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9个新疆杏品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晓莉  廖康  贾杨  刘欢  马微  徐乐 《果树学报》2015,(2):192-199
【目的】了解新疆杏品种间杂交亲和性,为授粉树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个新疆杏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的花粉量、花粉活力,设置不同品种间72个授粉组合,测定杂交组合的花粉管生长状况及坐果率等指标,以判定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结果】9个品种平均花粉量为每花药1 474.4粒,品种间差异极大。各品种平均花粉萌发率为44.0%,其中,‘库曼提’花粉萌发率较高,为80.0%,‘树上干’较小,仅17.5%。不同授粉组合的平均坐果率为25.9%,较自然授粉平均高2.7倍,以‘阿克阿依’为母本,‘轮台白杏’为父本的授粉组合坐果率最高,达64.2%。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所有杂交组合花粉多在授粉后24 h萌发并伸长,授粉96 h后到达花柱基部进入子房,但各组合花粉在花柱原位萌发的速度及花粉管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佳娜丽’为母本,‘库尔勒托永’为父本等9个组合,花粉管生长延长到花柱中下部后,停止向下生长,只有个别能正常生长到达子房。【结论】各品种间花粉量、花粉活力差异极大。在72个授粉组合中,坐果率小于6%的授粉组合,花粉管未到达花柱基部或到达基部的速度慢,比率小,表现为杂交不亲和;坐果率较高的授粉组合,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的速度快,比率大,亲和性强,适宜搭配建园。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树莓种间品种授粉后不同时间花粉在母本花柱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研究树莓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花粉管萌发情况与杂交结实率一致,杂交组合胜利×牛叠肚、秋福×茅莓和对照(秋福自交)亲和性好,花粉管大都在授粉后16~24 h到达花柱基部并进入子房与胚珠结合,结实率分别为63.7%、97.9%、92.0%;茅莓×秋福杂交亲和性差,花粉管在授粉后16~48 h停止生长,花粉管最终到达花柱总长的2/5处,并伴有回长和胼胝质现象,结实率为21.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甜樱桃新种质种内及种间杂交育种规律,提高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效率。【方法】以适宜浙江省种植的甜樱桃新种质为母本,以甜樱桃和中国樱桃为父本开展甜樱桃种内及种间杂交试验,调查坐果率、有胚率、胚败育率和F0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杂交效率分析。【结果】授粉7 d后,供试母本的种内及种间坐果率都比较高,随果实发育,至授粉后28 d及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于种间的。供试母本中‘朝阳一号’的种内、种间杂交坐果率均最高;坐果率最低的为‘长丰一号’的种间杂交组合。同一母本种内组合比种间组合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杂种胚成熟时败育率高,仅有4个组合可以得到未败育胚。杂交果未成熟胚败育率低这为胚培养提供了可能。供试母本‘朝阳一号’未成熟胚最好,坐果率高有胚率高败育率低‘;江南红’有胚率低,败育程度最高‘;长丰一号’及‘先锋’居中,母本优选‘朝阳一号’;供试父本未成熟胚中‘朝阳一号’和‘紫晶’较好。F0果实成熟期推迟,颜色及形状均表现出了母本果实开放授粉的色泽及形状;可溶性固形物种含量间杂交果低于种内的,均低于开放授粉的母本果实。为获得杂交后代,南方甜樱桃杂交育种可以采用3种方法:利用主产区的杂交后代在南方进行筛选;在南方杂交后进行胚挽救或者尝试混合花粉的开放授粉。【结论】甜樱桃种新种质种内及种间组合不同坐果率、杂种胚发育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母本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且败育率低。供试种质中‘朝阳一号’是较好的父母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澳洲坚果品种间杂交的亲和性,为快速鉴定品种间杂交亲和程度和授粉品种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方法】以澳洲坚果13个品种为母本试材,10个品种为父本试材,设置115个杂交组合,利用母本自交花柱提取液培养基培养父本花粉,测定杂交组合的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情况,结合花粉萌发受影响程度指数(pollen germination,PG)与花粉管生长受影响程度指数(pollen tube growth,PTG),判定品种间杂交亲和性程度。【结果】明确了115个杂交组合的亲和性程度,筛选出54个强杂交亲和性组合,其中有9对杂交组合可互为亲本;另外筛选出28个中等杂交亲和性组合和33个弱杂交亲和性组合。品种HAES863、O.C、HAES820可以作为杂交育种父本材料,在果园构建中可以作为13个参试母本的授粉树;品种HAES863、D4、HAES951、HAES816、HAES842为极好的杂交育种母本材料。【结论】建立了澳洲坚果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室内鉴定标准,将杂交亲和性划分为强(PG值≤0.5,PTG值≤0.2)、中(0.5相似文献   

5.
采用4种授粉方法对卷丹与9种百合进行正反交,研究卷丹的种间杂交亲和性,并对部分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行为进行荧光观察。卷丹作母本的9个组合中有7个组合得到膨大的果实,6个组合得到有胚种子,有胚率最高的为卷丹×大花卷丹,达44.7%。切割花柱可以克服卷丹与有斑百合、大花百合、垂花百合的杂交障碍;涂抹花粉培养液对杂交亲和性影响不大。卷丹作父本与9种百合杂交均不亲和,但有部分组合能得到微膨大的子房,微膨大率可达50%。百合杂交亲和组合的花粉管在48~72 h即可到达花柱基部,72~96 h进入子房与胚珠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无核的欧洲葡萄作母本,抗病性强的‘北醇’‘左优红’‘塘尾’作父本,大田杂交后在胚败育前采集幼果,无菌条件下采用离体胚挽救的方法获得杂种后代植株,研究了亲本基因型、胚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GA_3浓度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影响,并对杂种幼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期为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并初步筛选出无核抗病葡萄新材料。结果表明:获得232个杂交株系,练苗成活株系227株。以‘无核白鸡心’‘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果较好,适宜在无核葡萄胚挽救中作母本。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蔗糖浓度为2.0%,胚萌发培养基中最适GA_3浓度为0.5μmol·L-1;对获得的杂种后代幼苗,利用2种葡萄无核标记SCF27-2000、SCC8-1018对124株胚挽救杂交子代无核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初步确定无核株系74株,胚挽救后代无核率为59.7%,利用葡萄抗白粉病标记ScORN3-R对65株胚挽救杂交子代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检测,65个胚挽救杂交后代株系均未扩增出760bp抗白粉病标记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7.
萝卜花粉培养及自交育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种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出蔗糖10%、琼脂0.5%、硼酸0.02%和蔗糖5%、琼脂0.3%、硼酸0.04%两种配方,在温度25℃,相对湿度大于95%,时间在4 h是培养萝卜花粉的适宜条件,花粉萌发率达97%以上.通过自花授粉、显微镜观察及苯胺蓝染色紫外灯箱观察花柱中花粉管生长状况相结合来分析花粉在自花柱头上的育性,对花粉活力还进行了化学染色方面的探索.结果表明:0.1%苯胺蓝染液可以准确分析花粉管能否穿越自花柱头,从而鉴定自交亲和性,而碘化钾染色法不适合检测萝卜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8.
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与杂种后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与‘美丽无核’幼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败育过程进行研究,为提高胚挽救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杂交与胚挽救育种技术,从中选出无核杂种优株,为选育无核新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8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后代为材料,研究亲本基因型、取样时期和胚发育培养基相态对成苗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杂种后代进行无核性状检测;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美丽无核’的幼胚和胚乳的发育与败育进程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利用胚挽救技术从8个杂交组合中获得杂种单株468株。其中‘昆香无核’ב新郁’杂交组合成苗率较高,为9.48%;‘火焰无核’ב昆香无核’、‘昆香无核’ב红宝石无核’、‘红宝石无核’ב克瑞森无核’杂交组合分别在授粉后41、47和55 d取样,进行胚挽救的成苗率最高;‘火焰无核’ב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ב克瑞森无核’在固体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昆香无核’ב北醇’在固体或固液双相培养基上的成苗率无显著差异;利用无核基因探针GLSP1-569、SCAR标记SCF27-2000对4个杂交组合的326个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初步确定210个株系携带无核基因;‘美丽无核’幼胚发育至球形胚时期开始败育,时间为花后38 d。【结论】‘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适宜作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以‘火焰无核’‘昆香无核’和‘红宝石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最佳取样时期分别为授粉后41、47和55 d;不同母本的杂交组合对胚发育培养基的相态要求有差异;‘美丽无核’作母本材料时适宜取样时期为花后34~36 d。  相似文献   

9.
菊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开展了不同倍性菊属物种间远缘杂交试验,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指数,并对授粉后生殖生物学过程(柱头花粉附着、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受精及子房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具相同倍性的种间及四倍体与六倍体物种间杂交较易结籽,而二倍体与四倍体或六倍体间难以结籽,表现杂交不亲和性。菊属远缘杂交不亲和表现为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异常难以进入花柱,诱导柱头胼胝质生成,受精胚败育。  相似文献   

10.
桃、李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荧光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研究桃、李种间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以桃为母本,李为父本进行杂交,其受精率和结实率均为3%左右。授粉后李的花粉粒在桃的柱头上萌发基本正常,花粉管在进入花柱中部以前生长正常,之后生长缓慢发育受阻,大多数花粉管不能进入子房,致使无法受精,这是桃、李杂交不亲和、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用常规柱头授粉和切割不同长度花柱4种授粉方式对亚百系内杂交的花粉管生长和结实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系内各组合亲和性存在差异,亲和性较好的组合为"金色号角×多安娜"、"普瑞头×索莱尔",次之为"多安娜×普瑞头","金色号角×普瑞头","普瑞头×多安娜"为不亲和组合;同一系内组合中,采用常规柱头授粉比切割花柱授粉得到胚的比例高,所有组合花粉管均能进入子房,而且随着切割花柱长度的增加,花粉管在花柱中及进入子房的量是依次递减的,种子数目与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呈正相关;果实膨大系数不能反映果实是否结籽;所有组合中都存在胚囊不亲和现象,形成了无胚仅有胚乳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以夏蜡梅属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和美国蜡梅属美国蜡梅变种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 var. oblongifolius)为试验材料进行属间杂交,通过荧光镜检观察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和萌发以及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杂种胚发育情况,探讨其杂交障碍机制。结果表明:不论正反交,花粉均能在柱头上粘附36 h到达胚囊,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阶段不存在杂交障碍。杂种胚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正反交均可以实现双受精,但结实率极低,说明属间杂交存在受精后障碍,且正反交杂交障碍机制有所不同:当以夏蜡梅为母本时,杂交障碍主要由受精后杂种胚早期的不正常解体造成;而当以光叶红蜡梅为母本时,杂交障碍主要由母本雌蕊较高比例的发育异常和杂种胚的早期败育共同引起。 、萌发并生长到达胚囊;以夏蜡梅为母本时父本花粉管生长进程较以光叶红蜡梅为母本时更加一致,大部分花粉管在授粉后  相似文献   

13.
不同授粉方式对青海细叶百合与亚洲百合杂交结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青海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和亚洲百合杂种系:精粹(Elite)、耀眼(dazzle)、波安娜(pollyanna)3个品种作母本,采用柱头直接授粉和切割花柱授粉两种不同的授粉方式授以不同品种的父本花粉进行杂交试验.通过对各组合间杂交结实进行调查分析,以蒴果坐果率、蒴果膨大程度和有胚率作为判断指标来研究不同杂交配组的亲和性.结果表明:切割花柱授粉并不能克服所有品种的自交障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具有一定亲和性的杂交组合结实,对蒴果坐果率、蒴果膨大程度和有胚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夏蜡梅属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和美国蜡梅属美国蜡梅变种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 var. oblongifolius)为试验材料进行属间杂交,通过荧光镜检观察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和萌发以及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杂种胚发育情况,探讨其杂交障碍机制。结果表明:不论正反交,花粉均能在柱头上粘附、萌发并生长到达胚囊;以夏蜡梅为母本时父本花粉管生长进程较以光叶红蜡梅为母本时更加一致,大部分花粉管在授粉后 36 h 到达胚囊,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阶段不存在杂交障碍。杂种胚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正反交均可以实现双受精,但结实率极低,说明属间杂交存在受精后障碍,且正反交杂交障碍机制有所不同:当以夏蜡梅为母本时,杂交障碍主要由受精后杂种胚早期的不正常解体造成;而当以光叶红蜡梅为母本时,杂交障碍主要由母本雌蕊较高比例的发育异常和杂种胚的早期败育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15.
以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为母本,含笑(M. figo)、深山含笑(M. maudiae)和阔瓣含笑(M. platypetala)为父本,研究其杂交亲和性。采用离体培养法对父本花粉生活力进行检测,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杂交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情况,并调查种间杂交坐果率和杂种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紫花含笑、含笑和深山含笑的花粉萌发率达65%以上,而阔瓣含笑的花粉萌发率较低,为29.07%。荧光显微观察发现,紫花含笑 × 含笑、紫花含笑 × 深山含笑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度比紫花含笑自交快,且花粉管能正常伸长完成授精;而紫花含笑 × 阔瓣含笑的花粉虽能在柱头表面萌发,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均慢于紫花含笑自交,且出现花粉管膨大、花粉管停止生长、柱头和花柱内胼胝质堆积等现象。紫花含笑 × 含笑、紫花含笑 × 深山含笑的坐果率和种子萌发率均达80%以上,表明杂交亲和性较好;而紫花含笑 × 阔瓣含笑的坐果率仅有11.1%,且杂种胚败育,受精前障碍可能是影响其杂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17个鲜食杏品种、4个仁用杏品种和4个杏李杂交品种为试材,对单个花药花粉量、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进行测定,并观察统计了这25个杏品种的完全花比例,为杏主栽品种选择适宜授粉树。结果表明:不同杏品种间单个花药花粉量、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和完全花比率差异显著;不同果实类型(鲜食、仁用和杏李杂交)间花粉量和完全花比例差异显著,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则没有果实类型间的显著差异。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和完全花比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花粉管长度显著相关(r=0.417,P0.05);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极显著正相关(r=0.691,P0.01),与完全花比率负相关但不显著。聚类分析发现,花粉量较多且花粉管生长状况较好的杏品种有"串枝红"、"沙金红"、"金太阳"和"胡安娜",适宜作为授粉树;花粉粒较少和花粉管生长状况较弱的有"恐龙蛋"、"味帝"和"苏联4号",而它们的完全花比例都很高,需要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方法对7种枇杷属植物及2种枇杷近缘属植物共14份材料配置的91个种间、21个属间共112个杂交组合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1个种间杂交组合中有28个坐果率为零,即杂交不亲和,约占30%;杂交组合大多为部分亲和,仅少数为完全亲和。枇杷属与其近缘属植物(石斑木、石楠)的正交基本不亲和,反交有5个组合能结果,但杂种胚中途败育,需要进行胚挽救。不同的种类作为父本或母本时,坐果率相差较大,以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野生普通枇杷和‘解放钟’作母本,平均坐果率高达36.2% ~ 58.2%;而以台湾枇杷及其两个变型和椭圆枇杷作母本,平均坐果率仅为2.9% ~ 16.3%,作父本时,平均坐果率较高,达22.4% ~ 43.1%。花粉管生长的荧光观察显示,台湾枇杷恒春变型作母本与栎叶枇杷杂交为孢子体不亲和。  相似文献   

18.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u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间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19.
‘奥迪亚’葡萄杂交后代胚挽救及无核性状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杂交后代胚挽救萌发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无核性状进行早期鉴定,【方法】以无核、抗病葡萄品种‘奥迪亚’为母本,‘玫瑰香’、‘摩尔多瓦’和‘红地球’3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L9(33)正交试验,建立简单高效的胚挽救体系,并用分子标记对杂交苗无核性状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影响胚挽救萌发率的最关键因素为接种时期,其次为培养基种类和NAA浓度;以‘奥迪亚’为母本的杂交胚其适宜接种程序为授粉后49~56 d剥取胚珠,接种在B5或NN69培养基上充分发育70 d,再转入1/2 B5培养基上萌芽,‘奥迪亚’ב摩尔多瓦’杂交胚通过此程序萌发率达到了50.48%;经分子标记鉴定,各组合后代的无核株系均超过50%。【结论】利用胚挽救方法以‘奥迪亚’为杂交母本可高效创新葡萄无核种质。  相似文献   

20.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