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从1992年Brugada等首先报道8例右胸导联具有特异性改变患者因特异性室速导致猝死以来,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有关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本文仅就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概述。1 概念 Brugada综合征是指体表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患者,多因持续性室速、室颤而猝死的  相似文献   

2.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多数发生于青年男性,其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它的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本文对Brugada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rugada波形出现在出国劳务人员的临床意义,提高Brugada波形的检出率,从而提高Brugada综合征诊断水平,减少境外患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例出国劳务人员心电图的Brugada波形、临床资料、家族史,及其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特征为典型的Ⅰ型Brugada波,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既往史以及家族史调查表明具有遗传史,最终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结论心电图检查对于筛查心电学异常疾病很有效。对于有特殊家族史患者,建议多次心电图检查;提高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V1-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对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观察V1-V3室性期前收缩对ST段抬高的影响。结果患者V1-V3ST段马鞍形抬高伴ST段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V1-V3段马鞍形抬高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脏结构正常支持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徐小文 《现代医院》2003,3(5):64-64
<正> Brugada综合征于1992年由西班牙Brugada两兄弟首先报道,又称右束传导阻滞—多形性室速—晕厥综合征或意外夜间猝死综合征。患者心脏无器质性改变,其发病机制不明,是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见的心脏病之一。我科于2002年6月收治了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4岁。主诉2002年4月、6月各突发晕厥2次伴抽搐,首次发作持续约2~3分钟后自行清醒,患者行动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2年Brugada等[1]首先报道8例右胸导联具有特异性改变患者因特异性室速导致猝死以来,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国内外有关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本文仅就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孟文明 《现代保健》2012,(2):152-15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6岁,农民.因咳嗽,气喘3 d来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晕厥及夜间呼吸困难病史,家族中亦无猝死的病例.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各房室径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幅度正常.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动过速,电轴+47,HR 108次/min,节律规整.V1呈右束支阻滞型,V1、V2、V3、ST段抬高>0.2 mV.V1、V2、ST段抬高呈穹形,T波倒置.V3、ST段抬高呈鞍形.余导联ST、T未见异常改变.此心电图图形符合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表现.见图1.  相似文献   

8.
1992年Brugada和Brugada[1]报道一组患者具有:体表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1~V3至少1个导联ST段呈墓碑形(弓背向上)抬高,有心脏猝死倾向,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多发生于东南亚地区,多见于青壮年,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1992年西班牙学Brugada报道了一组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型、V1~V3导联ST段下斜型抬高伴T波倒置的病例,经多方面的检查,不能发现心脏病的证据,但可反复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而突然猝死的现象。临床医生把这种病症称为Brugada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发生机制和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意义、危险分联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Brugada综合征是由于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以突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特点:(1)特异性右胸导联(V1~3) ST段抬高.(2)心脏结构正常.(3)反复发作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基础研究显示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性发病特点.现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并追踪家族成员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Brugada综合征(BrS)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子,预后严重。本文收集了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了相关文献。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诉“夜间发作性头晕伴大汗淋漓3d”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熟睡后全身大汗淋漓,惊醒后自觉头晕,为非天旋地转性,伴双上肢麻痹性疼痛及濒死感,惊醒后难入睡,多于夜间2至4时发作。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Brugada方案在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心电图中对室速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实用性。方法 用Brugada新的四步鉴别诊断法对150例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诊断。结果 室速占宽QRS波心动过速的77%,Brugada方案对室速的正确诊断率为97%,特异性为91.7%,敏感性98.2%。结论 宽QRS波心动过速中室速的发生率很高,应用Brugada法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实用性强,误差小。结合病史及发作前后的心电图,观察心房与心室除极的关系等因素综合评判,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Brugada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rugada综合征临床较少见,本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年龄60岁,因经常夜晚感觉胸闷、心悸伴头晕,先后2次来院门诊就医。查体:血压120/85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3~4次/分早搏,双肺呼吸清楚,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钾、钠、钙及血脂均正常、心肌酶谱正常,心脏X线胸片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V1~V2呈rSR'的不完全右束支阻滞型R波为主导联S波略粗钝,STV1~V2下斜型抬高0.25~0.20mv伴到TV1~V2倒置…  相似文献   

15.
赵欣莉 《职业与健康》2004,20(9):114-115
Brugada综合征是一类因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基因产生突变导致心肌细胞复极时离子流发生紊乱,从而诱发多形性室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因死亡率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恰当诊断Brugada综合征是十分重要的[1-3].  相似文献   

16.
现将收治1例敌敌畏、氟乙酰胺中毒引起类似Brugada综合征样心电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Brugada综合征是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现就对Brugada综合征伴心律失常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范郑周  李军  李宝珠  赵书刚 《中国保健》2008,16(10):342-343
为了解Brugada波临床与心电图的关系,我们对2006年1月~2008年3月4000余例住院病人、健康检查者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胆心综合征是由于胆系疾病反射性引起的心脏功能失调或节律改变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异常的综合征。当胆系疾病经治疗,心脏症状即可消失、心电图改变好转或恢复正常。为进一步了解胆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6例胆心综合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梅涛 《智慧健康》2022,(24):19-23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在淄博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并发脑心综合征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经过CT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再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最终的心电图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经心电图检查后,发生异常变化的有82例。其中属于脑梗死的患者有40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有38例,属于脑出血的患者有29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有25例;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21例,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有19例。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的频率和其发病位置有紧密的联系,患者发病位置在脑干部位,其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最严重。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存在多样性,临床结果显示,急性脑血管病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并且患者的症状越严重,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的概率就越高。因此,给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查,能够判断其有无心脏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