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60Co γ射线对黄连木种子进行100、200、400、600、800 Gy处理,研究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处理后黄连木种子萌发率、成活率和幼苗苗高随剂量增加而下降.200Gy的剂量对黄连木诱变效果较好,成活率和变异率最高.对照相比,辐照处理黄连木幼苗与出现矮化、株型不对称、叶脉失绿、叶片卷曲、畸形等表型变异.用随...  相似文献   

2.
西蓝花(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子主要源于进口,亟需开发属于我国的创新型品种。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对西蓝花的当代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采用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种子,检测其幼苗期的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表明:100~500 Gy的辐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600 Gy显著抑制其萌发。100~600 Gy辐照后根长、芽长、苗高、叶面积总体上随剂量增加而降低。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的半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为415.89 Gy,使根长减半的剂量为495.12 Gy。辐照后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均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低于对照,400 Gy辐照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升高。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300 Gy处。净光合作用、蒸腾速...  相似文献   

3.
探讨~(60)Co γ辐射对药用栀子种子组织培养的诱变效应。以"林海1号"、武冈野生栀子果实为试材,采用4个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处理后取种子进行组织培养。观察不同辐射条件下两种栀子组织培养出愈率、死亡率、不定芽分化、不定根分化情况,以及组培苗叶片结构的变化。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林海1号"出愈率降低,而武冈野生栀子40 Gy处理的出愈率升高;辐照后两种栀子不定芽分化率、生根率均呈下降趋势;"林海1号"半致死剂量范围为40~60 Gy;武冈野生栀子半致死剂量约为40 Gy。经过辐照处理的两种栀子叶片气孔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保卫细胞出现皱缩现象,两种栀子均以40 Gy处理最为明显。20~40 Gy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后,"林海1号"栀子、武冈野生栀子均能出苗且正常生长,生根率较高,是较为合适的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4.
12C6+离子束辐照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2C6+离子束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进行不同剂量(0、10、20、30、60、120、150和200 Gy)辐照处理,考察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及株高、有丝分裂活动及存活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剂量范围内,大多数种子能够正常萌发;低剂量(10 Gy和20 Gy)辐照对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剂量辐照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根的生长与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密切相关,低剂量时有丝分裂指数略有增加,而高剂量则相反,分裂细胞被选择性阻滞在中期和后期。存活率曲线呈"抛物线"状,半致死剂量(LD50)为55Gy。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辐照唐菖蒲球茎对 M1代花粉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粉性状的影响,用能量为3MeV的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唐菖蒲"超级"球茎,对其M1代的花粉进行了研究.花粉活力的检测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M1代花粉活力比对照略有下降,但小剂量辐照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辐照对花粉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达到显著水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M1代花粉的孢粉学特征与对照差异逐渐明显,并且出现了多种变异形式;通过对M1代花粉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剂量在120Gy以下的酶带与对照相同,但酶活性较对照变弱,剂量为160Gy和200Gy时出现了一条新的酶带并且有两条酶带消失,剂量为240Gy时酶谱出现了一条特异酶带同时有一条酶带消失,并且剂量大于160Gy的酶活性与对照以及其他剂量相比也略有不同.由此表明,电子束辐照对植株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对花粉的一系列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辐照对植株的诱变情况.  相似文献   

6.
碳离子辐照诱变产生的甜高粱M2代幼苗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凯勒"种子经不同剂量(0、10Gy、30Gy、50Gy、80Gy)80MeV/u碳离子注入后,其M2代幼苗对40℃高温胁迫作出了不同的响应:株高、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相对低剂量(10Gy、30Gy)碳离子处理使M2代幼苗生物量高于对照CK(0Gy)和高剂量(50Gy、80Gy)处理,同时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来看,30Gy碳离子辐射处理组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提高了M2代幼苗的高温抗性.  相似文献   

7.
碳离子束辐照大豆当代诱变效应及褐皮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大豆"合丰55"干种子,通过对表型、株高、分枝数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考察以及DNA指纹图谱分析探索离子束辐照大豆的当代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离子束诱变大豆M1代田间出现多种变异表型,辐照处理对M1代株高和分枝数有抑制作用,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这些变异与对照相比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大豆种子经辐照后M1代筛选到1株褐皮突变体,种皮颜色由黄色变为褐色,而且这种变异在M2代能够稳定遗传。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其DNA多态性进行研究发现,辐照后突变体DNA与对照相比扩增条带或增加或减少,相似性系数为0.9513。综合结果表明,碳离子束辐照对大豆当代产生了一定的诱变效应,不仅造成了农艺性状的变异,而且使DNA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12C6+重离子辐照大葱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Gy、90Gy和180Gy 12C6 重离子辐照处理大葱干种子,研究了它对大葱的生物学效应.经过不同剂量12C6 重离子照射过的大葱,幼苗发芽率、株高等表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现明显的"抛物线"趋势.适量的12C6 重离子照射(30Gy)能提高大葱发芽率和抗旱、抗倒伏能力,促进生长发育.重离子辐照能有效地诱导大葱根尖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形成,180Gy处理的大葱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最高达到9.09%和10.03%.本实验为大葱的重离子辐照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以及用不同能量、剂量的质子辐射水稻干种子,研究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根尖细胞染色体有一定的致畸作用,能促进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空间飞行中的水稻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对照组。与γ射线和质子处理比较,空间环境对染色体的致畸效应较低,而有丝分裂指数极显著高于质子和γ射线处理。空间环境对水稻M_1代幼苗的损伤效应亦低于质子和γ射线。空间环境和质子在M_2代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叶绿素缺失、株高和抽穗期突变,其有益性状突变的频率高于γ辐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6×108 cm-2、1.8×109 cm-2和3.6×109 cm-2的12C6 重离子束辐照对胡麻种子M1代生物学性状和DNA分子多态性等方面的影响.6×108 cm-2辐照处理可引起胡麻发芽率提高,促进植株株高,增强花粉活力.同时辐照处理使胡麻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辐射剂量越高,两者数值越大,3.6×109cm-2辐射剂量的胡麻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与对照组的相比分别高出了16.5%和19.9%,此外在此剂量处发现了花粉发生了形态变化.辐照处理对胡麻DNA分子也产生了影响,筛选出的14个随机引物可以扩增出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DNA片段,有52个是多态性DNA片段,比率为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