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运用碱式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数学计算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As(Ⅲ)和As(Ⅴ)的含量。探讨了还原剂用量、酸介质及其酸度、载气及屏蔽气流量和观测高度等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共存离子对砷测定的干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得到检出限为0.34μg/L,加标回收率为87.8%~108.2%。方法可用于测定大气颗粒物中不同形态的砷。  相似文献   

2.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机滤膜或有机滤筒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以硝酸、高氯酸消解处理,用石墨炉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镍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0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A=0.892c+0.0148,相关系数r=0.9994,相对标准偏差为3.9%~7.8%,回收率为90%~94%,检出限为7.00×10~(-3)μg/L。该方法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环境监测的质控要求,适用于大气和固定污染源排气颗粒物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大气颗粒物中总碳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元素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碳质组分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对总碳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测定咖啡碱标准样品中的碳含量,称样量为1 500~2 500μg时,测定结果为(49.27±0.26)%;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总碳含量,样品面积为3.14 cm2时,测定结果为(106±3)μg/cm2。  相似文献   

4.
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Pb~(2+)和Ni~(2+)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湿法消解处理样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衍生同时测定酱油中Pb~(2+)和Ni~(2+)含量的方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 DDTC)为衍生试剂,Hypersil ODS2 C-18反相色谱柱(5μm,250 mm×4.6mm)为固定相,甲醇-水-衍生剂(体积比63.5∶35∶1.5)为流动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b~(2+)与Ni~(2+)的线性范围为0.5~50μg/m 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 2和0.999 0,检出限分别为0.3μg/m L和0.2μg/m 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1%~91.8%。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作为酱油样品中重金属离子测定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沉香中20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样品以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用凝胶色谱-固相萃取(GPC-SEP)进行净化。采用DB-1701P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样品,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20种有机氯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1~50μg·L-1,检出限均为0.1μg·kg-1。方法用于沉香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5.8%~11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3%~3.8%之间。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富硒黑木耳中硒代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亚硒酸、硒蛋氨酸、硒酸5种硒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过链酶蛋白酶E酶解,结合超声提取后,选取Hamilton PRP-X100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1 mm,10μm),40 mmol/L的磷酸氢二铵为流动相,在16 min内,5种硒形态完全达到基线分离。5种硒形态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0~0.9999;加标回收率为76.1%~108%;检出限分别为硒代胱氨酸0.35μg/L、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46μg/L、亚硒酸0.26μg/L、硒代蛋氨酸0.64μg/L、硒酸3.06μg/L;方法应用于富硒黑木耳中硒形态的分析,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方法稳定、准确可靠,是测定富硒黑木耳中硒形态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频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土壤样品中碳和硫的含量。样品称取质量为0.08~0.10 g,助熔剂铁添加量为0.50 g,钨添加量为1.60 g,将混合试样放入高频燃烧炉中,在富氧条件下高频感应加热燃烧,碳和硫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再由过剩的氧气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载入相对应的分析池内,通过仪器自动测定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4.26μm和7.40μm处特征吸收带的能量强度,计算碳和硫的含量。经验证,碳和硫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0 3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碳小于3%、硫小于4%(n=6),相对误差分别为碳小于1%、硫小于3%。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适用性,能够满足城市地质调查土壤样品中碳和硫的分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在有机滤膜上(或滤筒中),用硝酸、高氯酸消解,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镉的含量。在0.00~8.00μg/L范围内对镉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数据进行回归,得线性方程为A:0.016 0.041X,相关系数r=0.9991,回收率为90%~9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7.5%,检出限为0.366μg/L,该方法适用于大气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花生中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GC)建立了花生中18种有机氯农药同时测定的方法。花生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通过乙腈提取,减压浓缩后过弗罗里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9∶1)溶液淋洗,淋洗液氮吹近干后以正己烷定容,应用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检测。氟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检出限分别为50和100g/kg,其余16种有机氯农药检出限均为10μg/kg。在花生样品中添加检测限水平有机氯混标溶液,加标回收率为71.28%~116.5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08%~18.16%(n=4或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纳米Fe3O4为固相吸附剂对痕量无机砷形态的吸附与分离富集,建立了无需洗脱分离的悬浮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形态的方法。选择的反应体系为0.64 g/L Fe3O4悬浮液-1.0%(m/V)NaBH4溶液-5.0%(V/V)HCl(pH 8),进样5.0 mL时,得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3.5 ng/L;As(Ⅲ)浓度在0.05~3.5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0.5μg/L As(Ⅲ)的精密度RSD=3.4%。用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0(大米)验证了本方法测定砷的准确性,测定结果(0.101±0.010μg/g)与标准值(0.102±0.008μg/g)吻合。采用本方法测定了近海海水和雪水样品中的无机砷形态,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对As(Ⅲ)和As(Ⅴ)的加标回收率在95%~11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低品位锂云母中铷和铯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样品处理条件,以铑为内标校正基体干扰,确定方法对铷和铯的检出限(3s)分别为0.032,0.018μg·L^-1,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对实际样品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11)为2.3%~4.6%;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96.5%~105%。经国家标准品验证,本方法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该方法快速准确,能满足低品位锂云母中铷和铯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制作多氯萘(PCNs)在商品多层硅胶柱上的流出曲线、优化气相色谱质谱参数和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多重反应监测模式,应用氘代一氯萘#2作为一氯和二氯代萘的定量内标,建立了基于DB-5MS和Rt-βDEXcst两根色谱柱的同位素稀释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萘的分析方法,实现了两种高毒性六氯代萘#66和#67的基线分离。18种多氯萘同类物校正曲线在1.0~240μg/L浓度范围的相对响应因子为0.70~5.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5%。方法检出限在0.014~0.858μg/L之间,定量限在0.048~2.862μg/L之间。30 m的Rt-βDEXcst色谱柱方法效果优于60 m的DB-5MS色谱柱,但前者耗时较长。实际样品分析表明,7种PCNs回收率标记物,除一氯代萘约为6%外,其余均大于28%。测试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以低氯代萘为主。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分析汞化合物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汞化合物形态的分析方法。实验对淋洗液组分浓度、氧化剂和还原剂浓度、载气流速及紫外消解管长度等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分离检测条件下,20μg/L的汞化合物标准溶液平行7次进样分析,甲基汞、无机汞和乙基汞的色谱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2.9%和2.4%;3种汞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25μL进样检出限分别为3、2和4μg/L。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脉红螺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甲基汞和乙基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和92%。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测定天然水中无机As形态的分析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分离As3+和As5+,5 min内可完成色谱分离,缩短了分析时间。在优化条件下,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11μg/L和0.12μg/L,可满足天然水样品中无机砷形态的分析要求。研究了As形态标准溶液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形态稳定性问题,确定了无机As形态工作标准溶液和野外天然水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最佳条件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分别称取15个校准样品约5.0g,加入40g·L~(-1) EDTA溶液60mL,在80℃的水浴中振荡1.5h,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得到澄清的溶液用作校准溶液,按照相同的步骤制备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选用厚度为8μm的聚乙烯薄膜作为存储溶液的界面材料,测试溶液层厚度为8mm。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采用手持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试液中的氯、磷和钾。Cl~-、P_2O_5和K_2O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0.020,0.036,0.032g·L~(-1)。采用本方法测定复混肥中氯、磷、钾的含量,测得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的结果一致,精密度高于国家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PM是大气颗粒物的总称,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100是指总悬浮颗粒物,也称TSP,即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指直径大于2.5μm、不大于10μm,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大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机重金属是受到监控的大气污染物重要指标之一。大气PM微粒中无机元素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NaOH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硅含量的方法。采用聚丙烯膜采集大气颗粒物,以NaOH为熔融剂,用HCl溶液进行酸化,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在最佳波长251.611 nm下测定硅含量。结果表明,当采样体积为150 m~3(标准状态)时,大气颗粒物中硅元素的检出限为33 ng/m~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加标回收率在89.7%~103.3%之间。土壤标样与特氟龙膜、聚丙烯膜模拟实际样品对比检测结果显示,特氟龙滤膜灰化造成硅损失,聚丙烯膜更适用于碱融法消解大气颗粒物样品时硅的测定。该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大气颗粒物中硅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监测地表水中5种常见有机氯类农药如七氯、艾氏剂、百菌清、腐霉利、三唑酮残留的方法。用乙腈对地表水样品萃取,以无水硫酸镁盐析,萃取液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C_(18)柱进行净化。净化液经氮气吹至近干后用正己烷定容至1 mL,经0.2μm滤膜过滤后进样检测,外标法定量。七氯、艾氏剂、百菌清、腐霉利、三唑酮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0.008,0.010,0.006,0.012μg/L。5种有机氯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02~2.0μg/m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9%~92.1%,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6)。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地表水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大气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大气样品用活性炭管采集后以二硫化碳解吸,再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在采样体积为1.5 L,解吸体积为1.0 m L的条件下,空气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2μg/m L,0~204μg/m 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n=6),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90,1.15μg/m 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6,0.8 mg/m3,解吸效率为96.1%~98.1%。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检测时间短,适于空气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高温热水解离子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粘土中的卤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炳先  吴代赦 《分析化学》2013,41(10):1499-1504
建立高温热水解分解粘土样品,离子色谱快速同时测定其中的氟、氯、溴和碘含量的方法。优化了影响粘土高温热水解的主要参数,得到以下最佳测定条件:2.0 g粘土,反应温度1000℃,停留时间10 min,样品与催化剂V2O5质量比为1∶1,空气流量90 mL/min,15 mL 5.4 mmol/L Na2CO3和5.1 mmol/L NaHCO3混合溶液为粘土释放卤素的吸收液;考察了粘土高温热水解后卤素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这些卤素在吸收液中以F!、Cl!、Br!和I!形式存在,且能被离子色谱很好地分离。粘土样品较好的卤素加标回收率和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及土壤标准物质中卤素的评估说明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分析了4个粘土样品,氟、氯、溴和碘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043,0.09和0.13#g/g,本方法简单、可靠、低消耗和快速,每小时可分析5个样品,可同时分析粘土和其它无机基质中的氟、氯、溴和碘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