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以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鉴定了乔松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产物。方法:分析乔松素经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和大鼠口服给药后的胆汁、尿液、粪便中的代谢产物,以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分离鉴定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胆汁、尿液、粪便中共检测到5个代谢产物,根据裂解规律及与标准品对照,鉴定了其中3个代谢产物的结构,推测了另外2个代谢产物的结构。结论:通过大鼠体内外代谢产物的比较,发现乔松素的代谢途径主要是羟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其原型和柚皮素是在体内的主要作用形式,在胃肠道及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化是其代谢失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异钩藤碱与天麻素合用对异钩藤碱在大鼠肝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天麻素与异钩藤碱合用前后异钩藤碱在SD大鼠肝脏的分布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钩藤碱与天麻素合用前后异钩藤碱在SD大鼠肝脏中的含量。色谱条件:WatersTM色谱柱(4.6 mm×250 mm,RP 18.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pH 8.0,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结果:异钩藤碱对照品在肝脏组织中在0.16~4.0 mg.L-1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异钩藤碱与天麻素配伍前后在肝脏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天麻素有一定的降低异钩藤碱在肝脏分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法测定大鼠不同组织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与缝籽嗪甲醚的含量,并用于钩藤的组织分布研究。方法 大鼠ig钩藤水煎液后,分别于0.083、0.25、0.5、0.75、1、2、4、8、12 h取心、肝、脾、肺、肾、脑组织。以长春胺为内标,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后进行样本检测。结果 建立的UHPLC-MS/MS方法中,7个生物碱在不同的组织中最低定量限范围为0.05~1.00 ng,响应与浓度的相关性R~2≥0.991。方法学考察中的专属性、基质效应、回收率、精密度与准确度以及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均满足要求。各个组织中均为异钩藤碱含量最高,其次为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与去氢钩藤碱含量均远高于其对应的异构体钩藤碱与异去氢钩藤碱;而3个四环单萜吲哚生物碱(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缝籽嗪甲醚)在各组织中均含量最低。比较不同组织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可以发现,7个生物碱均在肝脏中含量...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对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学进行考察,同时采用HPLC-ESI-MS研究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在加热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转化情况.结果:钩藤碱在0.064~5.100 mg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当样品采用同流提取时,平均加样回收率87.51%~88.83%,提取回收率12.60%;当样品采用超声提取时,平均加样回收率99.48% ~ 103.2%,提取回收率47.08%.异钩藤碱在0.064~5.110 mg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当样品采用回流提取时,平均加样回收率107.9%~113.9%,提取回收率40.00%,当样品采用超声提取时,平均加样回收率97.00%~99.59%,提取回收率51.03%.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率不合格的原因是钩藤碱在提取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异钩藤碱,有一小部分转化为未知成分;异钩藤碱在提取过程中转化为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及22-O-β-D-glucopyranosyl isocorynoxeinic acid4种成分.结论:HPLC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宜采用超声提取法,并应注意同收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连碱的体内外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方法:体内代谢采用单次灌胃大鼠黄连碱(剂量25 mg·kg~(-1)),收集给药后0~48 h的尿液和粪便,0~24 h的胆汁以及给药0. 25,1,2 h后的血浆和脑组织样品;体外代谢采用大鼠肝微粒体及肠道菌群孵育的方法;运用高分辨HPLC-MS/MS技术对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原型及代谢物进行鉴定。选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4. 6 mm×150 mm,5μm),以乙腈-0. 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0 mL·min~(-1),柱温25℃。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检测模式,扫描范围m/z 50~1 200。对各色谱峰质谱图进行分析,根据准分子离子峰判断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根据各色谱峰的主要碎片离子、保留时间等信息,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推测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大鼠尿液、粪便、胆汁、血浆、脑组织、肝微粒体温孵和肠道菌群温孵样品中发现了黄连碱的17个代谢产物,Ⅰ相代谢产物11个,Ⅱ相代谢产物6个。这17个代谢产物是黄连碱在大鼠体内羟基化、去甲基化和脱氢作用、硫酸酯化、葡糖糖醛酸化后产生的。结论:黄连碱可在大鼠体内发生Ⅰ相和Ⅱ相代谢反应,代谢物主要存在于尿液中,主要代谢部位为肝脏;黄连碱胃肠道吸收较差,代谢少,大部分经粪便以原型排泄,为黄连碱的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试验,利用HPLC测定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1 mol.L-1三乙胺,冰醋酸调pH 7.5)(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60nm测定酚红的含量。结果:钩藤碱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331 7X-0.771 8(r=0.998 5),Ka=0.331 7(h-1),t1/2=2.09(h);异钩藤碱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687 0X-0.150 4(r=0.985 2),Ka=0.687 0(h-1),t1/2=1.01(h)。结论: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在体小肠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柚皮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为柚皮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大鼠ig给予柚皮素,收集不同时间段胆汁、尿液、粪便和血浆,应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LC-QTRAP-MS)寻找和解析柚皮素在大鼠体内各生物基质中的可能代谢产物。通过对柚皮素裂解规律的研究,解析柚皮素在大鼠体内的可能代谢途径。结果在ig给予柚皮素后大鼠的胆汁、尿、粪和血浆中共检测出14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其主要代谢途径包括氧化、甲基化以及葡糖醛酸化和硫酸化。结论柚皮素在大鼠体内经历了广泛的Ⅰ相和Ⅱ相代谢,代谢产物以Ⅱ相的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型代谢产物为主,通过尿排泄的代谢产物与原型相当,胆汁中以结合型代谢产物为主,在粪便中转化为原型排泄。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九味熄风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以甲醇-0.1%三乙胺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46nm。对10批九味熄风颗粒进行了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进行分析。结果: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九味熄风颗粒指纹图谱,共标示出13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0.96;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了4个成分,分别为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钩藤中不同成分降压作用的差异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宋纯清  樊懿  黄伟晖  吴大正  胡之璧 《中草药》2000,31(10):762-763
目的:比较钩藤中提取的异钩藤碱、钩藤碱、钩藤总碱及非生物碱部分的降压作用。方法:大鼠麻醉后经颈总动脉插管记录外周血压和经股静脉微量输注实验用药。结果:实验表明钩藤中4种成分的降压强度为异钩藤碱(42.0%)〉钩藤碱(32.1%)〉钩藤总碱(21.3%)〉钩藤非生物碱(12.4%)。结论:提示钩藤中主要降压成分为异钩藤碱的钩藤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灌胃给予次乌头碱的大鼠尿液样品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检测纯化样品,根据各保留时间对应化合物的多级串联质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推断次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与空白组大鼠尿液相比,在次乌头碱给药大鼠的尿液中共检测到4个乌头类生物碱,分别为次乌头碱原型化合物,18-O-去甲基次乌头碱,N-去甲基次乌头碱,被标识为羟基化的代谢物(结构有待确证)。结论: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了去甲基、羟基化代谢反应,为该成分的药效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最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特别辨证论治观点贯穿着中医学始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与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适宜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晨辉  谷晓红  罗海元 《中医教育》2012,31(2):57-60,66
将平衡计分卡(通过绘制战略地图)运用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体实践成效的评估.在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和途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和各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4个战略主题,且其成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探究五倍子中鞣质类成分对利福平体内过程的影响。体外实验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考察利福平在p H 1. 3,6. 8,人工胃液环境和人工肠液环境中的溶解性以及在上述环境加入五倍子鞣质对利福平溶解性的影响。体内实验研究大鼠分别灌胃利福平以及利福平和五倍子鞣质后利福平在大鼠体内过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利福平在人工胃液环境中随时间不断析出,6 h后近85%利福平已析出。在人工肠液环境中溶解性良好。加入五倍子鞣质后,利福平在2种环境中的浓度均有较显著下降,且在人工肠液中,利福平的浓度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在人工胃液中则保持原来的下降趋势。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与单用利福平组相比,利福平与五倍子鞣质合用组的AUC0-t和Cmax显著降低,MRT0-t显著变慢,Tmax增加1倍,生物利用度为31. 65%。实验提示,利福平在酸性环境溶解性差;利福平与鞣质合用后生物利用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利福平与鞣质的络合减小利福平在肠道的溶解度,从而影响其在肠道的吸收。所以,利福平与含鞣质丰富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不宜同时服用。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证候和蛋白质组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了蛋白质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的优势与可行性,认为蛋白质组的整体性、动态性、时空性、复杂性与同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相性、复杂性等特点的中医"证"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因此,与"证"实质研究中一般的微观指标相比,蛋白质组学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更加符合"证"自身的特点。文章将近几年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技术条件、思路方法以及具体证型与蛋白质组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展示了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者对此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总结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糖尿病治疗、保肝、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为相关药用植物的开发及该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英爱  范国荣  高申  洪战英 《中草药》2007,38(7):1036-103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O)和(0.070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灵芝多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结果高于硫酸苯酚法。结论:两种方法均操作简便,稳定可行,较之硫酸苯酚法,药典记载的硫酸蒽酮法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转运蛋白是一种允许有机和无机溶质高效率和选择性跨膜透过的膜蛋白。转运蛋白基因的分子识别即通过克隆cDNA外源表达系统的体外实验方法,阐明转运蛋白的功能。代谢组学分析是通过定量比较某化合物在野生型和转运蛋白基因敲除型小鼠的尿液、血液或组织样本的信息,从而揭示生物体内转运蛋白的真正底物。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发现孤儿转运蛋白功能。举例说明基于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CE—MS)技术,应用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SLC22转运蛋白家族中一个孤儿转运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类似炔诺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孕激素药物,对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发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有明显作用。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米非司酮已推广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及计划生育领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