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初治涂阳肺结核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近期远期疗效及缩短疗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4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新方案组和原方案组。新方案组病人采用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3)H3R3Z3S3(E3)/(2-6)H3R3,原方案组病人采用6个月闻程的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H3R3Z3S3(E3)/4H3R3。结果:两组病人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6%和98.2%,随访一年复发率分别为1.5%和2.0%,以上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方案组平均疗程为4.8个月。比原方案组疗程缩短1.2个月。结论: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获得与固定化疗期方案相同的近远期疗效。不固定化疗期疗法可使6个月固定化疗期方案疗程缩短,减少服药次数,节省病人医药费用,使病人易于配合,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是否有问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初治涂阳肺结核不固定化疗期短程化疗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6个月固定化疗期全程每日给药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观察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2HRZS(E)/XH3R3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经涂片检查痰菌阴转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疗停药标准,并注意抓好研究过程中的环节质量控制。结果 符合选例标准95例,92例完成规则治疗,累计痰菌阴转率为98.9%,91例治愈,平均化疗期为5.1个月,2年随访率为91.2%,细菌学复发率为2.3%。结论 本研究与国内6个月标准短化相比,其复发率相近。说明本方案治愈率高,可缩短治疗期。  相似文献   

3.
20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入甲、乙、丙三组方案,依次为2SHRE/4HR,2SHRZ/4HT,2EHRZ/4HE。主要采用全程管理下自服药。治疗第2月末,三组痰培养阴性率分别为90%,91.7%和90.9%。疗程结束,除丙组1例未转阴外,余痰涂片及培养全部转阴(包括初期耐药28例)。随访3年,三组共136例,痰菌复阳10例,甲、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丙组与甲、乙组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初治涂阳肺结核缩短化疗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适合在结核病控制规划治疗中标准规范有效的化疗方法。方法 使用2HRZS/xHR不固定化疗期方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 468例研究对象中,累计阴转治愈459例,阴转治愈率98.1%,平均化疗期5.1个月;随访满1年时细菌学复发率为0.5%。结论 可以考虑在我国结核病规划治疗中逐步推广使用2HRZS/xHR不固定化疗期短程化疗方案对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能够缩短1个月的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2H2R2Z2S2(E2)/4H2R2和2H3R3Z3S3(E3)/4H2R2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与世行项目方案作对照,以探索最佳化疗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20个县(市)作为研究现场。将初治涂阳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组且分别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全程督导管理,观察痰菌阴转率和细菌学复发率。结果 3组6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96%、97.98%、97.37%,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副反应发生率与Ⅱ、Ⅲ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Ⅱ、Ⅲ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分别为4.86%、3.70%、2.76%,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疗程服药情况为Ⅰ、Ⅱ组病人较Ⅲ组服药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研究方案与世行项目方案具有相似的化疗效果,Ⅰ组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他2组之间无差异。研究组病人所需医药服务费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5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选用 RFD 和 RFP 两组方案治疗。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5%和98.2%(P>0.05)。随访2年菌阳复发率分别为21.2%和3.6%(P<0.05)。RFD 组的总失败率高达25.5%。笔者认为,RFD 方案的剂量及疗程长短尚宜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赣州地区1 40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全程管理的化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5~1988年,病人规则治疗率由53.1%提高到95.1%痰菌阴转率由60.8%上升到95.8%,复阳率及慢传发生率分别由5.6%及17.4%降至1.6%及3.4%。规则治疗病例的近、远期疗效显著高于不规则治疗病例。说明规则治疗是全程管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杭州市1985~1989年市区22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不住院全程监督或全程管理下,采用2S3H3R3Z3/4H3R3(DL1)和2SHRZ/4H2R2(DL1)两种间歇短程化疗(短化)方案治疗。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7%及99.0%,3年随访复发率为2.4%及3.0%。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认为①6个月间歇短化服药78~94次,节省了费用,减少了管理次数值得推广。②原发RFP耐药者疗效差,宜改变方案。③全程管理化疗如认真按规范实施,可取得与全程监督管理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WHO推荐的全程监督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治愈的649例涂阳病人,进行了为期两年随访观察。复发率4.6%,其中初治为3.4%,复治为5.8%,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治疗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125例初治和249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2H3R3Z3S3(E3)/4H3R3(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E,链霉素:S,乙胺丁醇:E)和2H3R3Z3S3E3/6H3R3E3化疗方案,实施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结果总完成治疗率为99.7%;初、复治患者满疗程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6.7%和84.8%;经3年随访,细菌学复发率初治患者为1.8%,复治患者为10.2%。结论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方案对控制结核病具有简便、经济和高效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伴发乙肝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疗效,减少副作用产生。方法 采用IL2联用2SHRZ/4H3R3方案治疗50例伴发乙肝初治涂阳肺结核,并以同期用2SHRZ/4H3R3和一般护肝药治疗23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6月末IL-2组痰菌阴转率、HBeAg和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96.0%、70.4%和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3%和14.3%(P<0.01),并且前者肝功损害发生率和停药率均为0,要明显低于后者的26.1%(P<0.01),2年随访IL2组痰菌复发率、HBeAg和HBVDNA的转阴率分为0、10.5%和10.0%,与对照组6.7%、0和50.0%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IL-2有较好抗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间接改善肝脏病变,降低抗痨药物肝功损害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初治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6月短程化疗效果,并探讨疗程。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市 1996—2000年 9个区县结核病防治所符合选例标准的 256例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6月短程化疗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 6月末胸液完全吸收率为 73.0%(187/256);随访 48月,2例复发,复发率 1.4%(2/139)。未完全吸收病例继续化疗至 9~12月,48月复发 2例,复发率 2.2%(2/92)。有症状至就诊时间 28d和>28d病例 6月胸液明显吸收率分别为 87.1%(196/225)和67.7%(21/31)。无明显胸膜增厚率分别为 54.7%(123/225)和 32 .3%(10/31),两者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单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采用 6月标准短程化疗方案,近、远期效果良好;对 6月末胸液尚未完全吸收的病人可适当延长疗程至 9~12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胸液吸收和减少胸膜增厚。  相似文献   

14.
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复治肺结核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复治肺结核失败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与耐药的关系,以便针对有相关性的因素进行控制,为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追踪观察标准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收治的初复治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探讨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因素。结果初治患者中,性别、职业、医疗费支出类型、是否漏服药和耐药情况与治疗失败有关,耐多药患者的失败风险是敏感患者的2.0倍;复治患者中,家庭年收入、耐药类型和最近一次治疗的结果是影响治疗失败的因素,耐药患者的失败风险是敏感患者的4.7倍。结论要降低结核病治疗失败率,控制结核病疫情,应该增加对贫困患者提供的救助,加强患者的督导管理,提高服药依从性,控制耐药的发生,开展对复治患者治疗方案的实施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首次复治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行短程与标准化治疗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作者收集了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部诊治的既往有结核病病史、无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曾仅给予常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超过1个月、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的首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236例。将患者依就诊时间先后分为A、B组,各118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耐多药筛查,共36例患者确诊为MDR-PTB,其中A组患者(21例)给予复治短程化疗方案[(2~3)H-R-Z-E-S/6H-R-E,简称“短程组”],B组患者(15例)给予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复治方案[6Am-Z-Lfx-PAS(Cs)-Pto/18Z-Lfx-PAS(Cs)-Pto,简称“标准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包括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显示,短程组治疗9个月末时的痰菌阴转率(85.7%,18/21)较标准组(46.2%,6/13)明显提高(P=0.017),但在疗程结束时短程组和标准组的痰菌阴转率[85.7%(18/21)和84.6%(11/13)]、病灶显著吸收率[47.6%(10/21)和23.1%(3/13)]、空洞闭合率[25.0%(3/12)和18.2%(2/11)]、治疗成功率[76.2%(16/21)和53.8%(7/13)]、失败率[23.8%(5/21)和46.2%(6/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73、0.109、0.360、0.122、0.12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暂停治疗,标准组中有1例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经保肝治疗后缓解,5例出现尿酸升高因无关节疼痛症状未予处理;短程组中有4例出现尿酸升高,仅1例因关节疼痛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经调整服药次数后缓解。提示复治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MDR-PTB的临床近期疗效优于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但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前者具有疗程短、药品便宜且易获得、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增加等特点,建议对于首次复治MDR-PTB患者首选复治短程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28例初治培阳肺结核病人其耐药性与短化疗效的关系。方法 病人治疗采用全程隔日间歇短化方案,(2R3H3E3Z3/4R3H3)。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 33例初治耐药肺结核病例,经6个月正规短程化疗失败率高达12.1%。 (1)对耐R类药物者化疗失败率为40%(2/5),敏感组化疗失败率为2.6% (5/19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2)对其他类 (不含耐R类)化疗失败率为7.1%,与敏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二年随访耐药组细菌复发率为3.5%,敏感组细菌复发率为1.1%。结论 药物敏感病例和耐1种或2种药的病例 (不含耐R类)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北京市农村 (1 0个远郊区县 )DOTS病人的 5年转归并分析导致复发和治疗失败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北京市农村1995年新登记的全部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5年转归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995年北京市农村全部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按照严格标准要求,符合DOTS标准的病人共有272例,占病人总数的72.8%。监化组和自服药组在疗程结束时的治愈率分别为95.2%和88.2%,有显著性差异(P<0.05)。监化组和自服药组的5年随访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4%和9.1%,有显著性差异(P<0.01)。共有372例病人参加治疗,初治失败6例,5年随访细菌学复发11例,经再次治疗,只有1例最终成为慢性传染源。导致复发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规律服药。结论 在北京市农村地区,DOTS策略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效果,证明DOTS是控制传染源的非常有效的措施。结核病控制工作应把主要的人力、物力用于监督病人化疗的实施上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3例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予加替沙星每日400mg静点;对照组29例,予环丙沙星每日400 mg静点,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显示观察组有效率85.3%,对照组有效率62.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细菌清除率78.6%,对照组细菌清除率60.9%,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选用加替沙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3例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予加替沙星每日400mg静点;对照组29例,予环丙沙星每日400mg静点,疗程均为7~14d。结果 显示观察组有效率85.3%,对照组有效率62.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细菌清除率78.6%,对照组细菌清除率60.9%,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选用加替沙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