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发动机、隔振器、结构组成的系统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综合考虑振动激励力与声压力,根据变分原理建立发动机-隔振器-平板结构-介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由谐波平衡法推导耦合方程的解,研究隔振器的刚度、阻尼对系统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隔振器的刚度对系统声振特性有重要影响;为了控制系统的振动与声辐射,应降低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研究结果可为发动机隔振器的声振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世彦  俞孟萨 《船舶力学》2019,23(1):96-109
水下航行体内部设备产生的振动能量通过舷间液舱侧板和舱内水介质两个途径的耦合和传递,在外场产生辐射噪声,成为机械噪声控制的一个短板。文中以舷间液舱外场声辐射控制为背景,采用解析方法建立了液舱结构振动与内外声场的声振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液舱侧板及液舱内部介质对振动传递和外场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认为敷设声学覆盖层并减小液舱侧板材料刚度能够有效控制外场辐射声功率。文章为舷间液舱的"声短路"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最简单的光滑平板开始,建立其均匀流中振动和声辐射的理论模型,给出研究声振耦合系统的基本思路;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结构稍复杂的单向加筋平板声振特性理论研究,建立研究均匀流中单向加筋平板声振特性的基本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为更复杂的舰艇结构声振特性研究奠定基础。数值研究中先通过有效分析和收敛性分析验证所建立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及级数解所需项数,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流速、材料属性以及结构尺寸对均匀流中单向加筋平板远场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张希恒  王宇  张彦彦  张耀壬  张超 《船舶工程》2022,(5):102-106+129
针对调节阀在实际工况中存在的噪声问题,通过建立调节阀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阀内稳态流场和瞬态流场,再以流场信息为激励源,结合声学边界元法(BEM)中声振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阀的噪声特性以及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套筒设计参数,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计压力范围内,该阀的噪声特性以及振动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套筒小孔锥度和套筒壁厚的流致噪声发现,在锥度为15°时,声压级达到最小值76.5 dB(A);在壁厚为10 mm时,声压级达到最小值70.74 dB(A)。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新型调节阀的优化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隔振器机械阻抗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将隔振器简化为弹簧和阻尼器的模型不能反映其动态特性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对隔振器的机械阻抗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分别按理想弹性元件和实际弹性元件计算了圆柱型橡胶隔振器的机械阻抗,两者在低频段吻合良好,而实际弹性元件的机械阻抗在高频段出现上翘的波峰,此为高频波动效应的结果;本文还分别对6种隔振器的机械阻抗进行了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
HGGS-200型钢丝绳隔振器冲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冲元件在不同冲击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冲击特性规律是系统抗冲击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对HGGS-200型钢丝绳隔振器冲击试验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验证了该型隔振器优异的抗冲性能,发现了隔振器冲击特性与冲击加载强度和冲击持续时间的关系,找到了该型隔振器冲击特性变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加筋/夹层板壳结构在众多工程领域结构物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其声振特性对于指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复合材料加筋/夹层板壳结构声振特性的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归纳,并探讨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综述结果表明:解析与数值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具灵活性和高效率,是研究声振特性的有效方法,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新材料的应用给研究带来了新变化,增大了结构动力学和声学的设计空间;现有的分析方法可以模拟出结构的任意边界条件而无法还原实际边界条件,因而需要结合试验研究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双层加筋板为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结构有限元耦合声学边界元(FEM/BEM)方法和结构有限元/声学自动匹配层(FEM/AML)直接声振耦合计算方法,计算了结构水下辐射噪声,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FEM/AML直接声振耦合算法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FEM/AML直接声振耦合计算方法研究了双层加筋板结构单面触水的声振耦合特性,分析了载荷位置、载荷的性质,双层板的板厚、筋板的厚度以及布置方式等结构参数对辐射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舰艇上广泛使用的6JX系列橡胶隔振器与聚氨酯隔振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聚氨酯隔振器比橡胶隔振器承载能力大,承载范围宽且减振效果好。对不同配方及硬度的聚氨酯隔振器的性能进行研究表明:TDI类聚氨酯隔振器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舰船科学技术》2015,(9):87-93
基于Mindlin板振动理论,获得镶嵌在无限大障板中的矩形简支板的横向振动方程,并研究矩形板在空气和水中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根据哈密尔顿(Hamilton)原理建立结构系统总能量关系,利用结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建立简谐点激励下水中简支矩形板的声振耦合方程,采用模态叠加法表示结构振动响应、声辐射阻抗方程以及结构辐射声功率,分析了单一模态量和整体量的相互关系,讨论了自辐射模态和互辐射模态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空气和水中矩形板结构声振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复合式气囊隔振器为研究对象,研究这种隔振器垂向静态特性的计算方法。对这种隔振器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和垂向静态特性实验,通过与仿真、计算和实验的结果比较,可知计算结果、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这种垂向静态特性的计算方法有效,为其他类型的隔振器垂向静态特性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复合式气囊隔振器为研究对象,研究这种隔振器垂向静态特性的计算方法。对这种隔振器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和垂向静态特性实验,通过与仿真、计算和实验的结果比较,可知计算结果、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这种垂向静态特性的计算方法有效,为其他类型的隔振器垂向静态特性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东方  赵应龙 《船舶工程》2019,41(10):70-74
气囊隔振器作为一种高效的减振元件,其安装与使用受承载特性的直接影响。对于本文研究的长圆柱形气囊隔振器,其承载特性主要与囊内气体压力有关。将长圆柱形气囊隔振器简化为圆柱与圆环两部分,通过分析得到气囊的有效面积表达式;利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出气囊容积表达式;结合气体多变方程,建立了气囊承载特性数学模型。设计了长圆柱形气囊隔振器的承载特性试验,并对比了气囊承载特性的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高,本文研究理论可为长圆柱形气囊设计、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姚熊亮  计方  王祖华  周海波 《船舶》2010,21(4):34-42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将刚性阻振质量带引入动力舱段基座结构的刚性隔振设计中。联合应用声固耦合法和统计能量法,基于ABAQUS/VA ONE,对基座结构含阻振质量带的动力舱段减振降噪效果进行了全频段数值分析。数值研究了阻振质量截面尺寸、截面形状参数、布置位置对基座隔振特性的影响规律,验证了基座刚性阻振质量隔振设计的有效性,旨在为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应用振动、噪声测试分析技术对惯性仪表进行故障诊断,工况监测和噪声源识别的机理和方法。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声振技术在惯性仪表中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Donnel壳体方程描述双层圆柱壳振动,以附加阻抗的形式表示环肋、实肋板以及水介质等对壳体的力作用,结合内外壳振动位移模态展开形式,建立了双层圆柱壳内外壳之间的声振传递矩阵。同时开展了双层圆柱壳外壳均方速度响应仿真分析,验证了双层圆柱壳内外壳振动响应之间存在固定的传递关系,不受激励源特性影响,为双层圆柱壳辐射噪声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隔振器对舰船基座振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隔振器类型及布置方式对舰船基座振动特性的影响,针对舰船设备普遍采用隔振器与基座相连的连接方式,首先分析了隔振器刚度、阻尼等参数对舰船基座激扰力特性的影响,并以某船舶发电机组为例,基于有限元方法讨论了隔振器类型及布置方式对舰船基座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设备向基座传递的激扰力与隔振器刚度、阻尼及设备—隔振器—基座系统固有频率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隔振器类型及布置方式对基座振动特性也有较大影响。当激励频率较低时,隔振器布置方式对基座振动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当激励频率较高时,隔振器布置方式对基座振动特性的影响则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对水下结构声辐射压电控制的压电片布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数值分析.首先基于声振耦合理论,对低频段声辐射板的压电传感器和作动器的布置做了定性的分析,给出了声辐射功率与结构模态比和模态积之间的关系式.其次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所提出的压电片布置方案进行了辐射声场控制的定量计算.通过计算比较可以看出,基于声振耦合理论的压电片布置方案在低频段所得到的多阶模态控制效果,优于基于振动模态应变贴片理论控制方法所得到的控制效果,可以用来进行流体加载板结构声辐射控制的设计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