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塔型构筑物的倾斜测量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塔形构筑物倾斜变形监测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利用点云进行倾斜变形信息提取及扫描点位精度分析的方法;然后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对采集的点云进行重构,并提取构筑物轴线坐标,进而计算得到构筑物的倾斜值;最后通过全站仪前方交会精度比较实验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中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的结果与传统全站仪前方交会方法测定的结果吻合,该技术在塔型构筑物倾斜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倾斜摄影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广东省地质灾害隐患的灾前预警、灾中评估与灾后重建等灾害防治与救灾抢险工作的需求,基于md4-1000四旋翼无人机系统,探索研究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流程和方法,并对其模型精度进行考察。经试验表明,无人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快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多个角度的航空影像,而基于实景三维进行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可以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的影像经过空三加密和绝对定向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和真正射影像,可以减少人工实地勘察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实景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形地貌信息,为地质灾害隐患点预警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实测数据表明,整个项目的模型高程精度优于0.5 m,平面精度优于0.2 m。  相似文献   

3.
建筑倾斜监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建筑倾斜监测的新方法,阐述了新方法的监测步骤、技术要求及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监测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的变形规律,使用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SAA)对地质灾害不稳定体进行深部位移动态监测,并同时安装了测斜仪以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建立地质本构模型和进行"降雨-变形"模型分析,优化设计了监测线和监测点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质灾害监测中,使用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进行滑坡体深部位移的监测,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滑坡体深部位移的变形情况,还能判断出滑移面具体位置。相比于测斜仪监测,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测量准确度更高,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有更好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地高层构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构筑物变形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传统观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低效性,提出了基于激光散乱点云数据的塔形构筑物倾斜变形监测新方法,采用两台地面激光扫描仪分别扫描构筑物外表面的散乱点云数据,建立塔形构筑物的基础表面模型,生成沿轴线的塔体中心点数据,筛选可靠性最优的线性排列点,从而得出塔形构筑物在空间上高精度的偏移量和倾斜率。最终编程实现了数据获取到成果输出的一键式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点云的塔形构筑物观测结果与传统方法观测结果的角度误差分别为0.005°和0.001°,倾斜量误差分别为0.000 05和0.000 1 m。本文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构筑物整体和局部的偏移量变化特征,为塔形构筑物的施工、维修和重建提供了基础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露天矿的深入开发,产生了更多的边坡,进一步增加了发生滑坡、坍塌等的危险,对边坡的变形检测与稳定性分析是矿山安全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项快捷、简单、安全的影像获取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等领域已有研究。本文利用无人机倾斜拍摄技术实现边坡巡查,并以此替代或辅助人工巡查,保证巡查人员的工作安全,及时发现矿山边坡的潜在风险并处理。  相似文献   

7.
8.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的开采沉陷监测理论和方法是矿山变形监测领域研究的热点,当前已有学者融合单视线向D-InSAR技术和开采沉陷规律成功构建了开采沉陷三维监测模型,然而由于该模型仅融合了水平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其并不适用于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监测。针对上述问题,根据D-InSAR监测的视线向变形与三维变形的关系,融合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提出了基于单视线向D-InSAR技术的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监测方法。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下沉监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9.53%,平均为1.31%,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水平移动监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9.78%,平均为3.71%,满足开采沉陷监测精度要求。并利用该方法成功监测了中国山东省兖州矿区南屯煤矿9310工作面在2012-01-27—2012-02-07期间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  相似文献   

9.
基于GPS天线阵列技术的变形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常规变形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研制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优越性,并对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在某水电站大坝进行的试验,证明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具有实时、自动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朱赞  甘淑 《测绘工程》2018,(7):71-75,80
以钢结构为主体的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气温、风力、日照以及自身重力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建筑的整体结构变形或建筑中心轴线倾斜变形。文中以某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变形监测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别构建倾斜变形量与时间以及变形速率与高度的相关回归分析模型,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对建筑的倾斜方位、角度进行计算,确定建筑物主轴线的倾斜度。对单日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钢结构建筑倾斜变形规律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确定钢结构建筑重要构件安装时间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明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滑坡安全监测自动化远程监测设备和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接着根据某矿山的一个滑坡现场,进行GPS天线阵列监测方案设计,并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测试,最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对几期结果的较差和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矿山自动化监测技术中,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监测技术,很适合滑坡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2.
铁道施工维护人员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集成了GNSS CORS、雷达、网络传输、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铁路快速预警。根据实际情况,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保障维护人员的安全,以实现高铁维护的智能化、网络化、实时化和精准化的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能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以及一些应急措施的应用发挥良好作用。三维数字城市的建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政府的实际服务和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增强城市的管理效率,为有效节约城市资源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数字城市进行三维建模的现实状况入手,对倾斜摄影技术的内涵和技术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介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4.
独立模型法点云拼接在建筑倾斜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造结构复杂高层建筑倾斜监测需求,介绍了一种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结合独立模型法多站点云拼接的高层建筑倾斜变形的监测方案,研究其点云拼接原理、棱线提取和监测技术路线.通过拟合标靶球点云球心的三维坐标,与同名点控制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实现点云拼接.提取建筑点云模型两平面的交线即建筑物棱线,计算倾斜度.工程实践表明以独...  相似文献   

15.
DOM数据的获取方式多种多样,随着技术的发展,对DOM的制作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利用倾斜影像,进行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根据正射影像图制作理论和流程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数字正射图(DOM)的精度。实验表明,加入倾斜影像生成的正射影像图(DOM)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方法在三维建模和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前景,文中分析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外业数据获取,探讨了影像数据的匹配、正射影像纠正以及平差等处理的关键问题并进行总结,详细地介绍了无人机用于倾斜摄影测量的现状及其优越性,对目前倾斜摄影测量精度、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描述,通过本文可以快速地了解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并为三维建模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新方法,展现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巨大潜力。但国内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仍处于实验和推广阶段,同时还存在一些因素限制其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石桥头隧道横跨龙岩市区,隧道长、埋深浅、岩质差、地表建筑物密集。在隧道开挖初期,建筑物出现较大沉降、倾斜、拉裂和错裂,严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危及居民安全。为此对建筑物进行了沉降监测、水平变形监测和倾斜监测,并计算建筑物的曲率,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对隧道施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简要的研究了其监测方法及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WSNs技术,然后对基于WSNs技术变形监测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节点和系统设计、功能设计、界面设计等方面,为未来变形监测的发展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国合 《东北测绘》2014,(2):119-120
主要论述了以浙江省 CORS 系统为基础,综合运用GNSS 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可能由地表位移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形变分析,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