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地下空间属于城市空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为了拓展城市空间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以国内10个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的地下空间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和表征城市地下空间需求的人口密度及表征地下空间开发能力的地均GDP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强度预测模型,揭示了不同条件下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有助于不同城市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由于其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等缘故,需要成百上千的组织来参与协作, 因此需要研究全过程开发的组织行为。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出发,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理论, 探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全过程的组织行为机理。 研究表明: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边缘节点(咨询方等)与中心节点的关系,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管理效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不同组织间的耦合作用应对中心节点加以调节,从而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绩效。 同时揭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组织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地城市用地矛盾突出,地下空间对于山地城市建设发展意义重大。山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布局、开发强度、空间分布、功能赋予以及系统化利用等进行的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中,理顺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强调地下空间规划的引导,实施生态化策略,能更好地发挥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职能,促进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生态、节能及其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共生,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山地城市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泉碧 《云南建筑》2014,(3):118-120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越来越广泛,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的几点对策,并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3,(10)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意义,进而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规范完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基于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分析、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带动地下空间开发中应考虑的要素分析、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分析3方面论述了通过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来增加城市可用面积,扩大其容量。  相似文献   

7.
地下空间概论(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地下空间资源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土层或岩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而成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开发的地下空间为城市地下空间 ,除少数城市外 ,一般处于地下土层中 ;在城市以外山区岩层中开发的称为山岭地下空间 ;在江、湖、河、海水下开发的是水下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8.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城市压力、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努力寻找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在系统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效益,即分析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提高人性化设计水平、建立封闭性循环系统、合理利用矿山采空区、进行大深度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等,为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全面统筹的规划和开发建设,要全面性、整体性、统筹性的进行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再造地下城市。  相似文献   

10.
学习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谈谈环境卫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关问题。以使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效益 ,拓宽开发地下空间的新领域和发展完善地上建筑与地下设施新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地下空间概论(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林旭 《地下空间》2004,24(1):133-136
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土层或岩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而成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开发的地下空间为城市地下空间,除少数城市外,一般处于地下土层中;在城市以外山区岩层中开发的称为山岭地下空间;在江、湖、河、海水下开发的是水下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已被视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下空间随经济快速发展进入开发热潮期,不仅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功能也呈现多样化。对城市中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使城市建设竖向发展,能够有效节约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改善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本文主要通过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地下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以及开发的原则三个发面入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得到读者的关注,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与快速扩张的城市建设的矛盾激化,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地下空间的重要性。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的紧缺,而且可以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但是地下空间开发的相对于地面开发更加的复杂,而且建成后没有办法二次开发,因此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对于一个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尤为重要。本文以唐河县地下空间开发为例,考虑到土地利用因素,城市土地的位置和实际需求,对唐河县各种地下空间利用指标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计算了地下空间总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李传斌  高军 《规划师》2007,23(10):19-21
合理、适度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岛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开发建设不系统、空间分布不均衡、利用效率偏低、使用功能和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编制全市统一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将地下空间建设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轨道,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鼓励机制和投融资机制,完善城市地下空间使用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5.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现代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中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国情出发,探讨了城市开发地下空间所应遵循的方针;阐明开发地下空间可供选择的摸式;提出城市开发地下空间需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考古遗址保护是地下空间开发的难题之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徐州市地铁彭城广场换乘站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为例,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遗址保护进行整合设计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对地下遗址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进行一体化设计,能够在地下空间开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对遗址造成破坏,保证城市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充分发掘城市地下空间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越发严重,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空间拥挤、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理论,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进行探讨,提出利用土地集约理论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观点,以供参考。以期达到为以后开发地下空间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15.12.1 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管理标准CECS401:20152、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标准CECS402:20153、城市综合管沟——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简介4小结1总则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管理,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管理的规划、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地下空间的概念,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利弊、制约因素。以沈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总结了其地下空间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的特点,归纳了影响其开发与管理的因素,引入霍尔三维理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展开分析,并建立适用模型;邀请多位沈阳业内专家对模型变量就沈阳情况进行评分,将各因素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目标的影响进行量化,探寻特定阶段下对特定目标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为沈阳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最后,论文从霍尔三维角度提出了优化沈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德操  张保重 《地下空间》1998,18(5):391-394
学习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谈谈环境卫生和城市基地设施民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关问题,以使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效益,拓宽开发地下空间的新领域和发展完善地下建设与地下设施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