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型糖尿病口服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志梅  阮健 《药品评价》2004,1(2):138-140,143
1糖尿病流行病学及其治疗   糖尿病是世界第三大疾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即IDDM)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即NIDDM)糖尿病,我国约4000万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方向是开发给药方便、有效的胰岛素制剂及代用品.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抗性,传统治疗药物有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1].……  相似文献   

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二者共同存在而引起。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7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1]。临床上,根据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我国以2型居多。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1)胰岛素及类似物:如赖脯胰岛素等;(2)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酰脲类;(3)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3.
1.传统2型糖尿病治疗观念面临严峻挑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可分为4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NIDDM)、其他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后者占患者群体的90%以上。目前,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因为胰岛素(Insulin)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2型)。治疗糖尿病的药品,从目前来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青少发病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发病型),临床上胰岛素依赖型为多见。近年来利用中医消渴理论对糖尿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候群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其原因不明 ,但主要的失调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尿病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Ⅰ型 :即胰岛素依赖型 (insulin -de 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 ) ,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 ,需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糖药无效。②Ⅱ型 :即非胰岛素依赖型 (noninsulin -depen dentdiabetesmellitus ,NIDDM ) ,多因与正常细胞受体结合减少 ,胰岛素相对缺乏所致。 2 0 %~ 30 %的病人需用胰岛素治疗 ,大多数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即可。1 胰岛素类1 1 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马中书  邱明才 《天津医药》2001,29(6):380-382
多年来1型糖尿病(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旧称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在临床诊断中常遇到困难,有时甚至误导治疗。自从199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取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以来,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发并发症并存等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  相似文献   

9.
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汤磊  杨玉社  嵇汝运 《药学学报》2001,36(9):711-71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 ,病人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 ,如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病变及血管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接近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重要。  临床将糖尿病分为两型。 1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是由于胰岛 β细胞损害引起胰岛素分泌水平极低而致高血糖 ,约占糖尿病人的 10 %。其治疗只能依赖于外源性给予胰岛素。另一大类为 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 ,是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环节不健全而致血糖水平升高[1] 。对 2…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候群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原因不明,但主要的失调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尿病可分为两种类型:①Ⅰ型:即胰岛素依赖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需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②Ⅱ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多因与正常细胞受体结合减少,胰岛素相对缺乏所致。20%-30%的病人需用胰岛素治疗,大多数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即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治疗糖尿病药物的若干进展(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华  姚琰  郝勇 《医药导报》1999,18(4):235-236
糖尿病一般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型,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型,NIDDM)两类。本文就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作如下报道。1 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型糖尿病是病毒感染对有遗传倾向的人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胰岛β细胞的异常反应,致使胰岛开始破坏至完全丧失功能。约5%的糖尿病为型。发病时,即把胰岛素给绝大部分的IDDM患者,以获得正常的血糖水平。目前临床应用的胰岛素有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两种,朱禧星[1]报道通过对人胰岛素诺和灵的效能、安全性及生物利用度作过临床观察,表明与动物胰岛素37U/d用量相比,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30U/d,就能保持甚至更好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1](diabotes mellitus,DM)是一种糖、蛋白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原因众多,主要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又称1型)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1型DM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需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金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65-766
儿童糖尿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即1型糖尿病,其特点是血糖较高,病情波动较大,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一旦终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威胁生命。患儿患病后,其身心及家庭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护理难度大[1]。奥伦自理模式,将人看成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及不同自理  相似文献   

14.
齐少芹 《淮海医药》2008,26(5):460-460
儿童糖尿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易并发酮症酸中毒,且临床发病,病理进展等均与2型糖尿病有较大的不同。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系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所致。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其中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为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大多数可使用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本资料对目前治疗糖尿病各种类型的口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药学进展》2011,35(2):91-9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数目的90%以上,患者的胰岛素产生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却大大削弱,因此该类人群体内的胰岛素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给各国的医疗保健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崔俊  王友群 《中国药房》2009,(35):2785-2787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两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已达1.5亿,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已列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糖尿病为糖代谢异常所致疾病,其特征是血糖(空腹及餐后)增高,伴尿糖排出。分为胰岛素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胰岛素制剂为主,Ⅱ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以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因此,降血糖药使用量逐年增大,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新型抗糖尿病药用于临床。因而分析、评价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了解该类药品的发展,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以最少费用获得最佳疗效。笔者仅分析我院2002年~2004年口服降血糖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经济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80%-90%为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需要终身进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也不得不在某个时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由于胰岛素口服会被消化和破坏,因而需要皮下注射。刚开始进行胰岛素治疗时病人会感到不安和有顾虑,应鼓励病人把心中的恐惧和不安说出来,这将有助于病人解除顾虑。因此,对开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我们应对病人进行有关胰岛素治疗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D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占患者总数的95%以上。轻症糖尿病一般无自觉症状,,观察不到糖尿病性并发症,血糖值未见异常增高,但与正常相比,呈高胰岛素血症,能观察到胰脏哪胞分泌过量胰岛素,末梢胰岛素受体感受性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发生内脏脂肪型的脂肪蓄积,导致高血压,特别是高甘油三酯和低HDL水平,促使动脉硬化的发展[1]。对呈现出高胰岛素血症的轻症糖尿病患者,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磷酸脲类药物是不适当的;对一般NIDDM患者用磺酸脉类降糖药治疗时也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