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青皮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青皮组、亚低温组及二者联合治疗组 ;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脑梗死体积。结果 :亚低温、青皮注射液及二者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 (P <0 .0 5 )、脑梗死体积 (P<0 .0 1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联合应用脑梗死体积低于单独应用组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青皮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四环素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模型组和四环素治疗组3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计算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死亡率,测量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评定四环素的治疗作用。结果 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死亡率及梗塞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且神经元超微结构有轻微改变。结论 盐酸四环素可能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尼莫地平联合亚低温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计算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测量脑梗死体积.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并给予环黄芪醇干预,评价大鼠的Garcia JH神经功能评分,并采用TTC染色法计算大鼠的脑梗死灶容积百分比。结果:环黄芪醇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脑梗死灶容积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环黄芪醇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栗:SSTF预处理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脑皮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论:SSTF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MA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 分别于栓塞2h、6h、12h均再灌注4h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栓塞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P2的表达,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或P<0.01);亚低温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亚低温组半影区MAP2表达水平较常温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局灶脑缺血后30min应用局部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能够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损伤程度,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与亚低温促进梗死灶周围半影区MAP2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瑛  姜虹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83-1186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亚低温(33±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常温对照组、黄蓖治疗组(插入线栓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亚低温组(插入线栓后立即诱导亚低温并维持2h)、黄芪联合亚低温组(插入线辁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并维持亚低温2h).线栓插入2b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再灌注24h后观察: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②计算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③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④检测SOD、MDA含量.结果:①大鼠MCAO2h再灌注24b后均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黄芪组和亚低温组可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5),联合治疗组可显著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1).②与常温组相比,黄芪治疗组、亚低温组能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5),黄芪联合亚低温组可显著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1).与常温组相比,三个治疗组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⑨电镜观察:三个治疗组较常温组膜性结构损伤减轻.④与常温组相比,亚低韫组、黄芪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P<0.01);联合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神经元p53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良法建立成年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0)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2h。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常温组和亚低温组,2组再随机分成2%氯化2,3,5-三苯四氮唑(TTC)组和凋亡组2个亚组。各亚组再分成假手术组,再灌注6,24,72h组。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小、缺血灶周围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少、p53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亚低温神经保护机制涉及下调p5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缩小大鼠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镁(MgSO4)对Sprague-Dawley(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30min时腹腔注射MgSO4(100mg/kg),检测脑梗塞体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组织病理变化.探讨MgSO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结果MgSO4治疗组脑梗塞体积52.86±10.82mm3、神经功能缺陷评分1.33±0.4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gSO4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梗死体积和微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并在术后2 h,7 d及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术后14 d观察亚低温治疗对脑梗死体积及梗死灶周围区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在术后2 h神经功能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7 d及14 d亚低温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81.9±17.7)mm3和(110.6±22.5)mm3,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73.10±68.81)/mm2和(208.90±61.38)/m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再灌注后3、6、12、24、72 h和7 d处死。其中亚低温组大鼠于缺血后30 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 h。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常温缺血组梗死灶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消失;亚低温缺血组未见明显梗死灶,但可见神经元固缩。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或偶见HSP70阳性细胞;常温缺血组HSP70阳性细胞较多;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在相应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常温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 h达高峰;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HSP70的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各组再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8只,参照改良的Longa栓线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亚低温组大鼠给予亚低温治疗2小时,而对照组不作亚低温处理。分别于缺血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将大鼠处死,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半暗带Hsp70蛋白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热休克蛋白表达计数同一亚组比较亚低温组明显少于常温组,在24小时亚组和48小时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减少了缺血半暗带,使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Hsp70表达减少,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APK/ERK通路及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 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方法:参照Longa 线拴法复制并改良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将90只SD大鼠 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针刺及亚低温治疗72 h后,观察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2, 3, 5-苯氯化四氮唑(2, 3, 5-triphenyl-2H-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百分比,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及Bax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MEK-2, 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梗死面积百分比升高,凋亡细胞及 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MEK-2,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或P<0.01)。经针刺及亚低温治疗后,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面积百分比、Bax表达减少, 凋亡细胞及MEK-2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Bcl-2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K-2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或 P<0.01)。与亚低温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MEK-2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1)。结论:针刺及亚低 温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细胞凋亡、Bax表达及升高Bcl-2表达,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其机 制可能是通过MAPK/ERK通路,降低MEK-2和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及调节凋亡相关因子Bcl-2表达和Bax表达来实现 的。针刺联合亚低温在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及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EK-2,ERK1/2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上优于针刺 或亚低温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亚低温干预对大鼠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4和IgG的表达.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含量.结果 再灌注损伤后脑内AQP4蛋白水平迅速降低,至再灌注后12h达最低水平,至再灌注7d时接近正常水平.亚低温组AQP4、IgG表达及脑水含量均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 ①脑梗死后,AQP4表达水平迅速下降,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②亚低温能有效抑制脑梗死后AQP4的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时间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两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5个小组,即MCA02h,3h,4h,5h和6h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h和36h尾静脉给药;48h后计算大鼠存活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流量和脑梗死体积测定。结果①大鼠存活率:尼莫地平组存活率为53.3%(16/30只),对照组为40%(12/30只)。大鼠存活率提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MCA04h的大鼠神经功能尼莫地平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③脑组织血流量:尼莫地平组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大鼠脑血流量,尼莫地平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中MCA02h,3h和4h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梗死体积:尼莫地平组的犬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MCA02h组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最突出(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在2h-4h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大鼠梗死面积比及Bcl-2、Bax、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 50 只 SD 健康雄性大鼠常规饲养 1 周后, 随机选取假手术组 10 只, 余 40 只用Zea Longa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I/R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各10 只. 治疗72 h 后,使用TTC 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比、免疫组化法检测 Bcl-2、Bax、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数.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治疗组之间Bcl-2、Bax、Caspase-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面积比针刺联合亚低温组较针刺组和亚低温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结论 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可通过减少脑梗死面积比、提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峰  杨倩  吴家幂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1):7-10,F0004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S100β蛋白的变化规律;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应用亚低温予以干预。用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齿状回MAP-2和S100β的阳性表达。取材前应用神经功能等级评分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行为功能的恢复。结果:亚低温组于4~8d神经功能评分减低与常温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温组再灌注12hMAP-2的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减低(P<0.01),4d时渐增强,8d达高峰。亚低温组MAP-2各时间点(1~6d)其光密度值较常温组明显增强(P<0.05);常温组再灌注1~4dS100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4d至高峰,14d时降至假手术组水平,亚低温组S100β阳性细胞数在(2~8d)均显著高于常温组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MAP-2表达减弱,后持续上升,而S100β的表达持续增强。缺血早期应用亚低温可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中MAP-2和S100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后促进神经康复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弋人  高励  罗祖明 《西部医学》2011,23(6):1010-1012
目的观察较长疗程的灯盏花素对急性脑缺血恢复期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梗死(MCAO)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生理盐水2.7ml/kg,×7天)、短期给药组(B组,灯盏花素2.7ml/kg,×7天)、较长期给药组(C组,灯盏花素2.7ml/kg,×28天)及对照组(D组)。分别于术后1小时,1、2、4周末进行前肢放置试验神经功能评分,并光镜下HE染色观察神经组织形态。结果神经行为学评分提示,两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长期给药组效果优于短期给药组(P〈0.05)。光镜提示较长期给药组镜下组织学改变较小。结论较长疗程使用灯盏花素对脑缺血恢复期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和神经行为学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