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唤"扁鸦"     
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因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术而家喻户晓.一次,他治好皇帝的病,皇帝问他:"谁是当今杏林第一人?"扁鹊回答:"是我的兄长,名叫扁鸦."  相似文献   

2.
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一次扁鹊拜见齐国君王齐桓公,发现齐桓公脸色不好,于是对他说有病,要赶快医治;可是齐桓公不以为然,没当一回事.  相似文献   

3.
杨哲 《家庭医药》2013,(2):66-67
扁鹊是战国名医,关于他的故事,除了"见桓侯"而引出的"讳疾忌医"外,还有一个故事也非常有名,那就是他跟魏文王的一番谈话。当年,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问他道:"听说你们家有兄弟3人,都精于医术,我想知道在你们3位之中到底哪一位最优秀。"扁鹊回答:"我大哥最厉害,其次是我二哥,而我是最差劲的。"魏文王又问:"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4.
《首都医药》2006,13(7):52-52
传说扁鹊用药之神奇,无人可比,数千种中药材的特点和功效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关心人们的疾苦,所以至今流传着他智罚恶霸,惩恶扬善的传奇故事。扁鹊经常到大江南北去采药,一路也给不少老百姓看病。一天,他来到观灵寺,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此时却看到一位老奶奶被几个人搀扶着一瘸一拐往前走,还泪流纵横,不停喃喃道:“我的闺女呀!你的命好苦呀……”扁鹊觉得好奇,紧跟几步去看个究竟。从周围人的议论中了解到,老奶奶的闺女被当地的恶霸给抢走了,这种事在当地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无论是人还是财,只要是被恶霸看上了,基本就难保…  相似文献   

5.
杨昆 《家庭医药》2003,(8):51-51
有史书记载: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一次扁鹊拜见齐国君王齐桓公,发现齐桓公脸色不好,于是对他说有病,要赶快医治:可是齐桓公不以为然,没当一回事。扁鹊第二次拜见齐桓公时,发现其气色比上次更差,病情已进一步加重,于是又劝他赶快医治,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扁鹊第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因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术而家喻户晓。一次,他治好皇帝的病,皇帝问他:“谁是当今杏林第一人?”扁鹊回答:“是我的兄长,名叫扁鸦。”皇帝又问:“扁鸦的医术比你高明在何处?”扁鹊说:“我能治愈皇上已患的病症,但我兄长扁鸦能让未患病的人不生病。当年父亲临终前,传给我们兄弟两本医学秘籍,一本叫《医道》,是讲治病的,传给了我;另一本叫《防道》,是讲防病的,传给了我兄长扁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渤海(今河北任丘)一带行医。一日,他正从药罐中取出炮制好的青礞石,准备到邻居阳文家去为他治病。这时,阳文的儿子阳宝拿着一块棕黄色的石头闯了进来,说是从牛的苦胆中取出的,众人觉得奇怪,因此拿给扁鹊看。扁鹊对此也颇感兴趣,但一时也不知道此物能做何用途,便随手把结石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了一起。扁鹊到阳文家时,正碰上阳文的病又发作起来,双眼上翻,肢冷气急,十分危急。他一边扎针一边叮嘱阳宝:“快!去我家把桌上的青礞石拿来!”阳宝气喘吁吁地拿来药,扁鹊也未细察,很快研为细末,给阳文灌下。不一会儿,阳文停止了抽搐,气息平稳。待扁鹊回到自己家中,发现青礞石还在桌上,而牛结石不见了,一问家人,说是阳宝刚才取走了。这个偶然的差错却让扁鹊陷入了沉思:“难道牛的结石也有祛痰定惊的作用?”于是,第二天他有意识地将阳文药里的青礞石换为牛结石。三天后,阳文竞奇迹般地痊愈了。扁鹊这才将阳宝错拿牛结石当青礞石的经过讲了一遍,并说:“此石久浸于胆汁中,苦凉入心肝,能清心开窍、镇肝熄风。”阳文问道:“这药叫什么名字呢?”扁鹊思索片刻:“此结石生在牛身上,凝于肝胆而成黄,可称它为‘牛黄’。”  相似文献   

8.
《医药世界》2007,(9):65-65
中国古代这个杰出的医学思想后面,有一个关于神医扁鹊的故事。神医扁鹊练就了高超的起死回生之术,所以名扬全国,全国各地所有的危急重症病人都来找他,对他的医术顶礼膜拜。面对夸赞,他很真诚地告诉患者,我的医术仅仅是“下工”。他说,我哥哥医术就比我高。  相似文献   

9.
毛小园 《家庭用药》2013,(11):20-21
中医男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数千年来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但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却是“重女轻男”。《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的记载’,可见当时就有女科。但男科一词肇始于明末岳嘉甫所著《男科证治全编》一书,惜已轶失。后来,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中医男科内容,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保障男性健康做出了贡献。此次分别邀请了四位中医男科领域的专家,就几种男科问题谈论一番,为广大男性朋友扫清疑惑。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史料统计,历史名医多为高寿:扁鹊97岁、华佗97岁、葛洪80岁、孙思邈101岁、孟洗92岁、王冰94岁、郭雍96岁、万全97岁、孙一奎97岁、杨济时98岁.  相似文献   

11.
王毅  景琳  张瑞华 《中国药房》2008,19(18):1361-1363
目的:为四川省中医药企业建立一个基于未来、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持续发展战略模型。方法: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模型研究3种方法对四川扁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扁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是实行专业化发展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横向一体化战略。结论:四川省同类型中医药企业可以此为鉴,突出现有核心业务,横向整合扩展经营规模,在多个目标细分市场做大做强,以取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2.
“医乃仁术”是绝大多数医者所崇尚的价值观.然而,近年“医患关系”的矛盾却常见诸报章,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实,医患关系与医学一样古老,中国的华佗、扁鹊的事例已家喻户晓;公元前5世纪西方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出医生内在品质和外在素质是医患关系基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智慧医疗:从治疗走向预防"4P"医学模式的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eipatory),更加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体现"防大于治"。中国名医扁鹊曾说自己的医术比不上中兄,中兄的医术比不上长  相似文献   

14.
一、经方的定义及由来汉书艺文志载,医经七家:黄帝內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內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內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七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五脏六腑痺十二病方四○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卷,五脏六腑痺十二病方四○卷,风塞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秦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  相似文献   

15.
五、王遂炼石【原文】《史记》:王遂少习经方,为齐王侍医,然性孱弱,常多微疾.遂自炼五石散服之.淳于意诊之,告曰:"中热不溲者可服石.石之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溲,亟勿服,服当癰疽."遂曰:"扁鹊云,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剂,故中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4月采用"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进行院前急救的胸痛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进行救治的胸痛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时间、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院前确诊时间、院内确诊时间、溶栓时间及PCI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1周病死率及治疗后评价LVEF%分别为91.75%、5.15%、(61.05±5.42)%,对照组分别为81.11%、14.44%、(53.16±5.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能够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朝明 《中国药店》2007,(11):I0008-I0009
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垒的,膏药却是贴的,而且这一贴就是几千年,贴出了扁鹊、歧伯等名医的声望,贴出了狗皮膏药的是是非非,更贴出了许多人的健康:膏药可以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可以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可以治疗肩背腰腿痛——夸张点说,膏药治百病。  相似文献   

18.
谭健锹 《家庭药师》2012,(12):96-99
病人基本资料姓名:田午身份:蔡桓公生活区域:山东临淄民族:汉族享年:约43岁生活年代:约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57年病史摘要:肤色严重异常《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这俩的真实名讳,却不一定人尽皆知。在讨论蔡桓  相似文献   

19.
“喝汤药像喝牛奶一样方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早以企盼着结束几千年的砂锅加炭火煎药的时代。几千年来中医看病开草药,就准备砂锅药罐回家早晚煎煮。煎煮中药满屋子难闻的中药味不说,也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水要适量、“文火”“武火”要掌握,煎煮时间要准确,“先煎”“后下”等等。虽然华佗扁鹊的传说,望闻问切的奥秘让人神往,但是长时、多次繁琐的煎药方式,使得很多内心倾向中药的人也放弃了中药。用中草药煎药机来煎煮中药,包装成袋装中药液,它能充分提取有效成份,且有药效稳定均衡、携带方便、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06,(1):F0003-F0003
中华民族的医学先驱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中国的医学事业树立了丰碑。医药学巨著《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为中华特色药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使得中华医药不仅为国人交口称赞.而且在国外也颇具影响,为全人类的繁衍和健康发展创造出无数个惊人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