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试论郑梅涧对中医喉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读《重楼玉钥》后,阐述郑梅涧对喉科学的贡献是:注重咽喉理论,提出三十六种喉风的诊治纲要,强调先针后药、针药并举的治疗特点。尤其是养阴清肺汤在治疗白喉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玉鹏 《光明中医》2007,22(2):46-48
中医喉科学是中医临床的一个重要分支.清代由于白喉、疫喉痧等喉科传染病的大流行,涌现了许多部喉科学专著.这些专著系统全面地整理了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法及治疗,喉科辨证施治大法至此始臻完备.本文对近年有关清代中医喉科学专著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绍宏教授中医急症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对于急症临床有确切的指导作用,临床运用得当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急症专家陈绍宏教授认为中医急症工作应全面系统地继承中医理论,客观、真实地收集四诊信息,规范使用中医术语,辨证求本,用药以稳、准、狠为原则,并介入现代医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海派中医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中医妇科流派有九家,另有庞泮池、沈仲理、唐吉父等妇科名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海派中医妇科各流派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兼容,在治学和学术方面具有家学渊源、注重经典、办会办校、汇通中西、古方新用、组方精简、善用膏方等共性。  相似文献   

6.
徐景藩教授提出古文虽言"胃之五窍",但其非独指胃腑此单一器官,而是一条承载人体气血源流的消化通道,是脏腑、血脉、经络、皮毛官窍、四肢百骸的营养来源,是人体内外信息、物质联系的枢纽.此外,胃腑作为一实体器官,按部位可分为3个部分,即胃之三脘,上脘主受纳,中脘主磨化,下脘主降浊,三者因部位不同其功能特性也有所侧重.了解胃之五窍与三脘的真正含义,掌握其生理特点,才能探究其出现病态的始末,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徐景藩教授提出古文虽言“胃之五窍”,但其非独指胃腑此单一器官,而是一条承载人体气血源流的消化通道,是脏腑、血脉、经络、皮毛官窍、四肢百骸的营养来源,是人体内外信息、物质联系的枢纽。此外,胃腑作为一实体器官,按部位可分为3个部分,即胃之三脘,上脘主受纳,中脘主磨化,下脘主降浊,三者因部位不同其功能特性也有所侧重。了解胃之五窍与三脘的真正含义,掌握其生理特点,才能探究其出现病态的始末,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窦汉卿倡导针法,对针刺补泻方法论述详实,对后世针刺补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对其学术思想的探源,认为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素问》和《难经》.同时根据窦汉卿《针经指南》对其针刺补泻进行分析论证,凝练针刺补泻特色,以期为针刺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荷琴  张一力 《陕西中医》2002,23(2):162-162
目的 :采用古今中外方剂在临床中治疗疾病 ,分析方剂中各种药物在此方中发挥的治疗作用。方剂应按“君、臣、佐、使”组成 ,这样制方用药与中医学的脏象经络学说才能融为一体 ,使各种中药饮片在方剂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配伍用药 ,显示出新的特点。组方应突出重点 ,动与静结合、阴阳平衡、严谨制方、妙用对药 ,把握药用剂量。结果 :使药物作用相加 ,减少副作用 ,提高治疗功效。在治疗中可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梁茂新 《中医研究》1990,3(4):39-41
《名医别录》是重要的古本草文献,大致晚唐以后便佚失了。笔者认为,辑复此书有五难:①《本经》药论内容是否被《别录》收载和收载的细节尚需证实;②《别录》的配伍宜忌中多大程度上收录了《本经》和《药对》的同类内容,尚待明确;③在我们已论证的《别录》诸病通用药之外,书中如何保留《本经》等书的同类内容,认识有待统一;④确定书中实际药物数量和具体药物难;⑤认定此书的编纂者难。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谢映庐医案》的学习,从"学本灵素,法擅长沙"、"融汇诸家,博采众长"、"辨证穷原,脉理精深"、"远见卓识,??胆琴心"四个方面,结合文中案例,对谢氏临证经验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浅谈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耀辉 《陕西中医》1997,18(8):354-355
论述了足厥阴肝脉的特点及其意义:属于阴经却循行于足之阳面—足跗;循行至腹部与元气密切相关;手足三阴经中唯一的上头面至巅顶的经脉;足厥阴肝经在胸部“上注肺”;与督、任、冲等奇经的关系;与足阳明胃经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代中医临床医著《名医类案》的阅读,整理出体现病人心理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初步了解古代病人的心理总体特点以及各医家如何观察处理病人的心理表现,以期对现代中医师的诊疗过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起于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医学流派,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其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而独具特色。孟河医派通过广开门户,严格择徒,保证了传人的可塑性;通过形式多样、实用灵活的传承方式,保证了传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道术同授、理法共传的传承内涵,保证了传承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依据清代江上外史编撰《针灸内篇》内容,对明代针灸家凌汉章的学术特色进行分析与阐述.其对风寒湿三痹的认识及其针灸治疗方法与众不同,强调针药结合的重要性;针刺重视治神,进针、出针讲求补泻;对“得气”依据针感性质来判断机体虚实及疾病的预后,并进行大胆的创新,开创了十二皮部刺法之先河;提倡“先泻后补”,认为邪气清除,真气复原,疾病自愈.遵循“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的捻转补泻原则,所述针刺手法操作方便,简洁实用,其学术思想颇具特色,影响深远,始成一派.  相似文献   

16.
张锐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鸡峰普济方》一书中。纵观全书可以看出,张锐在行医治病的过程中注重辨证施治的临证原则,特别是对辨病因、病位更为重视,他剖析病源,明辨部位,强调审因施药,据位施治,从而使遣方用药针对性更强,其不拘不泥、有是症用是药的临证风格更为后世所称道.在用药上张氏特别注重药物的炮制方法。张氏在著述的过程中,撷古采今,采摭方药,体现了发前人之未发的学术风尚。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中医理论探讨脂肪肝的病因病机 ,认为其特点有 :饮食、劳逸因素是主要病因 ,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是病机关键 ,痰湿、瘀血为重要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8.
脊椎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法是临床对脊柱触膜和体验的操作,并有一定的程序。脊椎法可能是发现督脉经和督脉经腧穴、夹脊走的临床基础。在针灸临床诊治各种督脉经病候时,应该重视脊椎法的运用,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作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新伟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55-756
《针灸大成》,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著,汇集明代之前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家学说,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是针灸学历史上承上启下的经典之作。《针灸大成》卷八中“心邪癫狂门”,“心脾胃门”、“治症总要”及其后的“医案”中有零散的内容,记载了历代医家使用针灸等治疗精神疾病的学术理论和经验。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名医类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案类书,由明代医家江瑾、江应宿父子经20年撰辑而成.辑录了明代以前及明代诸医家的医案.还有江氏个人临证验案共2400余则。江氏父子精心选取医案,并进行了细致、系统的研究,依据病因、病位、病性等原则分门别类,病种门类以中风、伤寒、内伤、火热、痰、喘、泻、痢、瘾瘕等为主,全书共有205门,涉及内、外、妇、儿、伤、眼、五官、传染病等科。医案是医家进行医疗活动的忠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发展的状况。现就《名医类案·痰》作一分析.以资临床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