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长江干流九江、湖口站分别于7月31日14时和23时退出警戒水位,至此,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大通河段全线降至警戒水位以下。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长江流域发生了31次降雨过程。特别是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降水总量多、暴雨强度大、超警河流多、超警时间久、防守压力大,今年的长江颇不平静。据统计,2号洪峰期间,长江中下游发生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监利以下江段及两湖全面超警,各控制站洪峰水位列有实测记录以来第4~10  相似文献   

2.
2017年6月下旬至7月初,长江中下游连续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7月1日长江形成2017年第1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超警,发生了中游型大洪水。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避免莲花塘站超保证水位,7月1~3日,对三峡水库进行了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将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减至8 000 m3/s。对2017年汛期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后,水库泥沙淤积、荆江三口分流、坝下游河道冲淤与崩岸以及长江中下游洲滩淹没等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度实施后,显著减轻了洞庭湖区及长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有力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制定科学调度方案、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太湖及江淮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7月3日16时,太湖水位已涨至4.64m,将突破保证水位(4.65m);长江下游大通站水位涨至14.78m,超警戒水位0.38m并继续上涨,长江2号洪峰已经形成;淮河干流水位全线上涨。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的调洪运用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的影响,采用成熟的预报模型对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过程进行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结果表明,洪水过程中,通过对三峡水库的合理调度,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其中宜昌-沙市河段水位降低约2.5 m,城陵矶-汉口河段水位降低约1.0 m,九江-大通河段水位降低0.3~0.5 m,沙市水位降到警戒水位以下,缓解了荆江河段和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缩短了监利-汉口河段各站超警戒水位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的调洪运用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的影响,采用成熟的预报模型对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过程进行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结果表明,洪水过程中,通过对三峡水库的合理调度,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其中宜昌-沙市河段水位降低约2.5 m,城陵矾-汉口河段水位降低约1.0 m,九江-大通河段水位降低0.3-0.5 m,沙市水位降到警戒水位以下,缓解了荆江河段和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缩短了监利-汉口河段各站超警戒水位时间.  相似文献   

6.
丁洪亮  廖鸿志 《人民长江》2010,41(12):13-15
三峡水库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性控制工程。2008年三峡水库建设任务基本全面完成,汛后试验性蓄水至172.8 m。2009年汛期,长江上游发生5 a来最大洪水,8月6日寸滩站洪峰流量达55 000 m3/s。通过三峡水库调蓄,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长江干流宜昌、沙市、监利等站水位均未超过警戒水位,荆南4河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湖北省的防洪压力,实现了三峡水库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初步发挥。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18日~19日,长江防总持续滚动会商,以应对当前汛情。据水雨情通报,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雨频繁,6月18日,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两湖水系北部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受其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各水文站水位持续上  相似文献   

8.
冯宝飞  张涛  曾明 《人民长江》2018,49(11):9-13
2016年7月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区域性大洪水,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发挥了重要的防洪作用。洪水过后涝旱急转,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9月份出现了历史同期严重枯水。为了探究此次枯水成因,总结经验规律,采用水量平衡法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方法还原了2016年秋季枯水过程。对比分析发现,天然来水偏少和水库群拦蓄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位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此外,针对2020水平年投入运行的水库群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汛末水库群蓄水对长江中下游来水的影响可能将持续加大且呈现常态化的现象,指出加强中长期水文预报技术与水库群联合蓄水研究是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暴雨,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偏高,三峡水库出现入库洪峰流量70000m3/s和56000m3/s的复式洪水过程,经长江防总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及时拦蓄了洪水,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沙市站水位未超警戒水位,取得了巨大的防洪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卷首寄语     
今年的防汛形势令人揪心。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干流中下游全线起警戒水位,部分河段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洪水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防汛工作,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先后就当前防汛抗洪斗争作出重要指示。全力以赴,确保长江抗洪胜利已成为摆在沿江军民面前的头等大事。此前,朱镕基总理视察长江防汛时指出,做好防汛工作对保障今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眼下,沿江百万军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4):21-21
8月1日以来,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等地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中游的金沙江、大渡河、赤水河、嘉陵江、涪江、汉江等主要支流先后发生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8月5日8时,长江上游干流寸滩水文站水位涨至181.48m,超过警戒水位0.98m,相应流量51900m^3/s;三峡水库入库流量51000m^3/s,出库39100m^3/s;长江宜昌水文站水位50.97m,低于警戒水位2.03m,相应流量39800m^3/s。预计8月7日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可达56000m^3/s左右,为长江上中游干流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14日,鉴于长江流域干支流各主要控制站水位已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长江防总解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自2012年6月25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以来,长江防总已连续响应长达51 d,为夺取防汛抗洪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打  相似文献   

13.
一、水情 1999年6月下旬进入梅雨期后,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多次发生强降雨过程,各支流洪水频繁发生。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湖区水位大幅上涨,沙市以下各主要水文站自6月30日起相继超过警戒水位。宜昌站最大流量为57600立方米每秒,中下游干流最高水位接近1998年。沙市站最高水位44.74米,超过1954年水位,比1998年最高水位低0.48米;监利站最高水位38.30米,仅比1998年最高水位低0.01米;汉口站最高水位28.89米,居历史第三位;九江、湖口两站最高水位分别为22.43  相似文献   

14.
自2016年7月以来,长江上游及局部地区持续强降雨,造成湖北省武汉市大面积城市内涝,汉口水位超警戒水位,一些网站和民众对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产生怀疑。基于长江干流若干控制性水文站的实时水文数据,分析了2016年7月上旬长江洪水的时空演变过程,并与1998年同期洪水过程作了对比。研究表明:2016年7月上旬洪水流量和水位均超过1998年同期值,三峡水库若不拦截1号洪峰部分流量(最大达19 000 m3/s),将导致汉口站7月7日洪峰水位达29.72 m,三峡水库削减汉口洪峰水位1.35 m。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5.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8):119-119
正2016年7月18日,针对当前长江流域严峻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长江科学院对今年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院长、党委书记郭熙灵作讲话,动员全院干部职工按照长江委和长江防总的统一安排,勇于担当,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准备,全力做好汛期各项工作和上级交办的防汛任务。郭熙灵指出,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江河湖库水位猛涨,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江段全线超警戒水位,多地堤坝溃口,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受国家防总、长江防总指派,长江科学院今年已累计派出各类专家60余人次  相似文献   

16.
自2020年7月7日起,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江段及两湖水位全线超警,防汛形势日趋严峻。为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督促地方做好堤防巡堤查险工作,保障流域防洪安全,长江水利委员会派出多个暗访组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开展堤防巡堤查险暗访督查,有力促进了4省堤防巡堤查险工作。梳理了国家及地方巡堤查险规定,阐述了2020年长江中下游巡堤查险暗访督查工作实践,总结了堤防巡堤查险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2017年6月21日至7月12日梅雨期安徽省共遭遇3次强降雨,长江、新安江、淮河干流及11条支流超过警戒水位,其中省境长江干流水位全线超警戒,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防指坚持以防为主,精心调度、科学施策,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全力投入防汛抗洪工作,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8.
王俊 《人民长江》1996,27(4):8-11
1995年6~7月长江中下游受干流以南主要是洞庭,鄱阳两湖地区的大范围强降雨影响,出现了大洪水,两湖地区洪水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汉口洪峰水位居有记录(1965年)以来第4位,九江洪峰水位超历史记录,下游大通站出现建国后第2位洪水,通过两湖调蓄能力分析,洞庭湖,鄱阳湖在1995年汛期的调蓄作用显著,但若再遭遇干流来水,则洞庭湖余下调蓄量已不足应付,鄱阳湖本次调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陈红雨  杜久芳 《治淮》2007,(10):14-15
一、概述受切变线、低涡及副高稳定少动等共同影响,2007年梅雨期(6月19日~7月25日)淮河流域出现了6次大范围降雨过程,降雨量达437毫米,淮河干流出现复式洪峰,干流水位全线超警戒水位,王家坝至润河集河段超保证水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水沙态势变异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人类活动对长江中下游水沙态势变异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了解长江中下游水沙态势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累积曲线法、M-K次序分析法和有序聚类法就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支流和两湖(洞庭湖、鄱阳湖)湖口1950-2011年期间水沙态势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流域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指出长江中下游干流汉口站和大通站、主要支流汉江皇庄站及鄱阳湖湖口站年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干流宜昌站和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站的年径流量有显著减少的趋势;除鄱阳湖湖口站年输沙量变化不大外,干流、主要支流和洞庭湖水文站年输沙量显著减少。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沙变化的特征,分析了水库拦沙、水土保持、两湖(洞庭湖、鄱阳湖)区域水沙变化、河道采砂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不同的影响因子对河道水沙态势变化的作用是不同的,特别是水库拦沙的影响更显著,三峡水库运用对中下游干流水沙态势变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