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笑生 《青年科学》2009,(10):15-15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如北京方言,天津方言。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相似文献   

2.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形成的。这就是说,在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前,各地的方言都客观存在;在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成了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 众家方言,必须以一种方言为基础而又吸纳其他方言中的有益成分才能形成民族共同语。如果不以一种方言为主,而是将各地方言简单相加,那样的民族共同语是乱七八槽的;如果不吸纳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单一的方言就强说是民族共同语,也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方言词是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叫做顶梁柱。那么什么是方言词呢?目前语言学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说,凡属于某一方言系统的词,都是方言词。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宽  相似文献   

3.
方言分区是汉语方言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方言分区必须以同言线的考察和谱系分类的研究为基础,有些学者把方言地理、方言分区和谱系分类对立起来实际上是对方言地理学的一个根本误解。  相似文献   

4.
宗丽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192-194
大众纸媒的方言应用可以分为方言专栏与方言修辞两类,两者对方言的借用程度和借用方式都不一样,方言专栏不属于新闻语体,而方言修辞是新闻语体的修辞方式之一。方言地位在方言热中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5.
彭泽润、彭建国的著作《湖南方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是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出版的《湖湘文库》大型丛书中的一部重要文献。这本书是一部汇集多人多年调查研究成果,编排科学、方便检阅的综合性湖南汉语方言著作。湖南是一个多方言的地区,近年来,关于湖南方言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像吴启主主编的“湖南方言研究丛书”和鲍厚星主编的“湘方言研究丛书”都是重要的湖南方言研究成果。其中,“湘方言研究丛书”中的《湘方言研究概要》(鲍厚星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第一本关于湖南方言的概述性著作。其他省份或者方言区具有概括性的方言著作也有一些,例如詹伯慧的《广东粤方言概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林涛的《宁夏方言概要》(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陈昌仪的《赣方言概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其中只有《宁夏方言概要》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命名的,这是因为那个行政区域只有一种大方言。之前,还没有见到真正对某个多方言的省级行政区域来进行概述的方言著作。  相似文献   

6.
方言自身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玉林话是一种特色方言,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和文化内涵。本文简述玉林方言及文化研究概况,勾勒玉林方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并基于玉林方言的实际,结合相关文化因素,提出玉林方言保护和研究及玉林方言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文中所说的方言,指的是汉语的地域方言.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元素,是地域文化的基础.方言的使用,是语言生活多样化的表现.方言与普通话应该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8.
赵宧光是关注并研究方言的明代学者之一。文章勾稽了赵宧光的方言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成果的具体内容,归纳了这些成果的主要特点。赵宧光研究方言是时代背景下的学术自觉,引证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他的方言研究成果具有共时价值,是研究明代后期方言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追溯表明: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调值及入声的归并上.屯堡方言阴平调值是中平调33,是明代汉移民语音的底层;周边方言的高平调55,是清代汉移民语音叠置覆盖的结果;其余方言的次高平调44,则大多是中平调受到高平调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过渡状态.入声归并上,屯堡方言全浊入声归阳平是填补舒声空位的结果,这与周边方言显示出很强的一致性;而其次浊声母和清声母入声字归阴平,这属于明代汉移民语音中的底层成分;周边方言乃至西南官话中这些字归阳平,则是清代汉移民语言对该方言进行重叠覆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萍乡方言虽然只在萍乡地区通行,但本身却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萍乡方言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是萍乡方言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在未涉及萍乡方言之前先对萍乡的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重庆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是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方言歇后语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重庆方言歇后语的探究,可以增加人们对方言魅力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方言新闻是用方言来播报新闻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近几年方言新闻发展迅速,但也遇到许多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方言新闻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方言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言新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平和方言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其介词系统十分复杂。本文把平和方言的介词按语法意义归纳成五大类十八小类,并就十二组富有方言特色的介词逐一进行分析描写,考察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语音的变化是区分汉语方言的重要标准李如龙为方言分区应该考察社会历史情况,注意通话程序,但是主要的依据应该是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这是大家都能同意的。以往,为了划分方言而比较方言材料时,人们总是侧重于语音方面,侧重于声的调系统的特点。在方言词汇语法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兴义方言语音的调查,总结出兴义方言的语音系统、兴义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比较的特点以及同音字汇,兴义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有19个、兴义方言韵母有30个、兴义方言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调值是44;阳平,调值是21;上声,调值是42;去声,调值是13.  相似文献   

17.
扬雄《方言》中记录了15个南岭地区的方言词汇,依据这些方言词汇,结合历史材料,透视汉代南岭地区的方言状况,并由此而探讨它们对研究当代汉语方言尤其是南岭地区土话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民俗和方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大量的方言现象和民俗事象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就方言与民俗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一般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方有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汇。“因民俗而生成的方言,主要是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民俗要素来追溯方言的民俗语源。”方言是民俗的载体,具体到各个地区的方言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现象,体现了某一地区的民俗特点。它与民俗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同时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方言对民俗发生和流布具有了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言是一种正在萎缩的历史文化遗存。本文对方言及其界定、菏泽方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仁怀方言属北方方言,是整个北方方言区少数几个保留古入声的方言之一。文章主要列出了仁怀方言的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