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女性淋病进行观察及分析,探究女性淋病的治疗方法及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760例女性淋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女性淋病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淋球菌培养可知,760例患者均为阳性;64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116例幼女外阴淋菌性阴道炎,374例淋菌性宫颈炎,148例淋菌性尿道炎,58例淋菌性前庭大腺脓肿;经临床治疗,女性淋病760例患者均得以治愈出院。结论淋病筛查的金标准就是淋球菌培养,临床上要进行淋球菌培养对疑似病例,以便于减少漏诊,提高确诊率;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合理、彻底、尽早的原则,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以促进治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女性淋病临床特点,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不同年龄女性淋病资料.结果 380例淋球菌培养均为阳性.其中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32例,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58例,淋菌性宫颈炎187例,淋菌性尿道炎74例,淋菌性前庭大腺脓肿29例,380例全部治愈.结论 淋球菌培养是筛查淋病的金标准,临床上对疑似病例应常规作淋球菌培养,以提高确诊率,减少漏诊.治疗应遵循尽早、彻底、足量、规则、合理、抗生素联合全身用药的原则,避免产生耐药菌珠,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了解本地区淋病发病情况,及其耐药、合并感染的程度,我们自1990年以来,收集了本地区可疑病例2800例,经培养检出200例淋球菌。对200例淋病患者进行普通培养、霉菌培养、加特纳氏菌培养、滴虫动力观察、淋球菌药敏试验、非淋菌性尿道炎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现就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合并非淋菌性尿  相似文献   

4.
淋病是因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为探索目前淋球菌的耐药状况并寻求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对最近 4月来在我院就诊的淋病患者进行淋球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11月 17日至 2 0 0 2年3月 2 8日期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淋病患者共 6 7例 ,其中女 6 6例 ,男 1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74岁 ,平均 35 74± 12 11岁。所有病例均为初诊 ,以往无淋病史 ,就诊前 1周内未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1 2 方 法1 2 1 淋球菌培养 所有女性病例均以消毒棉拭子取宫颈…  相似文献   

5.
淋球菌也称淋病奈瑟菌(Neisseriagonorrheae),是引起淋菌性尿道炎及淋球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其传统检查方法是涂片加培养。淋球菌的涂片检查,在男性急性淋病性尿道炎时,阳性率可达95%~99%,但在女性感染时因在子宫颈管取材杂菌较多,诊断困难,阳性率较低[’]。而淋球菌培养法不仅时间长(48h),巨阳性率不高。近年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正不断应用于临床标本中淋球菌的检测。我室对培养法、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1材料与方法1.l标本的采集及保存:所有标本均采取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具有急性尿道炎症状…  相似文献   

6.
陈淑梅 《吉林医学》2005,26(8):877-877
淋球菌培养是女性淋病诊断的最基本标准。目前国内多采用培养法,样本均取自宫颈内。我科自2001年1月~2004年至今,对来我科就诊的女性淋病、临床疑为淋病的72例女性患者.同时取宫颈和尿道标本进行培养,共培养阳性病例7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Neissen)氏菌即淋球菌所致尿道和生殖道感染。我室自1987年5月至1988年12月共收治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100例,均经临床查菌证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32例淋病患者病原体培养,做药敏实验,探讨淋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132例淋病患者分泌物培养加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淋球菌株对7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淋球菌对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青霉素、头孢拉啶、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淋病患者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为临床医师治疗淋病提供合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淋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并发症,如盆腔炎(简称PID)。盆腔炎又是宫外孕和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由于淋病的增多与蔓延,淋菌性PID也明显增多,现将我院诊治的26例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共拟诊为急性PID者110例,其中资料完整并经涂片或培养检测淋球菌阳性的26例,并同时作PCR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一些正常菌群的形态、菌落等特点与淋球菌相似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常被误认为是淋球菌 ,因此该文选择 12 4例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 ,对其前尿道菌群的分布和微生态系的变化作初步探讨 ,以加深对正常菌群的认识和提高对淋病的实验室正确诊断。方法 :标本采集、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前尿道分泌物直接镜检。细菌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 ;两组分离培养出 4种菌种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通过对淋球菌感染男性患者前尿道菌群的变化及分布状况 ,以及相似淋球菌的某些细菌的重要生化鉴定研究 ,说明淋球菌感染对前尿道定居的正常菌群的种类无明显的改变 ,然而泌尿道的感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系和生态失调或菌群失调。提示淋球菌感染能够影响前尿道正常菌群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多在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时,淋球菌侵及后尿道而引起.由于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尿路感染症状,故临床上易漏诊,延误治疗,也是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我院1996年3月~1998年10月共治疗男性淋病患者306例,其中发现并发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淋菌性直肠炎是淋球菌感染直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直肠炎症,又称直肠淋病,临床较少见.我科从2001年5月-2003年4月共发现淋菌性直肠炎患者20例。其病史资料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女性淋病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淋菌性直肠炎,常现抗菌素无效,经采用自拟清淋汤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自1991-04~1995-04,收治16例淋菌性直蹑炎病人均为女性,初患12例,复发4例,年龄20~15岁.平均年龄27岁,病程2周~7年。本病病例选择有急性淋病史.同时患有直肠炎.并连续用抗生素2周以上,尿道炎症状消失,仅有直肠炎症状存在者。有林菌性咽炎、眼失、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及合并症者不属本组病例。2治疗方法:自拟清淋汤:灯芯草15g.寄奴15g,沙政米15g,黄柏10g,苦参10g,草酷109,连翘209,红藤309,…  相似文献   

14.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淋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并发症 ,如盆腔炎 ,该病是宫外孕和女性不孕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淋病的增多与蔓延 ,女性淋病性盆腔炎也明显增多 ,现将我院诊治的 2 8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共拟诊急性盆腔炎 74例 ,其中资料完整并经涂片或培养检测淋球菌阳性者 2 8例 ,并同时做 PCR检测均符合诊断。患者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35岁 ,平均年龄 2 4.5岁 ,未婚 8例 (占 2 9%) ,已婚 2 0例 (占71%) ,6例男方有尿频、尿急、尿痛或生殖器红肿、流脓病史 ,证实为男性淋菌性尿道炎…  相似文献   

15.
胡正强  母丽媛  苏敏  周伟 《西部医学》2010,22(6):1117-1118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淋病奈瑟氏菌(淋球菌)药敏试验现状,为淋病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8例确诊感染淋球菌的老年女性阴道分泌物,做淋球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淋球菌耐药现状。结果在进行药敏试验的11种药物中,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塞肟和头孢呋辛药物敏感率均为100%,氯霉素为95%,氨卞西林为45%,其它药物的敏感率在氯霉素和氨卞西林之间。结论淋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普遍敏感,对喹诺酮类、四环素和氯霉素类药物及利福平都表现出一定得耐药性。淋病治疗应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急性腹膜炎浓汁中分离出淋病奈瑟氏菌,能引起临床重视.方法涂片检查及用淋球菌检测试剂盒取腹腔脓汁进行检测.结果六例急腹症女性患者,均检出淋病奈瑟氏菌.结论急腹症不容忽视,临床应多方面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王彦彬  李瑞鹏  钟春燕  诸靖宇  徐智慧 《浙江医学》2016,38(18):1498-1500,150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监测疗效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816例因怀疑泌尿道淋球菌感染需行淋球菌检测受试者临床资料,其中淋球菌培养检测6323例,基于SAT开发的淋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NG-SAT)检测7107例,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再以淋球菌培养法为金标准,计算同时行以上2种检测的614例患者NG-SAT检测尿液样本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2种检测结果有差别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DNA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复测与分析;对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进行头孢曲松治疗,待症状消失后3d再次行以上2种检测。结果NG-SAT检测尿液标本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8.2%。2种检测结果有差别的标本7份,均为SAT检测阳性、淋球菌培养阴性;FQ-PCR复测结果显示6份阳性、1份阴性。179例患者经头孢曲松治疗后,NG-SAT检测阳性15例,淋球菌培养阳性7例。结论NG-SAT检测尿液中淋球菌简便、准确,且能准确判断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病,妊娠并发淋病者,约占5%。淋球菌感染对孕妇及新生儿均有危害,常导致胎儿及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增高,出生体重减轻,甚至引起淋菌性败血症。我院自1996年7月~2003年7月共收治19例妊娠并发淋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198例淋病患者和39例淋病后尿道炎患者同时进行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分离培养。结果淋病患者中Uu阳性143例,淋病后尿道炎患者中Uu阳性30例,提示淋球菌与Uu混合感染已达较严重的程度。对61例混合感染患者治后复查,淋球菌培养的均转阴性,其中单用菌履治或淋必治者15例,Uu培养的均阳性;合用中药经验方煎服每日1剂治疗2周者22例,18例Uu培养转阴性,为中西结合治疗淋病合并Uu感染的有效性提价供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PCR方法结合荧光探针外扩增的检测技术,检测妇科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评价性病高危人群的感染率。方法应用FQ-PCR法检测临床疑似性病的150例女性患者及50例健康妇女生殖道标本中的衣原体和淋球菌。结果FQ-PCR法检出疑似性病患者中衣原体为29.3%(44/150),淋球菌检出率为24.00%(36/150);对照组中衣原体为4%(2/50),淋球菌为2%(1/50)。经χ2检验,FQ-PCR法检测疑似患者与健康妇女的衣原体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球菌检测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疑似性病的女性中应进行衣原体和淋球菌的检测,特别是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对淋病和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有快速、准确、特别的效果,对于淋病和衣原体感染复发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