船作业的实时状态监控及视图化管理功能,并依据偏移量对双船的航速与航向进行及时调整直至使之近于同步。系统的应用使导航定位的精度控制在误差范围之内,保证了野外采集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海上与其附近沿岸台站短期观测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水文和气象两种计算方法。用这些方法,采用附近沿岸台站的观测资料,可以得到海上累年的最大波高。检验结果表明,水文方法比气象方法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精细化的海洋浮标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浮标数据获取特点及常见数据错情,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细化的海洋浮标温盐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范围检验、尖峰检验、莱因达准则等六个步骤实现浮标数据质量控制,其创新性在于有效集成了多种质量检验法,并且研究了一种融合传统尖峰检验与莱因达准则的质量检验新方法;并以中国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站浮标温盐观测数据为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方法可广泛用于海洋浮标温盐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识别出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值。经过本方法质控后的浮标观测数据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以及渔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高频地波雷达发展和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接收、预处理、计算机自动质量控 制、可视化人机交互审核和标准化输出等后处理工作内容与流程,详细阐述并以示例验证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非法码检 验、常规范围检验、相关性检验、气候学检验、统计学检验等质量控制方法和通过实测矢量场图、网格化矢量场图进行资料 深入审核的原理与方法,最后较为具体的提出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系统的逻辑、物理和功能架构设计及技术指标 和运行环境。研究成果紧密贴合我国海洋观测网建设运行实际需求,对于我国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 提升,具有科学和重要的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型拖缆式便携验潮仪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阮锐  刘保良 《海洋测绘》2002,22(4):48-50
研制了一种新型拖缆式便携验潮仪。通过采用高精度绝对压力变送器、数字滤波采样、多点标定减少传感器误差等设计方法,稳定储存与传送水位数据,提高了观测精度。介绍了该型验潮仪的工作原理、技术途径、特点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洋环流模式中卫星遥感资料同化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海洋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受到观测资料不足的制约,然而这一状况随着现代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覆盖全球的、连续、实时的卫星观测数据,这是其他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这些数据大部分难以直接运用来改善气候预测或数值模拟分析,然而资料同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善了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际Argo计划自2000年底实施以来,到2004年2月,11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和7个非成员国布放并在海上正常工作的Argo浮标数量已达111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45个。另据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至2003年底,各国在全球海洋中布放的浮标已达到2062个。在浮标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各国在Argo资料的质量控制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也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EMD方法和Hilbert谱分析法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利用EMD方法对海浪观测资料进行处理,通过在数据两端的“平衡位置”处分别附加平行直线段的方法进行端点抑制,分解出10个内在模函数和1个剩余趋势项,再对各内在模函数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波浪的Hilbert谱,对所得结果的分析表明,各模态在Hilbert谱中的分布趋势和Fourier谱中谱线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第一模态的中心频率与Fourier谱的谱峰频率相对应;EMD方法是对非线性,非平稳过程数据进行距平化的好方法,距平化的过程和消除趋势项的处理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2010—2020年期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开展了5次7组样品的海水盐度能力验证,共有119家实验室参与,历年来获得443个海水盐度检测数据。由于各组数据均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因此迭代算法A比经典统计方法、中位值和标准化四分位距法更适合评定能力验证结果。2010—2020年“不满意”率由20.3%降至4.9%,参与能力验证次数越多的实验室和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实验室,“不满意”结果较少,说明能力验证是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资质认定质量管理体系对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海滨观测资料处理系统的组成,功能,实现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营城区内建筑物较多,环境干扰较大,地下构造复杂,断裂非常发育,目的层埋藏深,资料信噪比较低的特点,以地震老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技术选取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充分利用卫星数字地图,没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采用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配合使用方法,及时对城区内地下面元的覆盖次数、方位角和炮检距的分布进行质量监控,利用现场处理系统对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所获得的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显示,其浅中层分辨率和中深层信噪比都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洋浮标的波高观测数据,通过结合格拉布斯准则(Grubbs)、局地异常值检验方法和波高观测误差控制建立了一种实用的数据异常值质控方法并对波高观测异常值进行了质控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质控方法由于加入了波高观测误差控制,从而避免了将大量正常数据误判为异常数据,异常数据判断的准确率达到了较高水准。另外该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实用质控方法推广使用于其他海洋浮标观测要素。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利用海洋环境要素多种来源资料建立其极值概率模型,是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根据海洋环境要素母体子样与其极值子样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现场子样的确定,并推导了其一致性检验方法和计算公式.结合前人对于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数据的可信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结果,建立了先验环境要素资料的可信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加权融合方法,建立了海洋环境要素极值的加权融合概率模型,从而使可用信息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模拟算例和实际数据验证了一致性检验方法和加权融合概率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