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培养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快速培养鉴定法诊断肺炎支原体(MP)。方法:对100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进行培养。结果:检出率可高达g85.3%。结论:快速培养鉴定法有利于早期、迅速、高效、特异地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145例MPP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中重型MPP患儿62例,轻型MPP患儿83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儿童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补体C3、C4,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结果 2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WBC、CRP、Ig A、Ig G以及C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C4、Ig 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PP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下降使得细胞免疫功能下降,B淋巴细胞存在异常活化状态说明体液免疫被激活,常规治疗时,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于MP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5例MP感染性肺炎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中婴幼儿MP肺炎并不少见,占32%,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以片、絮状阴影为主,占76%,15例有并发症,占60%,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 小儿MP感染性肺炎在临床并不非少见,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90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抗体。结果在903例患儿中共检测出阳性395例,3~6岁阳性率明显高于6~12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MP感染与性别无关,3~6岁患儿多见。金标免疫斑点法测MP比较适宜一般医院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2组均7~15d为1个疗程。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临床症状(肺部啰音消失、退热、咳嗽消失)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皮疹、腹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期,主要临床特点为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不明显;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惠儿平均发病年龄7岁5个月,3~7岁47例,7~16岁31例;发热96例.热程超过1周19例,平均发热时间6.3d;刺激性咳嗽87例,咳嗽持续时间(20.1±3.2)d;喘息52例;合并肺外并发症71例.所有病例应用阿奇霉素续贯疗法及对症治疗效果良好,未发现耐药情况,平均住院时间8.8d.结论 MPP发病集中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年长儿;MPP病情较重、易反复,肺外表现多样化,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51-4252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阳性率。90例患儿中,总阳性率35.6%。其中,男性抗体阳性率为32.1%,女性中抗体阳性率为42.5%,男女比例差异明显(P<0.05);夏季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1.7%,冬季为50.1%,两者差异明显(P<0.05),春、秋季为33.3%及35.1%,差异不明显(P>0.05);3岁以下组的阳性率为23.8%,3~5岁阳性率为50.0%,5岁以上组阳性率66.7%,可见年龄不同阳性率有所差异(P<0.05)。运用被动凝集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是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近年来肺炎感染支原体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不仅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尚可引起肺外脏器的损害。现收集我院两年来MP-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55-4656
评价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37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88例(快速血清学检验)与观察组189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观察组检测结果阳性率8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3%,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15.38±3.18)d,少于对照组的(16.02±3.31)d,但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可以有效提升阳性诊断率,从而为患儿临床确诊提高准确率,缩短诊断时间,有利于提升患儿预后率。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pneumonia,MP)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 ,但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与病毒、细菌及结核感染鉴别。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 ,本院对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MP IgM抗体 (抗 MP IgM)及冷凝集实验(CAT)的检查 ,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2 6例 ,现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取本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5 4例 ,男 87例、女 6 7例 ,年龄 1个月~ 13岁。其中肺炎 12 0例 ,急性支气管炎 10例 ,支气管哮喘 10例 ,上呼吸道感染 9例 ,传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将112例小儿MP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2组:学龄前组(3-6岁)61例,学龄组(〉6岁)51例。对2组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组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间质浸润和扇形浸润的影像学表现学龄前组高于学龄组(P〈0.05),节段或大叶型表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酶以及肝功能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治愈56例,治愈率为91.8%;学龄组治愈47例,治愈率9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住院时间(12.1±3.39)d,学龄组住院时间为(14.7±3.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MP肺炎起病急,肺外器官损害多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222例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支原体肺炎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胸片以肺实质阴影改变最多,特异性血清支原体IgM检测是公认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结论支原体肺炎具有潜伏期长的特点, 易合并肺外表现,应注意鉴别。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方法,寻求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准确和特异的检测手段。方法选择1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临床证实的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痰液、血清标本,分别经肺炎支原体培养、肺炎支原体核酸PCR扩增和血清学检测(IgM和IgG),采用Х^2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种方法检测Mp的阳性率分别为44.4%、71.1%和86.7%和,PCR法与培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17.764,P〈0.001);血清学与培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6.559,P〈0.01);PCR法与血清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Х^2=3.269,P=0.071)。结论PCR法和血清学检测是肺炎支原体病原体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7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7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粗模糊39例,支气管肺炎21例,肺部实变影19例.肺外损害:发热伴消化系统症状30例(37.9%),其中B超检查示肝肿大1例;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胸闷、心肌酶增高)26例;血液系统损害13例,其中白细胞减少10例,轻度贫血2例,血小板减少1例;胸腔积液3例;伴皮肤损害3例;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2例;伴有泌尿系统损害者2例.均给予阿奇霉素5~10 mg·kg-1·d-1,静脉滴注,对阿奇霉素耐药者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头孢类等抗生素.经过2~4周的治疗,79例患儿全部治愈,肺外并发症均消失,异常化验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临床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MP感染的29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喘息发作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年龄(P=0.002)和哮喘病史(P=0.007),年龄的OR值0.91<1,认为年龄因素可能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既往无哮喘病史的OR值0.0005<1,可认为既往无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既往有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年龄因素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年龄越大喘息发作的机会越小。既往有哮喘病史的患儿在MP感染后更容易有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对320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及340例呼吸道感染的成人痰及咽拭子进行培养,并对3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血清冷凝集试验及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检测。对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患儿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阳性157例,阳性率49.1%;成人呼吸道感染咽拭子阳性112例,阳性率为32.9%,痰阳性28例,阳性率为8.2%;血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阳性率为62.8%(201/320),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6%(114/320)。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合基层实验室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14周岁以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住院患儿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探讨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与肺炎支原体(MP)亚型流行状况及亚型可能转换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确诊为MPP患儿302例,对其中肺部大叶性病变者67例行胸部CT扫描.比较三个时段2008,2008,2010年MPP患儿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大叶性病变及治疗转归的变化趋势,结合文献,分析它们与MP流行病学改变之间的联系.[结果]①发热温度与热程变化:共257例(85.1%)有不同程度发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呼吸道症状:三个时段咳嗽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2 d,16.1 d,21.5 d,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生率分别是5.2%,13.8%,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肺部大叶性病变发生率分别是8.2%,21.3%,35.1%,不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个时段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是24.7%,40.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逐渐降低,加用激素者,疗效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⑥三个时段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是6.1 d,9.1 d,1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呈现发热温度升高趋势,热程延长,呼吸道症状加重,肺部大叶性病变发生率升高,肺外损害尤其肝损害发生率增高,难治病例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清中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西安市儿童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住院和门诊筛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血清共236例,年龄3~8岁,分两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患儿110例和正常对照组儿童126例,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multi-AS PCR)技术检测各组中 ApoE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ApoE基因呈多态性且有6种基因型,即3种纯合子(ε2/2,ε3/3,ε4/4)和3种杂合子(ε3/2,ε3/4,ε4/2),其中ε3/2有四条带出现,ε3/3,ε3/4和ε4/2均是出现三条带,ε2/2和ε4/4出现两条带;两组中 ApoE基因型分布以ε3/3多见,对照组为66.7%,感染组为46.4%;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组ε3等位基因频率及ε3/3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ε4等位基因频率及ε4/4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存在相关性,ε3可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抵御作用,而ε4可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常见致病原,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及各种肺外并发症。近年来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受到重视,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许多方面有其不同于儿童的特点。由于研究相对较少,许多认识有待完善和统一。现就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快速肺炎支原体(MP)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80例,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做MP快速培养鉴定及直接药敏检测分析,并比较男女性别和各年龄段患儿MP感染率及各抗生素耐药性与敏感性。【结果】980例患儿共检出MP116例,阳性率为11.84%。男女MP检出率比较(11.70%vs12.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2,P>0.05)。在MP感染患儿中,<1岁患儿阳性率为19.71%,1~3岁阳性率为10.33%,3~6岁阳性率为5.24%及6~14岁阳性率为3.60%,四个年龄段患儿的阳性感染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2,P<0.05)。116株肺炎支原体对14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与耐药性。其中敏感性>50%的为美满霉素与强力霉素,耐药性>50%有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结论】MP快速鉴定培养与直接药敏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能够达到临床要求,标本获取容易,检测技术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运用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