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受外压力的圆筒形容器,为免于周向压应力所引起的弹性不稳定性而使容器壳体压瘪,则可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使用均匀间隔的加强圈,以增加容器的刚度。对其加强圈的设计,一般是先规定加强圈的个数和间距而后订尺寸。本文探讨了如何选取加强圈之间的最合理的间距。其方法是:对设备进行最佳重量分析,并考虑实际结构的使用条件、工艺特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确定环向加强圈的最合理间距。文中列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奥永泉 《安徽化工》2015,41(2):82-84
对于内压设备来说,防止其超压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忽略其承受外压的情况,从而使设备失稳而破坏。临界压力PCR是判断外压薄壁容器失效的主要依据。通过对两起吸瘪事故的数据分析和受力计算,找到吸瘪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专利摘要     
《玻璃纤维》2009,(3):47-48
小口径反吹风式玻璃纤维过滤袋 一种小口径反吹风式玻璃纤维过滤袋,包括袋身,袋身具有上袋口和下袋口,在袋身上缝有防瘪环,上袋口和下袋口分别缝有上袋口胀圈和下袋口胀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瘪环由包防瘪环布对折成上下各两层包裹,包防瘪环布和袋身由防瘪环两外侧的各两道缝合线连接;  相似文献   

4.
储罐安装呼吸阀和氮封阀的依据和目的,根据具体事故分析了拱顶油罐抽瘪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导致油罐抽瘪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外压锥壳上设置加强圈的设计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ASME规范对外压圆筒加强圈、外压锥壳大端或小端和圆筒连接处加强圈所需惯性矩的设计原理,推导出在外压锥壳上设置加强圈时所需惯性矩的设计方法,作为一个建议,以供同行专家们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外压锥壳和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设计原理,给出了设置加强圈时锥壳段稳定性设计方法,并指出在进行加强圈惯性矩计算时,可通过将加强圈及其中心线至相邻加强圈中心线距离之半范围内的锥壳处理成当量圆筒,再按外压圆筒加强圈所需惯性矩设计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实例进一步对锥形夹套容器的加强结构设计及加强圈在锥壳上的布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容器的刚性和稳定性而固定于容器的内侧或外侧的环状构件称为加强圈。在外压容器设计中,有无加强圈以及加强圈的大小、形状与圆筒临界失稳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有限单元分析法(FEM)为基础,应用ANSYS软件对加强圈对外压圆筒临界失稳压力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炼油化工企业雷雨天气拱顶油罐抽瘪的具体事例,分析油罐抽瘪事故发生的原因,介绍了受损油罐的修复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螺旋导流圈的外压加强计算利用夹套结构换热的化工设备,为了强化夹套内流体的换热效果,有时在内筒与夹套之间设置螺旋形导流圈,如图1。因设备内筒体受夹套内流体外压力,内筒体在设计中应进行外压稳定性校核,而与内简体相焊的螺旋形导流圈无疑对内筒体具有外压加强作用。有时在设计这种换热结构时,为了减小内筒壁厚,如果使用内加强圈受到限制,而不得不采用外加强圈,  相似文献   

10.
安全轮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成  邓海燕 《中国橡胶》2004,20(18):23-27
安全轮胎又称“零压轮胎”,其英文是run-flattire,意为瘪了还能走的轮胎,直译为“跑气保用轮胎”或“漏气保用轮胎”。安全轮胎在遭到刺扎后,不会漏气或者漏气非常缓慢,胎圈依然固定在轮辋上,并保持轮廓,保证汽车能够稳定行驶,使汽车安全性能提高,而且不再需要携带备用轮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